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上求生記--All Is Lost

一切尽失/海上求生记(台)/一无所有

6.9 / 84,569人    106分鐘

導演: J·C·陳多爾
編劇: J·C·陳多爾
演員: 勞勃瑞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天才

2016-09-07 00:58:37

慢沒有道理,快失去分寸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題記:災難片不怕劇透

 

一個80歲的老頭在電影裡演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駕帆船出海,簡述為老人與海。

作為渣神,海明威總有說不盡的大仁大義,《老人與海》說的是海面以下的生存,雖然隨時可以回航,但就是必須展開生死搏鬥——如海海的理論,老人和船隻占冰山的20%。

於2013年上映的《All is lost》,講述一個老頭兒自救然後放棄然後被救的故事,它的生存在海面。
儘管「一老一海」的人設那麼像,把類似的電影與名著做對比,也會遭到聖母婊的嘲諷。而且相對論婊堅信,即便取這座冰山理論20%的20%——只關注人在海上的生存,也能拍出好作品。


說下這個電影世面兒上為人稱道的幾點:
1、電影只有一個80歲高齡的演員;
2、電影除了開始和結束的兩句主角獨白,全程只有「help和fack」等幾句台詞;還有一些粗暴的呼吸聲;
3、這個電影很慢;

大概是為了呈現真正的老人,導演把電影拍得很慢。
這種慢,是缺乏對「慢」進行提煉的真正的慢;這種無趣,缺乏對大海的敬畏和喜愛。
阿巴斯的慢在於控制他的認知在電影中節奏的投影,安哲的慢在於詩意的空間。他們都是找到了缺乏放棄的勇氣的大師。
而不是「老人」的海上生活面面觀。或者說,不要把養老院搬到海上。
為什麼這樣?我進行了一輪天問,發現一個80的老頭兒演這類體力活兒,想快也他媽快不起來。
所以,電影一直都是在氣喘吁吁中度過。

我認為作為觀影者,觀影人真實的擔心並非是對劇中人生存的擔憂,而純粹是一個活生生的老頭兒的暮氣沉沉的行為撐起了緊張感。
如果觀影體驗中,擔憂在拍攝中死去大於在劇情里死去,這個電影討巧的成份過份了。


撇開豆瓣er在影評里說到的該電影的航海知識漏洞,也撇開缺少倫理道德意識的只想加分的「暮年」光環,但看《All is lost》的劇情設計也讓人失望。
船破進水,那麼排水的機器一定要壞——老頭用自製搖杆排水,那動作,操,一看就知道老頭兒是真累逼壞了,不用演;
暴風雨來臨前老頭打了一大桶淡水,那麼打到桶裡的一定不是淡水;
把魚線魚鉤放到海里後,看到巨輪——(一定)呼救失敗——下個鏡頭(一定)魚上鉤。


電影還有個讓人不舒服的地方。老頭兒感覺自己快掛了,用紙寫了不知內容的遺書放進漂流瓶,然後居然把漂流瓶丟到海海里去了。
作為一個被設定為睿智老人的人,或者正常人,這個瓶子應該放在身邊。如果人死船在,遺書體現了全部價值和意義;船不在了,瓶子自然在大海。



談下電影的結尾,因為這與片名《All is lost》有極大關聯。中文名翻譯片名為《一切盡失》。
真正的一切盡失,是老頭引燃水箱用以引起附近船隻注意,不慎(注意,是不慎)導致橡皮船大火。老頭放棄生命沉入海底等死,但就是這場不破不立的大火引來了救援。
這種象徵性極為明顯的收尾,很好理解和提煉。無非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浴火重生這一套。
我自己有個對影片的個人年終總結:人在最晚年時,仍會缺乏經驗。

老頭兒在大火還在熊熊燃燒時,就沉入了海底,這迷一樣的自殺讓人費解,好歹等幾分鐘兄弟。而且這種視為放棄的行為也應該被所有災難er所不齒。


總體來說,擺弄老年人的身體、拍得索然的自救與海上兇險,非常慢。這種慢,不講道理,沒有韻律;
當大火燃燒、主人公放棄生命,卻非常快。
演員身體狀況主宰了電影的節奏,這種「慢」中,沒有任何鏡頭給予了「及物」的情感,無論是帆船被海水吞沒,還是橡皮船被大火吞沒,電影通篇缺少情感和慾望的細節,只有一個真!的!氣喘吁吁的老人在慢騰騰的被略長的鏡頭控制。
以及,可能是真!的!一個老人在拍攝中求生。至少觀影體驗很說明這一點。
那麼這樣的老人在電影中被沉入海底,是不值得被搭救的。他應該在車底,在海底,在火裡。

唯一富有情感又沒有被水娃和火娃吞噬的東西——裝著他不知內容的遺書,都跌進大海里,我被放逐的心……
所以,可能「放棄」才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一切都失去了,人選擇放棄自殺了,飽含深情的東西主動丟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活下來,而且只能被拯救。
戾氣好重的災難劇情片。


題外話,如果是泰國人壽保險的人來拍,這個片子3分35秒足夠,飽滿、緊湊又催淚,燒船獲救;
如果是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這個電影12分鐘,充滿了蒙太奇和手持攝影機在後海的自由晃動;
如果是四平市人民劇場二人轉演藝大舞台那幫人來拍,老頭兒自己從葫蘆島上岸,強找小賣店買了瓶二鍋頭。


題外話2,豆瓣er——這個生造的詞的同類有loser、winer——在影評里用「老人家」來稱呼羅伯特·雷德福, 一萬多豆瓣er讓這部作品獲得7.5的高分。
《All is lost》高出2000年上映的同類電影《完美風暴》0.1分;
要知道,同屬災難片,它在豆瓣只差《後天》0.4分。
這個題外話是支撐我寫完這個電影的全部動力,所以其實它並沒有太多值得形而上的評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