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公民--12 Citizens

十二公民/12公民/十二个中国人

7 / 973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昂
演員: 何冰 韓童生 李光復 趙春羊 王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失口

2016-09-01 06:49:30

大寫的倫理學素材及由此引發的無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關於每個人身上的象徵已經被分析了太多
那麼我就來拋開個別的象徵講講普遍性
片中每個人轉移自己立場的原因是最值得玩味的部份
每個人的改變基本上都要伴隨著講段自己的經歷
不同的經歷,但是講述經歷這件事情本身卻是普遍的
概括來看轉變的原因無非就是個——同理心
一一分析來看
老人有兩次主要發言,並在發言中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第一次是講自己在文革中所受的罪以及自己被幫助是得救的心理
這樣的經歷使他能夠【設身處地】的聯想到富二代可能會處於的萬夫所指百口莫辯的處境
這樣的處境與他當年何其類似,於是他選擇成為和當年拯救他的人一樣的角色
老人第二次發言是出於和作為目擊證人的老人共鳴
理解年老被人忽略而拼命的想要吸引人注意的感受
也因此可以理解「片中老人是出於無惡意的做了偽證」的論證
總體而言老人對論證的理解對觀念的理解大多是和自己經歷契合的
第二個改變立場的人是醫生
看過了太多生死,仍不願意放棄生命
而眼前的富二代的生命顯然便是被大家輕易放棄的
只要有一絲可能就還願意救一救,而檢查官的論證告訴他有這種可能
和人生信仰的切合使得他改投,這本質仍時常出於同理心
第三位改投的被冤枉的混混就不用多解釋了,更是更為深刻的感同身受的處境
哪位不停的對河北開著地圖炮的老北京也是有趣的
因為對河北的偏見而堅信來自河北的富二代有罪
可是對河北的偏見來自哪
來自生活經歷——河北來的學霸姑娘使他的兒子面臨上不上大學的危險

通過這樣的分析絕望感似乎隱隱而現
對河北人的偏見是表象,背後發生的事情才是原因
堅持富二代是殺人犯冥頑不化的態度是表象,不合的父子關係才是原因
對真相無所謂的態度是表象,不盡人意的自卑的小販生活才是原因
同樣的事件,但是不同人不同方面的對號入座決定了不同的觀點

每一次改投之所以出現變動是因為當事者講出了自己的故事和經歷
也就是說講出了自己的態度背後的原因
是這樣的原因被曝露出來當事者才改變了觀點
然而大多數現實的討論中,我們只會看到對方所持的觀點可是無從知曉這背後的原因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大多論戰陷入僵局的原因
偏執到處都是,可是當事人甚至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觀點源於偏執。

另一絕望點
片尾揭露了8號的身份——檢察官
一直堅持著懷疑觀點的,推動劇情的,對真相不放棄的人,其實是可以扭轉案件的檢察官
其實是電影給人的一種希望
然而整個觀影過程中
老北京也好小販也好計程車司機也好都生動真實到讓人叫絕
唯獨讓人感覺疏遠沒有真實感的只有推動大局的8號

另外可圈可點的邏輯
檢察官一直堅持只要有一點存疑案件就是存疑的雖然不能使嫌疑人擺脫嫌疑但是就可以使嫌疑人無法定罪
而房地產商他在改投的時候說「向真理投降是件幸福的事」
對於他來講既然要成為真理就要充分論證使所有存疑點都得到解釋
所以改投發生在最後一個一點被解釋後。

有空重看截圖補小細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