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秋菊打官司--Story of Qiu Ju (Qiuju Da Guansi)

秋菊打官司/

7.6 / 6,724人    Spain:100分鐘 | UK:100分鐘 | USA:101分鐘 (video version)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陳源斌
演員: 鞏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lsa

2016-10-12 20:29:46

秋菊打官司


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不同於他以前的影片,如菊豆 大紅燈籠高高掛 。後者在造型佈景上都頗為下功夫 。但是前者一改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淡化戲劇因素走向紀實風 從對文化與意念的關注走向人的現實生存處境。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後者帶來的取悅外人的媚外形象。並以此片獲得了主流政治與學術評價的雙重認可。也使得前兩部不允許公映在國內的影片取得了放映權。終掀起了張藝謀的神話熱潮。

本片上映於1992年,這是一個城市共同發展,但是鄉村普遍落後的時期。在這個落後的鄉村里,法盲文盲自然是比比皆是。秋菊屬於半文盲,但是個徹徹底底的法盲。她僅學過的一些知識和對男人被踢下體的屈辱促使著她先去鄉裡的管事處找人來討個說法。
影片從一開始一個機位擺在街上,拍了一分多鐘人來人往的場景,配以京劇的調調。當時社會百姓的日常慵懶,平靜立刻展現於眼前。而設計讓秋菊從人群中慢慢走來,用意是為後面影片的慢慢發展帶來的思考作為一個參考。人來人往中,直到鏡頭轉換跟著秋菊時,我們才發現,哦。原來剛才這個想我們走來的女人是故事的主角。這個主角很普通,沒有其他片子裡主角的突出感,恰恰是導演故意的刻畫了一個普通人的形象。我們看過影片後便知道,其實秋菊只是這個時代普通農民的代表,成千上萬像她一樣的人,面臨著人情複雜與法律普及的問題。
故事從影片追隨秋菊一家人就這樣展開了。到了診所事情被他們概括而說。雖然我們不明白為何打架,但是知道了一些眉目。這裡可以說敘事手法是很巧妙的。這樣敘事,一方面符合秋菊丈夫被人踢到下體的尷尬與羞辱之情,不可能還和一個陌生人細講這種事情。一方面給人感覺不突兀,讓人在後來秋菊等人回家時的對話中慢慢的了解事情的原委。設想一開始便對著醫生把事情娓娓道來,那故事的開頭便缺少了能調動觀者的好奇成份了,會為接下來的劇情大打折扣。

接下來,秋菊要去討個說法了。她一開始去的是村長家,想要做私了。這是很多百姓普遍解決問題的方式,這很正常,也沒什麼不對的。但是,不對在村長的態度,打人終究是錯誤的,但是他是村長,還被秋菊的男人罵了斷子絕孫的話,自然是有股氣憋在心裡。這時秋菊說,再怎麼說也不能往要命的地方踢嘛。影片在前段這句話出現過多次,是極其有深意的。當時的農村婦女,像秋菊這樣,有話語權並且敢於說話的女子不多,但是她們都存在著封建舊制度的傳統思想。男人的命最大,男人的命根子那就更大了。踢哪裡都行,就是不能踢命根子。難道踢個肚子,腿,就可以不加責問了嗎。只有踢到命根子,才是應該打官司的嗎?重點是落在時代婦女,典型的農村婦女身上,被傳統教條束縛,以男為天的觀念一時半會還是改變不了。
 秋菊討要說法未果,執念與不服使她接二連三的到縣裡,市里討要說法。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秋菊代表的是新一代婦女,雖然還未完全拜託傳統束縛,卻已經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從丈夫說走了就別回來,卻毅然出走看出。秋菊是要打破這一秩序的,不再對丈夫的話言聽計從。導演這樣做,也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婦女走出枷鎖,成為自己,有自己的執著與追求,哪怕只是討個說法。
妹妹也是值得一提的,他在裡面看似沒什麼作用,但是她寓意著被秋菊這種新生農村婦女所帶動的人群。雖然她們還沒有秋菊一般的思想覺醒,但是她們跟著秋菊邁出了第一步。導演意在呼籲婦女們都站起來,從思想上先做轉變。
而秋菊對法律的慢慢認識,也是代表了政治政策的實施起了成效,呼籲更多的人懂法用法。並且批判了那些不懂法律卻誇誇其談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讓在中國放映的原因。。。。
影片的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是在人情與法律的抉擇上。雖然我們看到秋菊一步一步告上了市里最高級的行政部門。但是影片也一點點加深了他們與村長之間的關係。如果一直是一開始強硬的村長態度,那我們就不會在結尾覺得他可憐。但是他幫助秋菊生孩子還是事實,也化解了兩家的恩怨。為什麼還要這樣發展呢。其實這影片,宣傳的是法律,至少在政府看來是這樣。法律最後將打人的人繩之以法,這是政治正確,必然結果。那麼人情與法律便是導演拋給觀眾的一道難題,如果是你你該怎麼辦?而在整部影片少有的特寫鏡頭裡,最後給秋菊的眼神一個特寫。這個表意就很明顯了。
雖然現在的社會法律至上,但這種事情確實是要講究人情的。
影片中有很多對當時社會的一些剖析,村長與鄉書記的對話,說明了當時幹部們的有恃無恐。
騎三輪車的和寫狀的
問題無處不在。
最後說一下,秋菊每次出門都會帶有京劇的配樂。我認為是想用這種帶有時代感的調調,勾勒出鄉土風情。給人以時代感,也增添了紀實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