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一夜风流/NightBus/EsgeschahineinerNacht

8.1 / 112,873人    105分鐘 | West Germany:65分鐘 (cut TV version)

導演: 法蘭克卡普拉
編劇: Samuel Hopkins Adams Robert Riskin
演員: 克拉克蓋博 Claudette Colbert Walter Connolly Roscoe Karn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T1FLAG

2016-10-08 03:03:27

「Just get back to your bed!」——一夜風流的長處與桎梏


好萊塢的經典製片廠作品,從今天來看,情節上仍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儘管已經過去了83年!

1.外在人物的精簡
每一個外在人物,都被情節和畫面上被雙重設置成為「闖入者」,從第一個在女主角身上睡著的胖子,到多話的Shapely和偷東西的歌唱家,到坐飛機從天而降的King,他們通通沒有自己的性格,而只有一個意圖那就是出現在主角的行動線索上,遭遇並產生事件,就我提出來的這幾個人而言,都是在推動男女主角感情的升溫,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女人的父親並沒有比那個睡著的胖子多出多少戲份,回頭聽聽他的台詞,全都是在表達同一個意思罷了(King is bad,John is good)。

要搞清楚,我當然同意在事後用所謂的「劇作線索」理論來梳理人物的動作聽起來似乎並無必要!我想表明的是,如果一個喜劇中應該出現反派和外在人物,他們一定得極度地精簡,以致於不會分散觀眾的思考。

2.主角性格的統一
這一點十分基礎,而我們經常可以指出很多國產電影的角色並沒有如此做到,比如《搜索》中的高圓圓,她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找到老闆要求100萬元的無息借款,而在這之前沒有哪怕一個鏡頭或者台詞交代為什麼她需要這100萬,這100萬在後來的情節中也並沒發揮主要的作用,並不是說人物不能做出拿走100萬這樣戲劇化的動作,相反,觀眾樂於見到生活中沒有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手拿100萬又做出一系列與這個行為不搭調的動作,人物就會分裂,喪失可信度。

反觀本片,典型化和舞台化的性格我就不說了,只指出在「人物性格統一」這一點上John的一致性,從第一台公車停車後第二場戲堅持要主編接收付費電報,到第一晚同住談到房費,再到不情願給小男孩錢但又不好意思拿回,他的拮據和對此表示的不以為然是完全一致的,沒錢為他的動作提供堅實的基礎(睡農莊,回報社拿錢),而對之的不以為然則給他簡愛式性格魅力。

3.場景的時間性
要將一個故事,就要講清楚這故事什麼時候開始、現在是幾點和等會會發生什麼這些重要的線索,如果按照陸垚知馬俐那樣順著情節一段段地小品式分別展開而又不用順序連接,多少會給故事造成迷惑的感覺。

本片則不至於如此,當然情節的安排幫了忙,但總的來說我們還是在導演的安排不清楚地看見了「晚上(長途車上,邁阿密)→早上(轉乘站)→晚上八點(長途車上、旅館裡)→白天(洗澡)……」這樣清晰的時間順序,我不是在單純的說這個故事緊湊,我能簡單地指出這一點的這個事實,就說明導演花費了心思在組織清晰的故事時間上。只舉一個例子,第一晚旅館醒來後的第二天早上,男主角的上半部份對話在煎蛋中完成,而下一段則由端上雞蛋開始——我們清楚地感覺到時間流逝了多久。

如果想知道有什麼區別的話,可以在下次看完電影之後,試著能不能回憶起情節點分別的日夜和先後長短吧!


*


在電影之外,一夜風流當然存在著文花上的問題,否則也不會出現Claudette Colbert不喜歡這部電影、也不出席本次奧斯卡頒獎禮的趣事了,不管原因為何,我還是傾向相信當時(33年經濟蕭條的美國)的藝術家們不願意如此簡單地固定化男女的關係吧。

電影的桎梏也同樣來源於此,當時海斯法典剛剛頒布,看看這個由華爾街和MPAA審查的結局吧,前面緊張的恰到好處的節奏在逃婚出一下被帶散(他們走太長啦!),結尾處那個號角就更別提了,雖然已經在限制內做到調和,但還是令人掃興。正如本片中男主人公面對表白時的台詞:

「Just get back to your bed!」

不論如何,我還是非常喜歡本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和表現,男人在不明白複雜愛情時的焦躁和女人刀子嘴豆腐心的嬌羞,儘管稱之為男子沙文主義和女性視線壓力吧,這樣的陰晴調和愛情真是完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