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飛向太空--Solaris [1972]

飞向太空/索拉里斯/星球疏拉利斯

8 / 98,491人    167分鐘 | Italy:115分鐘 (unapproved cut)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 Stanislaw Lem Fridrikh Gorenshtein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員: Natalya Bondarchuk Donatas Banioni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文東

2016-09-03 04:43:20

困惑與釋疑,以及何為真實


重看時想到幾點,簡單記一下:

1. 飛行員伯頓在離開後有一段長達六分鐘的鏡頭,拍攝的是他乘車穿過城市高架橋。第一次看雖然讚嘆導演把握到了空間無盡的科幻感,卻也困惑為什麼要拍這麼久。這次才明白,老塔是用這個鏡頭再現伯頓駕駛飛行器穿越Solaris時的狀態。拍高架橋而不是直接構造Solaris的場景正是其高明之處。

2. 我忘記了哈莉的連衣裙需要剪開的這個細節,所以又被觸動了一下。而且有一點要注意:第一個哈莉被送走後,第二個哈莉出現時,是自己拿了剪刀剪開衣服的,也就是說,她保留著第一個哈莉的記憶——正是明白了這一點,第二個哈莉拼命把門扒開後重傷的樣子,才讓克里斯那麼痛苦自責。但Solaris仍然沒徹底懂得人類衣服是怎麼回事,它以為就是用剪刀剪開。

3. 數了一下,第二個哈莉出現後,又有三次她是穿著那條連衣裙,裙子後面都是沒有開口痕跡的。一次是去實驗室抽血時,一次是去圖書館給斯諾特過生日,最後一次是和斯諾特一起扶著克里斯回床上休息。抽血前她撞門導致自己重傷,去圖書館前她試圖服毒自殺,最後克里斯生病前她是喝了液氮自殺。看上去有兩個可能:其一,重傷或自殺的哈莉雖然緩過來了,但在克里斯不注意時又經過了徹底「重生」,其二,哈莉的連衣裙也可以「自愈」。無論是哪一種,都加重了她並非人類的意味。
(當然,也許是我想太多,導演就是樂意讓她穿那條裙子罷了。)

4. 最後克里斯跪下抱住父親腿的場景,與倫勃朗的《浪子回頭》極其相似,宗教意味很濃,個人覺得與上帝無關,但與宗教本身「重愛輕智」的傾向有關。克里斯的跪,是說他選擇了「回歸」情感。片中克里斯之外的兩位科學家都是堅持不將Solaris製造的「客人」作為人類對待,而克里斯卻對重生的哈莉一如對待妻子,儘管他也有掙扎,但還是以能否感覺得到「愛」而非物理意義上的構成形式來定義「人」。那個浪子回頭式的姿勢,就是在強調這個選擇。

倫勃朗《浪子回頭》
倫勃朗《浪子回頭》

5. 自殺的科學家留下的錄影,初看時會以為他是為自己有「客人」而羞愧,不開門是試圖隱瞞客人的存在。但往後看會發現,他其實是說自己做不到把「客人」不當人看待,不肯開門也是擔心另外兩人要對「客人」做的事。自殺的原因,則是自己無法處理理智與情感之間的矛盾。

6. 關於何為「真實」,曾經與朋友有過一次討論。當時對她說,什麼程度才算「真實」,其實不是看一個人多麼徹底的與你彼此了解,而是這個人的存在曾經多麼深刻的影響過你。存在的形式是不重要的,哪怕只是一個幻影。放在這部電影裡,Solaris這面鏡子照出來的不是人類自己,而是人類內心最渴望與之相伴的「生命」,當你愛時,他們就是具體真切的人,至於他們的物質構成是什麼,真的不是我們用得著耿耿於懷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