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鬼駭客:史諾登 Snowden

斯诺登/斯诺登档案/TheSnowdenFiles

7.3 / 162,948人    134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Kieran Fitzgerald 奧立佛史東
原著: Anatoly Kucherena Luke Harding
演員: 喬瑟夫高登李維 雪琳伍德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玄兒

2016-09-22 19:06:45

我們更想要自由還是安全?——北美新片《斯諾登》漫談


老導演:奧利弗·斯通喜歡拍攝政治題材,從早前的《刺殺甘迺迪》《尼克森傳》《布希》,到現在的《斯諾登》。完成了「越戰三部曲」的他,從戰爭轉向了政治題材。可以說他的導演之路,堅定的走在政治正確的道路上,越行越遠。一個時代下的焦點人物,通常是吸引他的角色,無論是總統、風雲人物、還是備受爭議的斯諾登。



在剛剛落幕多倫多電影節期間,備受期待的大片裡,《斯諾登》第一個傳出了撲街的消息,在爛番茄上被評為了爛片。134分鐘的電影裡,以網際網路和電子資訊的傳輸展開,倒敘了斯諾登2013年到2004年之間,將近10年之間的生活和工作細節。

整部影片的去英雄化,試圖從傳記片的細節角度入手,闡述複雜的背景下人物事件。註定這134分鐘不會跌宕起伏,甚至讓週二下午老年場的觀眾們,有些吃力的觀看完全片。不過這樣的角色總要有人來演,這樣的故事總會有人來拍,只是早晚的問題。至於奧利弗·斯通是不是操之過急,美國人是不是又一次快速消費了他們的歷史事件,每個人的期待值不同,自然對影片也都持有保留看法。

斯諾登真人的出鏡

影片鏡頭裡第一個出現的人物,不是斯諾登,而是由扎克瑞·昆圖飾演的記者和梅麗莎·里奧飾演的紀錄片導演,兩人在香港酒店大廳焦急的等待斯諾登的到來。當單手玩轉魔方的背影入鏡,我們就知道是斯諾登來了。於是,約瑟夫知性的造型亮相,一張口幾乎就是斯諾登的原聲一樣的聲線,令人折服。影片過半,他蓄起了斯諾登一樣的從臉頰包圍嘴唇的小鬍鬚。整個人的氣質也越演越像,他說為了準備角色,曾飛到莫斯科與斯諾登見面了四個小時,期間雖然斯諾登一直試圖將話題從自己身上轉移到事件上去,但是約瑟夫說,他其實更想了解斯諾登本人的生活多一些。



導演奧利弗·斯通更是在採訪中說,約瑟夫是他的第一也是唯一的選擇。他們沒有合作過,直覺告訴他,約瑟夫就是最合適的人選,無論外形還是內在。影片中這位敏感的話題人物,至今都備受爭議,導演和編劇都在刻意避免將影片向英雄塑造的方向延伸,所以全片沒有幾處煽情的人物烘托。僅在過半時候,斯諾登用魔方帶出了SD卡裡的機密文件後,拍攝了一段他迎著基地外強烈的光線,一臉笑容的大步向前,之後他的背影被光亮吞噬,彷彿外星人的剪影一樣消失在盡頭裡,彷彿去往了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而在影片的最後,真人斯諾登出現在了尾聲字幕中,說出了那句:「我今天做的事情,是為了讓我們不再為明天擔心。」。



斯諾登的生活圖景

雖然因為影片的拍攝,導演奧利弗·斯通與斯諾登兩人見面了九次之多,但是導演自己也說,影片再怎麼深入,也只是揭開了斯諾登謎一樣人生的表層,他依舊是個謎。兩小時的影片,除了斯諾登早年間夭折的軍旅生活,還有他尋找另一種方式效力國家,投身CIA的經歷,以及他開始交往的女朋友,跟著他在世界各地的美軍駐地生活,兩人分分合合,吵吵鬧鬧,心裡和身體,生活和工作的重壓,不斷的疊加在斯諾登身上,一次次的測謊,回答那些固定的問題,答案卻不再標準,越來越難以說服自己。而女朋友喜歡攝影的愛好,在影片中,不斷的定格斯諾登的生活瞬間,給了觀眾不少真實感的累積。



由《分歧者》成名的女演員謝琳·伍德蕾,稱她在開拍後三個月才見到了斯諾登的女朋友琳賽本人,對她來說,如何出演一個令人信服的女朋友,也是一大挑戰。而片中還有一位搶眼的男配角:尼古拉斯·凱奇,他飾演了斯諾登初進CIA時的同事兼好友:漢克,略微矜持的演技,讓凱奇沒有了以往的氣場,反而自然的出演了一位肥碩可人的好友,還是給劇情加分了的,彷彿看到了早期凱奇在科恩兄弟和查理考夫曼影片中的自然演繹。

全民反思的最後一環

影片除了弱化斯諾登的英雄感,試圖解析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內容,是如何令他走向一個「第四公民」身份的。同時,又要肩負解析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開發並使用的各種監視程序,這樣影片又多了一層意義,告知大眾,我們的資訊安全是如何被過度「保(使)護(用)」的。影片中,安全局的人說了一句重要的台詞:「人們想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安全。」。

就像我們難以界定斯諾登本人介於國家和個人的行為一樣,不同的參照系下,評判準則是不同的。自由和安全本不是兩個對立的問題,然而在資訊監控下,就變成了對立面。這讓每個人作為真實的網路用戶,也都難以取捨。當我們來到學術的最前端,真正複雜的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哲學問題。放緩科學技術發展的下一步,是我們人類獨有的倫理道德。戰爭的武力衝突結束之後,文明的衝突還在繼續,不同政體和經濟體系之間,國家和個人利益之間,永恆的矛盾和利益之間,我們需要不斷的反思,凝望我們的過去,同時也寄希望於未來。



在今年的多倫多電影節里,還有一部紀錄片叫《All Governments lie》,這是一部嚴肅的紀錄片,討論西方媒體記者的從業良心,給予了西方政治體制一針強心劑,針針到位。如今我們經歷一個災難事件的發生,之後是過度的報導和輿論的導向,再後來等到事件平息,性質已定,會出現象《華氏911》《第四公民》這樣的揭露真相的紀錄片。

之後在大家還沒有淡忘它的時候,我們又開始改編這樣的真實故事,將它們提煉和戲劇化,再搬上大螢幕,彷彿成為了一個閉環的事件消費。從事件的爆發到電影的落幕,時隔幾年甚至幾十年,電影這一環,也成為了人們反思的最後一環。滿足人們對事件的遐想和窺探之心,同時也讓觀眾再一次親身體驗參與到事件中去,考量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是否禁得住檢驗。無數的CIA工作人員中,只有一個斯諾登。而我們相信,他將不是最後一個站出來挑戰權威,為更多人捍衛自由的人。而這部影片只要做到老老實實的講故事就好了,沒有其他。




本文為[三克電影空間]公眾號特約撰寫
 
2016年9月21日
多倫多 小玄兒記
部落格:小玄兒的電影漫談
深焦DeepFocus訂閱號原創作者
貓眼電影特邀作者,豆瓣專欄作者
跟小玄兒一起同步北美大片
歡迎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