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ylvia

2016-09-12 18:53:35

東北經濟衰退下的社會縮影


先自我介紹下背景,我是一個東北長大的姑娘,現在離開東北,在北京工作。
對不是東北的人來說,鋼的琴可能只是一部普通的帶些黑色幽默的電影,但是對於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來說,鋼的琴不是電影,而是生活的倒影,還是美麗的倒影。
故事的開始就是婚姻的解體,老婆嫌棄男人的不思進取,還想帶走孩子。男主角陳桂林開場掛著手風琴和老婆談條件,掛著手風琴是一個特殊的符號。在那個時代,會彈手風琴的無疑是廠裡的文藝骨幹,是當年婚姻市場上的寵兒,也充分解釋了陳桂林漂亮老婆的來源。同時,下一個鏡頭迅速過度到他們的工作中,唱著蘇聯歌曲-三套馬車,這一過渡迅速,讓人懷念起當年東北作為重工業基地的美好生活,這也是東北經濟的回憶,接著鏡頭一轉,回到現實,陳桂林解釋下這首哀傷的歌是送葬歌曲,卻被要求來首歡快的歌,於是畫風一轉-吹起了民樂-步步高。
這一過渡鏡頭無疑是具有充分像徵意義的,表現了東北經濟從計劃經濟時代濃厚的蘇聯化時代,享有巨大的優勢地位的黃金時代,迅速崩塌,廣東化的輕工業經濟迅速的掌握了話語權,雖然導演可能沒有那麼深的意思,只是自己讀後感式的猜測,但是確實讓人感觸頗深。
接下來寒酸的東北生活迅速展開,年久失修的蘇聯式住宅,平房,龐大而破敗的工廠區,無疑都是我們當年所看,所經歷的生活。陳桂林的個人形象也徐徐鋪開,一個好男人的形象逐步體現。開著個疑似自行車改裝的破舊摩托車,謝絕了秦海璐所扮演的淑嫻去她家過夜的邀請,帶著垂垂老矣的父親回家,關心孩子,相對整潔的家,一個那時代負責任,愛家庭,面對困難樂觀生活的中年人躍然紙上,這是導演的高明之處,沒有任何旁白和介紹,通過簡單的背景展開,就勾勒了男主角的正面人設,也就是男主角悲劇的來源,基於對家庭的強烈責任感給予了交代。
這些畫面在不是東北重工業城市的居民可能不能理解,但是陳桂林已經是那個時代中,那種城市中難得的陽光人物了,他不要面子,努力工作賺錢養家,支付孩子的學費,晚上回家關心孩子的學習。當時東北男性的普遍特點是啥呢,下崗,不工作,在家坐著,喝酒,脾氣發到老婆和孩子身上。
但是,即使是這樣陽光向上的主角,也痛苦的發現,不能負擔孩子的學習費用,還面臨破碎的家庭,於是他到處借錢,希望能買台鋼琴。
借錢的過程,就是一個社會展開的過程,打1毛錢麻將,為了20元錢作弊的朋友,開了個屠宰點,就被羨慕的稱為有產業的朋友,痛苦不工作的姐夫,以及失序的社會,連一塊豬肉都有人偷,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
接下來,籌錢的過程不順利,失去孩子的風險在加大,主角鋌而走險,召集兄弟吃頓燒烤,然後去學校偷鋼琴,進而大家發現這東西似乎可以造出來。
接著,劇情轉入主旋律,找到俄文的書,開始造琴,劇情也進入高潮。
在這一過程中,秦海璐說了一句話,大意是你看你為姑娘難,其他人也有其他人的難處。果然,造琴的過程中,季哥因為收贓被警察抓走了,其中一個人的姑娘被小孩子搞大了肚子,大家幫著去打架,造琴小組中的三角戀,最終還放棄了造琴,連同大煙囪也沒有保住。
整個東北那種失序的生活都在短短的時間內依依呈現,舊的秩序毀滅了,社會的新秩序卻沒有建立起來,經濟的不景氣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每個人都痛苦著,痛苦的同時,他們通過造琴,拾起自己的手藝,體現出工人的能力,比如,秦海璐原來是個吊車工,季哥和快手,原來都是技術工人,這些細節,更加體現了當時的痛苦,這些工人有很好的技術,甚至能造出一架鋼琴,像秦海璐和陳桂林,他們還會俄語,無疑是受了良好的教育的,但是卻沒有獲得機會,沒有獲得改變自己的機會。
我覺得最後出現的那輛寶馬是整個作品的一個巨大亮點,它清楚的告訴你,你以為這種破敗是90年代,不,這是2000年後的事,一下給了你一個時間座標,感覺好像社會突然進步了10年,但是之後,你回想時,你才發現,你一直以為這是90年代,這種反差也極大的刺激了觀眾,像這樣的鏡頭和設計,電影中還有很多,我覺得這部電影確實是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每個鏡頭和細節,每句台詞都值得推敲,稱為下文的轉折點。比如秦海璐感嘆汪工的特點,接著就需要汪工翻譯俄文,這種伏筆和轉折到處都在。
電影的配樂也非常值得稱讚,電影的配樂主要來自於17hippes,這些配樂具有東歐音樂或者俄國音樂的特點,大體陰鬱而空靈,感覺像俄羅斯陰沉的原野,同時,打架的重金屬搖滾效果突出,及其符合東北當年的心態特點。
看完電影,我覺得王猛導演還是用心良苦的想為東北正名,他以一個故事告訴大家,也許這片土地上的大家,有吹牛,好面子,義氣的缺點,但是就普通人而言,他們是優秀的工人和家長,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責任感,努力撐起家庭,努力自食其力,只是他們的努力,就像他們想保護的煙囪一樣,最終歸於失敗,雖然他們最後造出了鋼的琴,但是社會已經前進,已經把他們甩出很遠了。
最後,說句題外話,東北經濟的衰敗,絕對不能完全歸咎於東北人自身,東北人有很多缺點,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也偏弱,但是包括美國的五大湖區,德國的魯爾區,英國的曼徹斯特,這些過去的工業區都在後工業上帝愛經過了長期的衰退,以致於發明了「鐵鏽地帶「這個術語,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東北經濟應該獲得的固定資產折舊被國家收走了,同時國家所建立的過於龐大的重工業經濟產能過剩,輕工業供不應求,導致東北喪失了固定資產的重置能力,社會秩序崩潰,人心頹廢,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即進入了經濟蕭條,投資萎靡,就業機會基本為0,鋼的琴反映的正是這樣的一種狀態。這樣的氛圍下,經濟的復興自然更加困難,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學習陳桂林的那種生活態度,努力工作,跳出東北,這個區域還是可以復興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