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與黑暗的故事 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爱与黑暗的故事/ATaleofLoveandDarkness

6 / 2,689人    95分鐘

導演: 娜塔莉波曼
編劇: Amos Oz 娜塔莉波曼
演員: 娜塔莉波曼 Makram Khoury Shira Haas Gilad Kahan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tropy

2016-09-07 16:58:19

黑暗有看到,愛輸給了性


愛與黑暗的故事

整體來說,影片顏色的基調非常的down,偏綠偏黃,好像是為了配合故事悲傷的基調,我個人並不喜歡這樣的選擇。不過這也給我一個啟示就是顏色跟空間的建構關係很大,如果整體顏色的基調的走向太低沉,會讓人在悲傷的故事中情緒更加消沉,至少我看的時候是這樣,有窒息感沒有出口,很難受。但是這是創作者的初衷,那她達到了。

以故事來說,前半部focus在這個家庭在戰亂中的經歷和遭遇,讓我們能夠感受到猶太人的悲慘命運。丈夫好像是個語言學家,女主非常喜歡給自己兒子講故事,這彷彿是她認為非常好的一種教育和溝通的方式。而且電影也嘗嘗會運用兒子的視角來講媽媽的故事。有一個印象很深的,就是兒子跟蹤媽媽,但是其實我也不太懂媽媽當時的issue和困擾到底是什麼。

而後面不知道怎麼,故事慢慢shift到媽媽身上,媽媽每天心情都不好,身體也變的很不好,丈夫安慰沒有用,兒子關心也沒有用。故事的焦點變成了,女主到底怎麼了。到最後那場雨中戲,揭開了謎底。女主出生在很好的家庭,應該是高知吧,她無法忍受mundane life的平庸,她依然懷念自己年輕時的激情和夢想。
這時候我就立馬想起了村上,他常在他的小說裡面提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最絕對的失去當然是死亡,當然還有衰老失去青春,不是每個人都能make it的夢想,然後變成所謂的普通人。

再插回來說說電影語言這塊,其實好幾個純cinematic的片段,當然有加上音樂的渲染,尤其是一直有一個年輕男子貫穿其中,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女主心中對愛情的嚮往。到最後終於在雨中能和那個男子熱吻,有點像是把這個意向了結了,可見愛情對於女人的重要性。還是說我只在那個年輕男子和熱吻中看到了性,男性通常歧視女性就是覺得女生被性主導,當然我覺得性不一定指的是骯髒的,兩性吸引,浪漫的愛情都是非常美好的事物,不過如果要做個比喻,浪漫愛情真正存在的時間就像流星,一閃一閃就消失了,如果要抱著這個期望,是不是就會像女主一樣,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到無法接受現實,不過我覺得她這樣死去也是值得的,她是忠誠的,她沒有選擇妥協。我想她的真誠還是很打動人的。

故事比較片段化,以說故事來說,我覺得功力一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