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7 / 12,237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當時的月亮

2016-09-29 08:20:20

不是影評:喧譁與孤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對李安的電影了解不多,只看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也是幾年前的事情了,除了被逼真的特效給震撼到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然後今天看了喜宴。
最近中了王家衛的毒。寫劇本總在模仿他,然而要模仿墨鏡王,我火候還不夠,寫出來的東西,只有他的一點影子,倒是很像17歲的郭敬明。其實我還蠻喜歡17歲的郭敬明寫的散文的,至少比他後來寫的小說要好的多。只是我二十歲了,再寫別人十七歲就寫的出來的東西,有點可悲。
所以看李安換換腦子。
《喜宴》講的是住在美國的同性情侶高偉同和賽門,為了應付偉同父母和幫助大陸女孩威威獲得綠卡假結婚,結果在鬧劇一般的喜宴上高偉同和威威假戲真做,威威懷孕,事情變得難以收拾。《喜宴》是一部看起來很熱鬧的電影。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里,喜宴就應該是鑼鼓喧天的喧譁與熱鬧。電影是93年上映的,比我的年紀都大。同志題材在那個年代應該也很新潮。一個在美國發生的同志題材的鬧劇,卻絕妙地表現出了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不知道導演會怎麼看今天各種惡意賣腐的電影電視呢。
電影裡很多場景,放在今天看也毫不過時。以及,我一度懷疑電影裡很多場景是今天國產家庭倫理劇的素材來源,比如好像我小時候看的國產劇,婆婆給兒媳婦見面禮都是這樣的。兩位老戲骨的演技真好啊,滿臉都是慈愛。
當然,後來的家庭倫理劇里,就很少有這樣的公公婆婆了,多數都是婆媳撕逼的戲碼。

機場初見的一幕,也是教科書級別的演技。兩個老人見到威威的時候,都是從頭到腳的打量兒媳婦的,嚇得威威立刻把岔開的腿給並起來了。細節處也反應了高家的家教,畢竟高爸爸是管著幾萬人的師長。之後是高媽媽的表情,她笑著稱讚威威「比照片還漂亮」這是我們中國人常用的客套話,而高媽媽臉上的表情是有些敷衍的,可見這個時候她並不是真那麼喜歡威威,雖然兒子結婚了卻了一件心頭大事,可是對於要搶走兒子的媳婦,婆婆的心裡總是有點複雜的。細節處的雕琢到位,電影才特別鮮活溫暖。
高家爸媽來美國後,整個事情就朝著鬧劇的方向發展了。本來以為辦一個簡單的公證結婚就能完事,結果竟然在華人街最好的館子辦了一場最盛大最熱鬧的婚禮;本以為只是婚禮過去這齣戲就該落幕了,結果竟然假戲真做有了孩子……
這裡插播他們在酒樓吃飯遇見爸爸老下屬時的場景



老陳是高爸爸的老下屬了,儘管現在已經事業有成,還是對老上司畢恭畢敬;然後就是一番典型的中國式對話,不辦婚禮,就是不給師長面子,就是不孝。這話其實算是強盜邏輯,然而想想也是那麼回事,雖然現在不辦婚禮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但是辦婚禮還是主流吧?就算年輕人不想折騰,還得照顧到老一輩的面子呢。人情社會,莫不如是。
最後那句慷慨激昂的「我們丟臉,不能丟到美國來」真是精彩至極啊,除了體現了中國人的面子工程外,這話由一個在華人街有頭有臉的大老闆說出來,也有華人對自己祖國的文化認同之意。
喜宴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我們現在看都只會覺得是場醜態百出的鬧劇,新郎被各種灌酒,新娘被各種揩油,粗俗不堪的鬧洞房……然而在幾十年前這種婚禮應該是常態。請注意,新郎是位高權重的師長之子,在美國呆了十年,他的婚禮,還是這個樣子。他的朋友小羅,也已經在美國呆了數年,然而婚禮上鬧的最厲害的就是他----有些習慣,簡直已經烙印在了中國人的骨子裡。
喜宴上,不理解這場中國式狂歡的美國人和自嘲的中國人的對話,算是點睛之筆其實這樣的婚禮,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也是數見不鮮的,層出不窮的鬧新娘鬧伴娘的新聞,正是佐證。
能說什麼呢,五千年的性壓抑,短短幾十年沒法徹頭徹尾的改變。
其實整部電影都挺溫情的。很多細節都戳心窩。聽說許多細節來自於李安自己的婚禮。然而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是那麼的有人情味,我們的禮數那麼周到,待人那麼熱情。可是有時候所有這些加起來,反而成了人的負累?為什麼整場喜宴,也變成了一場盛大的喧譁鬧劇。
在美國的中國人,處處強調「我們中國人不能在美國丟臉」「發揚光大我們的國粹」極強的民族自尊心下,是一個孤獨的群體。可能正因為無法徹底融入,才格外認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是因為這樣的孤獨感,才抓住一切能擁抱自己文化的機會,哪怕是一場鬧劇。
巨大的喧譁背後是巨大的孤獨。
正如喜宴的背後是妥協的無奈。
和王家衛影片裡不停吃鳳梨罐頭的金城武、穿雨衣戴墨鏡的林青霞、跟自己房子對話的梁朝偉、偷偷潛入暗戀的人家裡的王菲這些看起來就神經質的孤獨者個體不同,喜宴裡的人都是很正常的人,慈愛的父母,事業有成又孝順的兒子,熱情的同學們,他們在自己的文化里很合群,只是在美國,他們是一個孤獨的群體。
扯的有點遠了。
其實電影看到賽門和偉同因威威懷孕的事大吵,老爺子住院時我覺得有些索然無味了,故事的走向該不會是孝順的兒子就這樣瞞下了自己是同志的事實,和威威舉案齊眉地生活了下去吧?結果偉同竟然對媽媽攤牌了。沒有一點點防備就真的攤牌了,看多了類似的套路我還以為他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法攤呢,結果李導果然與眾不同。從這一刻開始劇情就急轉直下了。之後是老爺子對賽門的攤牌,更有意思,他早就知道一切,卻故意讓大家瞞他,事情順利發展了下去,於是他抱上了孫子。老爺子對賽門說,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做。這裡就不得不提老張了。老爺子對兒子的心事瞭如指掌,也得多虧了這位基友老張。老張的不露面才是最大的亮點。偉同和賽門,威威的關係,其實是老爺子,老張,和高媽媽故事的重演。不同的是,威威是新時代的女性,她有知識有能力,她有自己的理想,不像高媽媽一樣,家庭和孩子就是全部了,因此她可以直面自己在把偉同掰直這件事上失敗的結局,而高媽媽只能活在謊言裡。老爺子的不明白,是因為他明知道自己把兒子推向了自己的這條路,這條路絕不好走,卻不得不這樣做,因為他們生活在中國社會裡,他不想自己也不想兒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儘管他們的確是)
最後似乎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也只是似乎而已。他們的結局,只是比父母那一輩好一點而已。悲劇之下,隱藏著的是老一輩更深的悲劇核心。
最後,提一下四個人走出機場時高爸爸高媽媽的對話。
剛看到時只是噗嗤一笑,等看完整部電影,再看這一幕才發現這是個埋藏的極深的伏筆啊,老爺子從一開始來美國就是為了抱孫子這個目的啊,兒媳婦只要能生養就行。真.大BOSS。
也,真悲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