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咖啡‧愛情 Cafe Society

咖啡公社/咖啡·爱情(港/台)/社团咖啡店

6.6 / 81,341人    96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演員: 傑西艾森柏格 史提夫卡爾 克莉絲汀史都華 雪洛李 Todd Week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生肉怕疼

2016-09-12 04:48:22

20郎當歲,誰都以為自己挺清高




戳破主角飄在半空中的虛妄和夢想。

這幾乎是 Woody Allen 電影裡,除了紐約猶太梗、偶爾可有可無的旁白,以及狡猾幽默諷刺的情節外,最鮮明持久的特點。

在伍導的新作 Cafe Society 里,後面幾點的發揮,都只能算得中庸。猶太梗偶爾牽強,布朗克斯味道濃重的旁白,生硬又違和,像是「把甜甜圈浸進了干馬蒂尼」;唯有作為一支戳破虛妄夢想的針尖的這一特點,觀眾愈發可以嗅得到。沒準是導演老了,越來越把自己放進主角的眼睛裡了。

我先要說,這八百字只有一個主題,就是開篇的那句話,此外沒什麼別的東西。很單薄。因為這部片子本身也很單薄,除了漂亮攝影,差強人意的表演之外,沒啥可圈可點之處。影片就像是沒說完的半句笑話,然後,導演眼裡霧濛濛地朝著你聳聳肩。

從成名到現在,伍導的電影永遠活在七十年代。從片頭、敘事、故事結構,在今天看來,似乎像包裹上了兩層懷舊的舊報紙。黃澄澄的色調,和反反覆覆鋪灑在場景上的夕陽,將「黃金時代」一詞從字面意義上體現了出來。



這部小片攝影上的精緻倒是更勝於前(唯一可以比肩的大概就是黑白色的《曼哈頓》了),夕陽金色和墨蘭的對比隨處可見,幀幀都漂亮。查了一下,發現本片的攝影是 Vittorio Storaro,你可能從《現代啟示錄》、《同流者》、或是《巴黎的最後探戈》里看到過他的名字。甚至,Cafe Society 可能太小而承載不住 Storaro 的精緻和氣場。看著這股大師範兒就講了這麼個小故事,感到,所謂「意勝於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這甚至讓人對前作《藍色茉莉》裡的 Cate Blanchett 感到一點小惋惜。如果說 Kristen Stewart 在這部戲裡終於有了點演員的樣子,那麼肯定是有攝影師的功勞。而表演素來無懈可擊的 Blanchett 要是也能有 Storaro 這樣的攝影師,通過光影幫助展現主角 Jasmine 的焦慮和虛衰,那《藍色茉莉》想必更加稱得上是部不錯的片子了。

其實,從 Cafe Society 一開場,我的腦海里就浮現出了《藍色茉莉》。因為,前段時間六爺來幫我錄播客時,曾經提到過 Woody Allen 不給任何虛偽假裝以好下場的風格。說起來,他也並非一直如此,甚至過去還時常給角色們以狡猾逃脫現世、甚至功成名就的機會,似乎只要夠聰明,投機取巧也無可厚非。而在最近的三部作品裡,任何佯裝的把戲都統統被戳穿,懷舊味道也原來越重,以最近這部 Cafe Society 為最——不僅懷念過往與舊時代,甚至連好萊塢的風華快照、電影的黃金年代都一併緬懷起來。或許這和導演自己這幾年經歷的是是非非多少有些關係。



到頭來,和《藍色茉莉》中普通人佯裝資產階級不同,Cafe Society 中被戳破的是慾望的倒寫,是故作清高。當小秘書 Vonnie 帶著初出茅廬,緊張地說話直打嗝的 Bobby 暢遊比弗利山的時候,所謂的景色無非就是各路大明星的宅邸。倆人站在門口仰頭觀賞,讚不絕口,真是以觀星的態度在觀「星」了。

做個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當然也充滿誘惑,但兩者之間的平衡,勢必有一方叫得更響亮。如果真要說生活教會給我們,無非是:別聽他怎麼說,看他怎麼做。


相比之下,殺人不眨眼的大哥 Ben 在切換自己「信奉什麼」這件事上就自在的多,哪怕是對待真正的信仰,而非標榜身份的自白。看到最後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文藝青年容易命途多舛,還是恰恰因為這些浪漫的構想全部建築在半空之中,全都摻雜了太多無論是腦子裡還是行動上的不切實際,因而才必然會受打擊。

只是,虛妄的真假參半的現實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儘管「夢只是夢」,至少掛在腮邊的,也是滴黃金時代的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