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的老爸喵星人 Nine Lives

九条命/我的老爸喵星人(台)/億萬喵星人(港)

5.3 / 16,939人    87分鐘

導演: 巴瑞索尼
編劇: 麥特艾倫 Dan Antoniazzi
演員: 凱文史貝西 珍妮佛嘉納 克里斯多佛華肯 羅比艾梅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趙大皮

2016-09-11 06:50:20

法國電影的美國化


 
一位沉迷事業的工作狂老爸,在小女兒生日那天,被黑心下屬害得墜樓,受傷之時靈魂進入貓咪的身體,從此後在重拾家庭溫情與挽回事業之間奔跑遊走,一邊調皮搗蛋一邊惡意賣萌,在貓語者的點醒下終於明白愛的真諦,犧牲自己,從而贏得了大團圓。單薄的故事情節下,影片唯一的看點是萌賤的網紅喵們,相信很多的鏟屎官和貓系少女們會滿懷期待地走進去,些許失望地走出來。

  總的來說就是,電影一般般,賣萌很成功。

  作為萌寵片來說,前有《加菲貓》、《精靈鼠小弟》等成功的先例,寵物來到家庭里,調皮搗蛋笑料百出,同時又有溫情動人的一面,讓人淚中帶笑,暖心不已。特效合成進化為真實動物演出,這是其進步的一面。不過在拍攝過程中,貓咪應該受了不少罪吧。

  人們一直覺得,貓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是死去的人類靈魂化身而成,往返於陰陽兩屆。他們擅長在夜間活動,是黑夜的精靈,藍色的瞳孔幽深詭異,發情時期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白天的他們又是可愛的萌寵,時而慵懶黏人,圍著人腳邊轉悠,時而傲嬌自我,有女王的姿態。所以大多數女生都喜歡貓,更喜歡以貓自比,這部電影的受眾群應該是以女性和兒童為主體,當然,也包括我。影片裡設置了貓語者這一神秘人物形象,與貓對話,自己更像隻貓。他的貓店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彷彿也暗示了這一點。店裡的每一隻貓都是為拯救自私冷漠的人類靈魂而生,如果成功了,貓丟一條命,人類靈魂回到自己身體,失敗了,就永遠留在貓的身體裡,永遠生活在貓砂和金槍魚罐頭之中。主角「毛褲先生」便為了拯救男主的兒子丟掉了一條命,最後還剩一條命,其使命也就結束了。

  作為家庭主題的影片來說,它顯然不如03年美國的《大魚》那麼震撼人心,發人深思。

  作為奇幻片來說,它讓我想到了韓國電影《奇怪的她》(也就是中國的《重返二十歲》)。不招人待見的老太太(工作狂老頭)——在準備與孫子吃飯途中(為女兒買禮物途中)——走進一家神秘的照相館(寵物店)——發生奇遇,變成另外一種樣子——與家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認——為拯救孫子(兒子)作出犧牲——回到自己,在這個相似的過程中,他們自己的想法發生了改變,家人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終於明白了家人和愛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這是一個重新思考人生的過程。而最後的結局:老爺爺也找到了照相館回到了年輕小伙子的狀態(黑心下屬遭遇車禍變成醜惡的貓),則預示著這種奇遇絕不是偶然現象,它是因為現代生活中的一些病態現象而存在,即老年人的不受關注,對家庭關係的忽視,只要這種現象還存在,奇遇就隨時可能發生,也許它就潛藏在你身邊的某一個角落。信不信?不信就把你變成喵。

  簡介上說這部電影是法國的,可是看完之後發現完全是一部好萊塢經典敘事片啊。難道是我出現了幻覺?查了一下發行公司,是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創建的公司「歐羅巴」,宗旨是「抗衡好萊塢」,他的「作品節奏快捷,風格奢華,極具商業價值。有人稱他的電影實際上是美國片,只不過在法國拍攝而已。」之前製作的影片有《超體》,《小王子》,《颶風營救3》等,果然都是一樣,場面華麗,毫無深度,偶爾觸動淚點但卻如隔靴搔癢,真是一個大寫的尷尬。

  好萊塢有一個就夠了,那些所謂的大片也只能暫時滿足觀眾的幻想,麻痹觀眾的精神,使觀眾沉醉在夢幻般的螢幕世界裡,自娛自樂,遠離現實。在這個世界裡,彷彿每個人都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家庭破裂,事業危機,通過一場奇遇就可以完全解決,進而走向大團圓結局。這種戲劇電影的模式,①以流暢的失控連貫性講述一個具有因果關係的故事;②人物性格平面化,是非分明,善惡清楚;③固定的電影語言模式,螢幕敘事技巧的標準化。影片開始時總是用遠景鏡頭交待場面,確定敘事空間,然後是全景、中景和近景鏡頭,描寫角色及其行動,再用半特寫和特寫鏡頭表現說話者和聽話者,遠景鏡頭之後的所有鏡頭,永遠在180度軸前後左右來回「反打」,觀眾和演員的視線保持高度一致;④使用漂亮的明星,構圖和光線很講究,畫面拍得柔和,光亮,美觀動人。使用先進的特效技術,完美得無可挑剔;⑤電影語言的透明性,不追求隱喻、象徵之類手法。

  上帝創造人類,法蘭西創造電影。法國和美國一個是藝術,一個是商業,可是如今美國電影把世界都美國化了,連法國都開始效仿好萊塢製作這種毫無藝術可言的影片,電影藝術的明天確實很讓人擔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