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天空之眼/天眼狙击(港)/天眼行动(台)

7.3 / 91,785人    102分鐘

導演: 蓋文胡德
編劇: Guy Hibbert
演員: 海倫米蘭 亞倫保羅 艾倫瑞克曼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查爾斯F

2016-09-29 20:14:58

主旋律下的非主旋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桃桃淘電影

  其實每年都會有那麼幾部非常西方主旋律式的佳片,譬如《逃離德黑蘭》《拆彈部隊》或是《刺殺賓拉登》等等。相比於好萊塢對這類頒獎季佳片的大製作,這部由英國製片的《天空之眼》格局上是小了很多,在製作成本上也僅為1300萬美金,可以算是一部小製作的電影。
  《天空之眼》改編自同名小說,英文原名Eye In the Sky指在軍事行動中在空中提供支援的無人機。如今,無人機在軍事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探討。本片可以說是從其中一個角度作為切入點,探討無人機的存在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同時也對無人機在軍事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拷問。
 本片雖為小成本製作,但是片中的演員們卻都很出色,一同完成了一出精彩絕倫的群戲。如同海報上所寫的指揮官在英國,無人機駕駛員在美國,恐怖份子在肯亞。在一個任務中如此分散的參與人員,是本片的衝突點之一。海倫·米倫在本片中保持了她出色的演技,海倫阿姨真的是演什麼像什麼,在本片中化身追蹤恐怖份子數年的指揮官,十分強硬的女強人形象。在今年年初去世的英國演員艾倫·瑞克曼也在本片中扮演一位高層軍官,本片雖在去年多倫多電影節首映,但在今年才正式上映,所以也可以算是他的遺作之一。小粉亞倫·保爾在本片中飾演無人機駕駛員,略有發福,但依然很可愛。由《菲利普船長》一舉走紅的巴克德·阿巴蒂在本片飾演身在肯亞的情報部門成員,在本片中他是一位索馬利亞人,正好對上了他在菲利普船長中索馬利亞海盜的形象,算是一枚隱藏的笑點吧。
  本片在美國上映時,由於對導演加文·胡德並無好感,所以並未前往影院觀看。後來發現本片獲得了極佳的口碑,便在本次上海電影節購票前去觀摩。《天空之眼》屬於那種即便你知道了結局,也依然會為為劇情的跌宕起伏所捏一把汗的影片,十分像幾年前的《逃離德黑蘭》。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這夥人最終成功的逃離了德黑蘭,也依然陷入緊張的劇情之中。
  為了不劇透大家,本文儘可能減少對劇情內容的描寫。其實《天空之眼》的劇情很簡單,你可以用電車難題這個很有名的倫理學思想實驗來概括整部電影。電車難題肯定大家都略有耳聞,講的是你為一名電車司機,你所駕駛的電車前方軌道上有五個人,而左側軌道只有一個人,你是否願意為拯救五個人而轉向左方犧牲一個人呢?
  與《刺殺賓拉登》中地面部隊的介入不同,無人機的存在大大減少了己方士兵傷亡的可能,但同時卻有強大的連帶傷害。一開始,目標只是指揮官監視多年的恐怖份子,之後為了增加劇情的衝突性,越來越多的人物和目標出現在本片中,使得觀眾也跟著隨之思考:如果我是指揮官,我會不會選擇行動?在面對著有可能的恐怖襲擊,和眼前的道德困境,影片並沒有顯露出自己的立場,而是通過片中不同的角色分別分析不同的立場,讓觀眾自己選擇所站的位置。筆者認為這點是本片較為精明的地方,與其說一味的給觀眾灌輸主流思想,《天空之眼》所面對的道德困境則更能引發思考,在暗中既為觀眾帶來了西方的政治正確與聖母心,同時又為他們在現實中的種種軍事行動作出辯解。
  由於小成本的限制,本片更多的將時間放在了不同角色之間的博弈。英國的行動指揮室,英國內政部門的團隊,美國空軍基地的無人機操縱室,還有肯亞的政府軍方。四個場景之間的衝突為構成本片的主線,同時在中途還插入多個第三方的角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天空之眼》像是一場辯論會一般,不同方持有不同的觀點,每一方都在為自己辯護,試圖去說服另一方。而同時在肯亞,恐怖份子們也沒有閒著,新的恐怖襲擊正在策劃之中,時間緊迫危在旦夕。導演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觀眾們也跟著劇中的人物一樣緊張,且在中途不斷穿插著變數,在影城觀看時不時能聽到觀眾們集體的驚呼聲。
  不過作為一個很主旋律的影片,在質疑無人機的同時,影片有沒有傳達自身的觀點呢?筆者認為還是有的,只是編劇和導演在這個方面表現的極為克制。雖然影片中沒有直接的說教,但是結尾的一句話,實則很好的概括了當代西方在反恐行動上的立場。





這句話與影片開頭的前言正好前後呼應,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無論是正義的一方還是邪惡的一方,都得付出殘忍的代價。為了更多人的安全,從而犧牲少部份人,電車問題在當今社會也廣受探討。一方面,我們無法去面對任何形式的犧牲,另一方面,我們又渴求安全與和平。無人機取代了地面部隊,但任務中的每一個參與者,無論身在距離多遠外的地方,都將去面對自身造成的後果。
  「永遠不要跟士兵說,他不懂戰爭的代價。」
  這句話加上片頭和片尾所拍攝的肯亞的一個平民家庭,揭開了本片最大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深惡痛絕。
  因為無論是何種程度的戰爭,都將造成不可磨滅的代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