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舟自橫

2016-10-09 07:54:56

哲學不哲學,倫理算什麼





畫面也好、表演也好、配樂也好、剪輯也好、故事節奏也好,一切都淡淡的,無衝突,少碰撞,大量本應激烈的橋段,都化而簡之,以最日常的口吻講出來,像清晨雨後搭上一輛公交車,行駛在空蕩的街道上。

令我想起了是枝裕和。

雖然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美學體系,一種是生活哲學化,一種哲學生活化,但所用的都是同樣的方式。

都是清清的、淡淡的,平靜安和得好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無常與跌宕都只是窗前飛過的一隻白鳥,我們不過坐在窗前,看一本書,或看一部電影,被飛鳥翅膀翽翽的撲扇聲響驚動,心裏面由此留了一片清影。

伊莎貝爾·於佩爾毋庸置疑是當代最棒的女演員之一,前不久以《她》刷遍了國內文青的朋友圈,引發了關於女權的討論。但實際上,比起《她》裡面更加清晰的女性意識的抗爭,《將來的事》裡面,於佩爾面對丈夫出軌、搬出去與情人同居的現狀,卻是用自嘲、驕傲和冷靜來面對這一切。

而她的自嘲、驕傲和冷靜都建立在作為一個哲學老師的身份之上,顯得更加合理而妥帖。相比起普通女性面對這一切時的怨懟、憤怒與歇斯底里,於佩爾實在太冷靜了些。但是,任何一個人其實都可以感受得到,她那份冷靜,又透出那麼一層更為深層的情緒的低哀。




與此同時發生的是,她那位長期遭受抑鬱症折磨、頻繁尋死的母親去世。她料理了後事後,坐在公交車上流淚,忽然通過車窗看見外面的街道上,自己丈夫和他的情人挽手一起走過的畫面,竟然含淚笑了起來。這一幕內心的傷心與外表的笑容形成的差異性的對立與巧妙的融合,將這位哲學老師的驕傲與自尊透徹地傳達給了觀眾。

米婭過去的作品常常關注時間的流逝。在《將來的事》中,依然在這個方面投注了很大的描述。在後半段,電影講述著時間漸漸將這位哲學老師的創傷慢慢撫平——從這一點上,大約也解釋了我為什麼會聯想到是枝裕和的電影——類似於描述主人公走出生活的困境的電影很多,尤其是歐洲電影裡,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很多這樣關注人的自我與內心的影片,而且質量極上乘。

《將來的事》的特殊性在於它的主人公是一位哲學老師,而且是一位五十來歲的女哲學老師,在這個年齡,她的將來似乎已經是觸手可及的老年生活。因此,影片的特殊意義才由此浮現,比起講一個人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一個人無論在什麼階段,都要抱懷一顆怎樣的心來面對將來,這樣的命題,似乎更加高深得多。

而電影裡選擇的方式是,於佩爾試圖與年輕的帥哥們聚會,尋求心靈上的慰藉。

電影放棄了道德的討論,直面人心深處的需要,在搖搖擺擺的生活深處尋找一處可以擱淺的淺灘。在於佩爾的生活發生了劇變後,倔強、隱忍,甚至以幽默來試圖緩解生活的壓迫,卻沒有哲理的大段疊加——我一度以為會是這樣,從哲學深處尋求解決之道。

但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的哲理意味非常濃厚,也不是當下的中國環境所能夠接受的,而電影裡面展示的那種光與暗並存的狀態、混沌的心境與無大波動的生活節奏,亦不是當下中國常見的。但它能夠給我們一種嶄新的生活視角,在這一點上,它提供的力量是堅韌有力的。

---------------------------

歡迎關注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