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尋龍傳說 Pete's Dragon

彼得的龙/妙妙龙

6.7 / 46,566人    103分鐘

導演: 大衛羅利
編劇: 大衛羅利 Toby Halbrooks
原著: S.S. Field Seton I. Miller
演員: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勞勃瑞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denyLau

2016-09-10 21:03:44

彼得的龍:三年級團體票指定專供


如果《奇幻森林》不是喬恩·費儒在幕後掌舵,會是什麼樣子?
很可能就是另一個《彼得的龍》。
誕生於1977年的原版《妙妙龍》是一部真人與動畫結合的音樂片,大量的2D動畫和真人互動場景可謂是創下先河,是《誰陷害了兔子羅傑》之前最出色的真人與動畫結合電影之一,而歌舞表演朗朗上口賞心悅目,廣為稱道。
很不幸,這兩個重要特點,在新版的《彼得的龍》里連根毛都看不見。
動畫/兒童電影改編/翻拍,可以像《奇幻森林》一樣走上坡路,也可以和《灰姑娘》一樣各有千秋,當然也可以和《彼得的龍》這樣,從時代經典墮落到家庭電影租賃市場低齡區的一霸。一個充滿童趣的Imaginary Friend妝點生活的睡前故事,怎麼就變成了看似美利堅實則紐西蘭的Hillbilly低幼套路,其實並不是一件特別令人驚訝的事情。《彼得的龍》投資僅有6500萬美元,擱在財大氣粗的迪士尼眼裡,量級頗輕。投資是《奇幻森林》的零頭,回報自然也只有《奇幻森林》的零頭。
而成片質量,自然也只有《奇幻森林》的零頭。
造型大改的肥龍艾略特從紅毛變成了皮克斯《怪獸電力公司》的毛怪,雖然沒有成為16版電影的亮點(實際上整部電影也沒什麼亮點可言),但當全片4/5見不到它的時間裡,大量無趣和欠開發的成年紙片人角色令到整部電影顯得沉悶緩慢,而這些人類角色的存在遠遠要比一隻不會說話的綠毛龍更為荒謬。
如果這部電影完全拋棄了真人形式,變為一部3D甚至2D動畫,恐怕都會比現在這個四不像的樣子更加誘人的和令人信服。
2016版《彼得的龍》與其說是一部兒童向電影,不如說是獨立導演向迪士尼大廠牌納上的投名狀——瑞恩·庫格勒都拍《黑豹》去了,咱也想來個大製作。
問題是,大衛·洛維並不是瑞恩·庫格勒。


(恐)龍是迪士尼的命門。2000年的《恐龍》至15年後的《恐龍當家》,口碑票房無一不慘,《彼得的龍》或許是命運最好的——畢竟花了6500萬美元去拍10歲以下才能享受樂趣的小兒科,有誰能有這種魄力,和閒錢。
畢竟8個月裡已經送出了《動物方城市》《奇幻森林》《美國隊長3》,也得讓迪士尼喘口氣,來幾部《愛麗絲夢遊仙境2》《吹夢巨人》和《彼得的龍》燒點錢不是。
總之史高治·麥克老鴨家就是有錢,派拉蒙索大法著急跳腳也攆不上。
在《彼得的龍》從Imaginary Friend變成Imaginary Crap的過程中,獨立出身的編劇/導演大衛·洛維功不可沒。他成功將《他們非聖人》的那種舒緩的鄉土氣息和獨立電影中常見的憤世嫉俗與反智傾向帶到了兒童故事之中——彷彿這根本就不應該是一個兒童故事,只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年輕導演被頤氣指使的大製片廠逼迫之下,才按照兒童電影八股律拍成一個死板僵硬的兒童故事——總是在有意無意中透露出來不甘於此,也不該顯露的雄心壯志。電影的童真時而不足時而過剩,對77版故事大刀闊斧面目全非的改造之後,野心格局都很小,人物塑造及其片面和失敗。
暴露出來的最典型問題之一,就是彼得作為主人公的前後表現不一。一個在奪去父母生命的車禍中倖免於難的小孩,獨自在野外生活了6年,且不論誰去給他修剪頭髮指甲提供食宿(當然是艾略特),他與龍的關係很正常,也沒有影響到他的語言能力。然而當他在開場10分鐘後和人接觸之後,突然變成了人猿泰山,行為舉止變得更像野人,語言能力也出現了退化。
談論至此,自然會有人覺得:真實世界裡還沒有龍呢,找什麼真實感。
那麼問題來了:誰叫你拍成真人,而非動畫呢。
真人,就要更多地講求真實感和邏輯性,從A點到B點一定要有與之相襯的動機和能力。況且對於《彼得的龍》來說,真實感不是觀眾主動要求的,而是電影本身選擇的表現形式和敘事首發的內稟屬性:
兩個小主人公在林間追逐,女孩一個失足跌下樹去,驚慌失措尖叫一聲,不遠處林間工地的所有大人不約而同地朝聲音的方向看了過去;
小主人公被大人帶走要回到鎮上,巨龍艾略特發出傷心的吼叫聲,兩個走回工地的大人只有一個聽見了吼聲,第二個說第一個聽錯了。
這兩個段落不僅僅同時存在於《彼得的龍》,而且是前後順承的情節關係。至於為何一個聽得到一個聽不到,「就這麼設計的」誠然是個答案,但並不是一個比「設計缺陷」更好的答案。
迪士尼可以做的更好,而觀眾也值得更好——歸根結底,是一個自律問題。


《彼得的龍》最大敗因,就是平淡乏味,缺乏驚喜。100多分鐘的時間裡,大部份的內容就是一個孩子,坐在別人的房子裡,學習怎麼一次性把話說完。
《彼得的龍》在單薄的人類角色上過份依靠演員天賦和表演經驗,省下的心思卻沒有用在艾略特這頭最特殊的大龍身上。從外形和根本看不出來的性格上,這就是毛怪的龍化;而從行為舉止上來看,這更是好萊塢電影中最常見的,也最令人無奈的犬化。透過一雙不再是爬行動物的豎長眼,艾略特已經脫離了龍的形象,完全成為了一隻大綠狗,顯得愚鈍和缺乏生氣。
犬化的確很討人喜歡,但是大量隨之產生的移情效果,會嚴重阻礙想像力和驚奇感的展現,從而缺失了其獨特性。開場艾略特和彼得的追逐打鬧,完全繼承自夢工廠的《馴龍高手》,在完成介紹角色的功能之後,很容易就會陷入乏味,留不下任何價值或值得回味的時刻。
這種狀態,對台前幕後都是一種令人難過的人才浪費,尤其是羅伯特·雷德福。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證明了並不是有她在,就能駕馭的了大(恐)龍;卡爾·厄本和自帶三米邪氣的韋斯·本特利存在感低到沒有——如果不是自帶明星光環,幾乎注意不到他們的存在。在紐西蘭壯麗的自然美景前面,僅有的那幾個人畜無害的亮點是無法找回電影的靈魂的,自然也無法吸引有著較成熟的思辨能力的觀眾群體。
迪斯尼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更好的真人電影,而不只是停留在「兒童的第一部電影」的層次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