電影訊息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唐人街

0 / 0人    130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羅柏湯恩
演員: 傑克尼柯遜 費唐娜薇 約翰休斯頓 黛安賴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dmund Firth

2016-09-01 03:07:56

孤獨裡的罪惡!


    首先,我們來簡單地談談這位大名鼎鼎的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我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說波斯基的電影最主要的是展現「生存的孤獨」。這句話我再贊同不過了。細心的影迷朋友們會發現,在波蘭斯基的世界裡,一以貫之的問題就是生存駁論,他的電影一般展現的也有關於一個主要的問題: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地是孤獨的,我們怎麼才能生存,怎麼才不能讓自己失控?波蘭斯基對他的這種孤獨的看法是獨一無二的,看看他的《羅斯瑪麗的嬰兒》,《鋼琴家》,《唐人街》中的主角無一不透露著孤獨感,而他指導演員的方法有無形當中昇華了這種孤獨感,《唐人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現在來看看《唐人街》這部電影,這是一部足以載入史冊的電影,1974年上映,第二年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再內的11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可惜的是,同年遭遇了驚世駭俗的《教父2》,最終也只斬獲了實至名歸的第47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要我說,如果這部《唐人街》不要和《教父2》同年上映,早一年或晚一年,其熱度和評價以及加身的榮譽估計會和《教父2》不相上下。我想這句話也足以表明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程度了。
     影片的劇情我也不想過多地贅述了,很顯然,《唐人街》是一部借偵探電影的外衣掩蓋黑色電影的實質。借調查婚外情來批判功成名就的有錢人在城市裡不受一切法律和道德約束而胡作非為,諷刺了社會的不公,警察的貪污腐敗,政治陰謀。「Forget it ,Jake,it's Chinatown.」一語道破,「我們什麼都不幹。」(Gittes面對提問在唐人街工作情況時回答道)這幾句話算是點睛之筆,突出了警察對唐人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而這也正是片名《唐人街》的含義。
     來說說攝影風格,就我了解的,由於《教父》的大獲成功,製片人吩咐洗印廠也給這部電影來點血腥的顏色,但是最後影片的風格不僅像極了《教父》,而且還增添了冷峻的風格,這很波蘭斯基。服裝設計和美術設計也非常出彩,洛杉磯30年代的復古風很對我口味,在畫面上呈現出來極具美感。表演真的沒得說,傑克尼克爾森的表演真的征服了我。
   《唐人街》的總體風格偏陰暗,而這種幾近病態的黑暗風格也延續到了影片結尾,而這種正義無法得到伸張的,女人慘死街頭,輸了一切而淪為情節和反派的犧牲品的結尾很顯然比編劇原來編寫的皆大歡喜的結局更有衝擊力,更能帶來心理的震撼,主題也得以昇華。
    攝影,表演,服裝設計,美術設計,音效,導演即使完美無缺,沒有一個好劇本的支持,也非爛不可。而《唐人街》最大的支持也恰好來自戲劇張力十足,人物設計立體的劇本,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可不是吹出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劇本十分十分出彩,在我看來它的出彩不但在於情節一波三折,懸念迭生,更在於它細節性的暗示,比如我剛才提到的關於片名的含義。而這種細節性的暗示不僅表現在了台詞上,更是在鏡頭上大放異彩,每個鏡頭都沒有多餘的干擾興趣點,而且有很多的細節性暗示。比較突出的是Gitttes首次去莫瑞家關於池塘那一幕的長鏡頭然後引向鹹水最後是眼鏡;在淡水河淹死的屍體肺部殘留的鹹水;在克羅斯家中吃的金槍魚和養老院裡金槍魚旗幟呼應的巧妙佈局。這些都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影片屬於黑色電影,這樣說不僅在於它符合黑色電影黑白分明的輪廓感,還在於整部電影動作驚悚的場景都是發生在夜晚,直至最後Gittes失去莫瑞太太,讓奸詐的反派克羅斯逃脫法網,還讓他帶走了他和女兒亂倫所生的孩子,在令人唏噓不已的結局襯托下影片達到了高潮!震撼人心!
    影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不管從表演,編導,還是角色設計,劇情弧線都突出了Gittes這個被孤獨感包圍的情節上的「犧牲品」,而這個孤獨感包圍下映射的罪惡才是終極目標,影片很黑暗,很隱晦,典型的波蘭斯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