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字遺言--A Thousand Words

临终千言/最后的一千个单词

5.9 / 34,951人    91分鐘

導演: 布萊恩羅賓斯
編劇: Steve Koren
演員: 艾迪墨菲 凱莉華盛頓 Emanuel Ragsdale Jill Base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濃濃

2016-10-09 21:39:49

性命的樹


《臨終千言》用一棵菩提樹的拔地而起象徵男主的生命力,拉開正幕,非常魔幻現實。
那麼我們東方人的思維很容易把樹看做一種心靈力量的象徵。
樹,即像徵著我們傳統文化裡的「性命」中的「性」。
比如說本性啊習性啊或者說元氣啊魂魄啊七情六慾啊。
這應該是一種傳統東方那種感觸式的思維方式,不能真的歸納出是什麼,「性」就是一種感覺,你你我我他他都可以感受的到。
(在西方NEW AGE那裡,大概叫做「本源」?)
我們本身更善於使用這種感性的思維方式。
西方人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唯有當理性的思維沉默時,才能產生這種特別的知覺。這要用一種直接的方式去體驗,完全不經過概念性的提煉。所以有必要用一種直觀的落木紛紛的畫面感來幫助其關閉理性思維去感觸其中。
這就是為什麼導演選了一棵起初蔥翠的菩提樹。

那從我們傳統中國思維來說,這棵樹(不管是不是菩提)也一樣有深意。
木在五行的說法是:木曰曲直。
它同樣是一種象徵符號。
樹苗是直線,長出來的葉子是曲線。
木神是春神,名字叫勾芒。
那「木」這種符號在中醫里對應的是肝臟。(沒學中醫以前我以為肝是木頭做的,囧)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臟主調氣,這種氣,就是指人的情志了。
談到情志會覺得bingo跑題跑回來了都對得上了……



撇開劇情不說,如果這樣一棵樹,最後所有的樹葉都掉光了,人會怎麼樣哪?
會死對不對。
這種死,應該指「性命」中「性」的死去,而「命」不會死。
再說一下,「命」是什麼
命這個字, 是沒有經過簡化的。(個人經驗,「解」字時一般要從繁體字解)
命拆開看,就是口令。
如果只有「命」的活著是怎麼樣的呢。
他會整天的活在這樣那樣的口令里。
他不會再知道自己的本源本性想要怎麼樣了,他每天都會活在一種「我應該」裡面,當沒有達到這種「我應該」時,他會不斷的感覺到羞愧,繼續傷害本源。直到傷無可傷。
這時候,命令的是誰呢?
他不是你,活著說不是你的本源,他是你的「我執」。

這種人,可能作為人很成功,很光鮮亮麗,非常菁英,家國之棟樑。
可是問他,上次真正開心是什麼時候。上次吃到非常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他可能已經回答不上來了。
不會大悲大喜,不會特別情緒化,也不太容易被傷害到。
咦,怎麼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但是,這個人,他失去一種感覺,他不曉得自己要的幸福人生是什麼。
他不再做出選擇,只是不停的活在「我應該」裡面。
哀莫大於心死,心空了,肉體卻死也死不掉。
中醫上說的足厥陰肝經病,比少陰病要嚴重,卻反而不容易死,不容易肉體上的死。

這可能是一種,很荒蕪的感受。

做著應該做的事,忙忙碌碌,卻發現內心永遠無法平靜。永遠隱隱的不對勁。

我們就算沒有陷入那種沒「性」的狀態,也常常會忽然回味過來,覺得自己太浮躁。感嘆一會兒還會摸出手機平板,刷著不知道在講什麼的社交件,麻木,不知道為什麼。
這個時候,我想,我們的樹葉肯定在瀟瀟落下吧。

怎麼去救那株菩提樹呢?
電影裡提示的是:平靜下來,處理一些情感關係。

我們並不是說,肉體的(物質的)生活不重要,並不是非要否定我們大眾的價值順位,而是說,要把對心靈的肯定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每當我們做選擇的時候,我們要問問自己,我是麻木的按照「我執」要求的「我應該」怎麼做來做呢還是我內心深處真的要這樣去做?

問自己的心,很重要。
心,君主之官。
如果有什麼可以「命」自己的話,讓自己的心來,好不好,不要讓我執來一次次麻木的抉擇。

把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去置換掉現在所看重的「他人的認可」。
所以有的時候,人得很自私的活著。

我去年看黑塞的《悉達多》時,挺不明白,一條靜靜流淌的河,有什麼好看,有什麼好聽的呢。
當時的我,很焦慮,每天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或許是工作上或許是家庭上或許是學習上。
當我痛下決心改變這些生活方式時,我自己也改變了。
可能因為我敢去fuck them all。
可能因為我真的害怕我的樹死掉、我的河不再流淌。
這倒有點像佛家說的互參:)

電影的結尾,男主小助手最後變成了之前壓制他的可惡的老闆的樣子。
人啊,有的時候,不是你不想變成什麼樣就不會成什麼樣,環境非常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指望心靈救贖可以百分百有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