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哥德

2016-09-17 11:01:14

關鍵灰線都在開篇幾分鐘


開篇幾分鐘的慢鏡頭揭示了兩個關鍵資訊——

1 舊房子裡的身影:
一個小女孩藏在屋子裡的櫃子里,另一個小女孩跑到屋外鑽進了水泥管,這個時候屋子裡突然出現一個人的身影,是誰?接下來鏡頭切換,一個男孩面對著樹。
天哪,這個人的身影是罪犯啊。

2 水泥管口的視線:
水泥管裡的小女孩爬到另一端,抬頭看見了一個她並不熟悉的人,但這個人並沒有出現在畫面上,用小女孩的視線代替了,注意她的眼睛和視線角度,接下來鏡頭切換到男孩跑到水管口看見了她,她的視線轉移到男孩身上。

但是這裡有一個令人費解之處,鏡頭給出的順序是,先出現身影,然後水管裡的小孩看見他。那這個時候的變態老師應該是裹挾著紅鞋子小女孩離開現場,為何水泥管裡的小女孩只看見他本人呢?

除了開篇,故事的後邊也給出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變態老師端著蛋糕給小女孩過生日,這個場景最後的落腳點是老師的眼睛,特寫,特寫,那不是一個變態人的眼睛嗎?只是我不敢深入去想,以為是導演故佈迷陣,故意迷惑我。後來想想,眼神啊,別的都可以偽裝,眼神偽裝得了嗎?父愛的眼神和一個變態的眼神,是不一樣的,我沒敢深入去想。
但是接下來的鏡頭是,老師前妻打電話不讓他見女兒,我立刻想到,這個過生日的場景可能是老師的幻覺,說明一個父親太想念自己的女兒了,這好像也沒什麼。但是那個眼神,我卻選擇性地忽略了,我還是不夠變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