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賓漢 Ben-Hur

宾虚/宾汉(台)

5.7 / 35,622人    124分鐘

導演: 提默貝克曼比托夫
原著: Lew Wallace
編劇: Keith R. Clarke 約翰雷利
演員: 傑克休斯頓 娜贊寧波妮亞蒂 路克畢金奈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鮮有廢客

2016-10-11 05:57:14

《賓虛》:吐槽太多,但你留意過兩個神劇情改編嗎


如果拋開影片結尾那段大團圓結局,本片在故事流暢和視覺奇觀這塊頗能讓觀眾滿意,不過如果你是1959年經典版本的支持者,希望在這版《賓虛》中尋覓宗教上的神啟式段落,亦或者是劇場式風格的經典對話,勢必會遭遇挫敗,原因在於這部《賓虛》形成的是一種純粹的個人復仇樣式,並不時地加入對於人物「前傳式」地性格溯源,致使本片的前半部份總會讓人想到《蝙蝠俠前傳》系列或者近年來新開啟的《超人》系列。

《賓虛》是根據1880年盧·華萊士的同名小說改編,並在2016年版之前,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最為大家熟知的則是由威廉·惠勒在1959年拍攝的那版,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猶太貴族——猶大·賓虛和從小到大的寄養兄弟——梅薩拉之間的復仇故事。這種《基督山伯爵》式的通俗故事之所以在威廉·惠勒手中大放異彩,原因在於惠勒並沒有停留於文本,而是利用了劇場風格、奇觀場面、宗教「精神引渡」等創新手段來重構了這個「老套的歷史故事」。

對於看過原版《賓虛》的觀眾來說,惠勒式的宏大場面和競技場賽馬段落,已經被加冕為影史經典,如果在新片中再次出現這樣的構造,未免東施效顰,不能逾越。所以本片的看點應該是在電影的前半部份。雖然從全片來說,124分鐘的時長相對於經典版212分鐘的跨度,刪減和改版的部份自然不止前半段,但是從新穎點來說,恰恰是前半段的刪改才讓新版《賓虛》有著幾點閃光處。

在情節的增添部份,有了賓虛和梅薩拉的青年相處,和賓虛母親對於梅薩拉的嫌隙;在刪改部份,賓虛一家遭難從因為賓虛妹妹失手打翻了瓦塊砸到羅馬軍官改變為,由賓虛拯救的宗教狂熱分子在賓虛家族的城牆上差點射死羅馬軍官。這兩點的改編對於整部電影的基調和人物性格的定位來說,無疑具有決定性作用。

之所以增加了賓虛和梅薩拉兩人青年時光的生活和家庭內部的嫌隙,則是為了表明兩人之間的情誼深厚,也是為後面梅薩拉的背叛做了情緒上的鋪墊,很明顯,在養母反對他和賓虛妹妹之間相戀的因素下,梅薩拉完全有理由在日後具有反骨色彩,賓虛母親對梅薩拉說的那句「我們兩人信仰的神靈畢竟不同」後,在公元初由宗教和信仰支配人們行為的時代,自然具有弗洛伊德式的「潛意識」刺激。

整個《賓虛》故事的時間線可以分為賓虛和梅薩拉兩人的青年歡樂時期,梅薩拉三年在外打拼時期,以及五年中賓虛為羅馬戰艦奴隸時期,而在舊版中,對於這三段時期的反映,只是停留在最後五年的時間內,利用線性敘事模式來講述另類的「王子復仇記」,應該說是惠勒給我們烙下的古典印跡。但是新版則是通過客觀或主觀的閃回式片段對前兩個時期進行照應,則是把當下超漫英雄電影中流行的「前傳式」性格溯源模式在本片中作為敘事補充,這一點從共時性當下電影來說,平淡無奇,但是從歷時性統一故事電影來說則具有突破。

另一點則是對於賓虛家族落難原因的改編,這個同樣相當有意思,59年版本的「失手肇禍」可能是在回應電影中宗教式的宿命論,這和賓虛、梅薩拉等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是一種「天災」;但是在新版中,由於宗教部份的缺席,由賓虛個人復仇撐起整部電影的性格悲劇則是作為貫穿整部電影的內因。

本片中的賓虛頗似現代社會中的保守派和平主義者,堅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所以對於羅馬他並不十分痛恨,對於企圖恢復猶太領土的宗教分子,他也不十分支持,但是人道主義的信仰種子似乎是紮根在他的血液中,所以他不忍心讓受傷的年輕宗教分子離開家門,只能將他隱匿在家中療傷。如此緣故,致使整個賓虛家族遭到滅頂之災,這種由於人物性格因素使他遭遇困厄,按照亞里士多德戲劇理論來說,就是真正的「悲劇」。

新版賓虛在動作場面雖然採用了複雜的現代鏡頭語言,但是難以和舊版相比,即使是最火爆的競技場賽馬段落,也不能超越舊版,但是僅從以上兩個劇情的增添和刪改來說,本片也具有當代電影異樣的亮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