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咖啡‧愛情 Cafe Society

咖啡公社/咖啡·爱情(港/台)/社团咖啡店

6.6 / 81,341人    96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演員: 傑西艾森柏格 史提夫卡爾 克莉絲汀史都華 雪洛李 Todd Week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6-10-15 01:29:19

當愛情悄然飛走,我們還能談論什麼


      還是那個伍迪•艾倫,喋喋不休的對白,迷人的色調和音樂,以及悵然若失的愛情,都在《咖啡公社》里遇見。可或許是他真的老了,畢竟老人才會如此懷舊,對自己和身邊人更為寬容,彌補青春年少時的遺憾。《咖啡公社》裡的猶太青年鮑比,就是導演本人的「年輕美圖版」,在他娓娓道來的旁白聲中,經歷了一場「紐約-洛杉磯」雙城記。艾倫這回想說的,還是愛情的幻滅,如同小鳥抓無影飛無蹤,當一個Loser成為「盧瑟」後,才能從新的家庭中找到歸宿,「生活是出喜劇,編劇卻是個虐待狂」。

      所謂「咖啡公社」,並沒有聽上去那麼「文藝」,不過是片中鮑比重返紐約後開的俱樂部,這個源自於巴黎的講究說法,更像是一種吸引名流的社交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流社會喜好出入夜店,鮑比要同全紐約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曾經的窮小子已是八面玲瓏的大老闆,撩妹更是不在話下,現任妻子就是一個晚上的手到擒來,而這一切的蛻變,都要歸功於洛杉磯的刻骨銘心。愛情與名利,紐約與洛杉磯,在《咖啡公社》里構成了不算尖銳的對立,最艱難的是取捨,不僅僅是年輕的鮑比和沃妮,就連享有名望地位的菲爾,也很難說是這場遊戲的贏家。

      《咖啡公社》的劇情之簡單,與其說是回歸傳統,不如說是直面俗套,伍迪•艾倫就是要講一個三角戀的故事,舅甥二人共追一女的設定,小心翼翼的揭開,還帶上了些許狗血的戲謔感。年過八旬的艾倫,這一回並沒把力氣全用在嘲諷「好萊塢黃金年代朋友圈」上(相比科恩的《凱撒萬歲》簡直是黑出了翔),迴避了《賽末點》那種直指人性的批判,也沒有預設《魔力月光》式的懸念反轉,他更像是個窩在沙發上的老人,正在給孫子們吐露年輕時的遺憾,「想當年在好萊塢,我有個未婚妻,後來成了我的舅媽...」

      飾演鮑比的傑西•扎克伯格,也是挑撥超人和蝙蝠俠的反派「盧瑟」,作為艾倫的粉絲和模仿者,他比在《愛在羅馬》時更緊張兮兮,更絮絮叨叨。影片中傑西的小動作不斷,搓手,揚眉,聳肩駝背....那份焦躁感,活脫脫就是艾倫在《安妮•霍爾》中的自我剖析。在鮑比與應招女郎討價還價的那場戲中,艾倫重溫了早期對於性話題的熱衷,「做」還是「不做」的糾結,為人物設置了一個道德的基本框架。有趣的是,表面風光的好萊塢名人菲爾,同樣深陷於愛情的羈絆之中,原本還在猶豫不絕的舅舅,當得知外甥乘虛而,入捷足先登時,虛榮的他也變得衝動起來。整部《咖啡公社》的高潮,就在三人互相透露的細節里,難言的尷尬層出不窮,都是艾倫在巧妙的玩弄伏筆和時間線,當所有的關係真相大白時,就成了另一個「好萊塢式結局」。

      閱人無數的菲爾,涉世不深的鮑比,捕獲這一老一少的女孩,並非什麼傾倒眾生的明星名媛,克里斯丁•斯圖爾特飾演的沃妮,不過是個從內布拉斯加來的「小鎮姑娘」。可以看出導演與攝影師都在努力挖掘她身上的獨特氣質,精緻的布光下,不再畫黑眼線的斯圖爾特,有份世俗中略帶叛逆的氣質,的確與眾不同。但她本人的形象還是太偏現代,尤其在說台詞的語速和語調上,比之上兩部艾倫作品中的艾瑪•斯通,尚缺一點融入時代的從容。斯圖爾特的確演出了那種閃爍的眼神,說話時常常心有所想,可在具體行動上,這個人實在是太「心機婊」了。沃妮嘴上說不在乎好萊塢的聲色犬馬,實際上卻拋棄窮外甥,投入富舅舅的懷抱,當她再一次出現在鮑比面前時,已變的衣著華麗,滿嘴名人八卦,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算上幾年前的《怎樣都行》,伍迪•艾倫已經好幾次「一樹梨花壓海棠」了,他甚至還能自嘲「在老夫少妻上,我比較有生活經驗」。在與米婭•法羅的養女宋宜生活之後,艾倫就備受世俗輿論的苛責,索性把辯解和觀點都放在了電影之中。《咖啡》裡的菲爾雖然是沃妮的老闆,卻被她迷暈了方向,後者卻在鮑比發家致富後,又來「勾搭」外甥,如此朝三暮四的女孩,導演也並未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批判,反而用中央公園的晨曦來感慨,時光流逝,「你不也變了嗎?」

      在影片上半部,觀眾們跟著猶太窮小子逛了趟好萊塢,見識了一把比佛利山的燈紅酒綠,隨口而出的名字,酒會上遇見的嘉賓,都是在好萊塢電影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這種場面設計,與艾倫近年來最成功的《午夜巴黎》異曲同工,但是報菜名式的堆積效果,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展開,更不會逐一刻畫他們。實在是與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這些文學巨臂相比,西海岸的電影圈在艾倫眼中更加「虛妄」,與其去那兒踅摸小金人,還不如在紐約的酒吧里玩玩單簧管。

      多虧了義大利攝影師維托里奧•施特拉羅,把曼哈頓的夜景拍的美不勝收,即便是夜總會的內景,在爵士樂的伴奏下也顯得異常飽滿、鮮亮。擺脫三角戀後的紐約生活略顯平淡,鮑比的發跡只是一筆帶過,導演把更多的筆墨,落在了對猶太家庭的呈現上。這在八十年代的《無線電時代》中曾有過全景式的描繪,出身於布魯克林的艾倫,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咖啡公社》裡的猶太夫婦雖然天天吵架,但一家人的互幫互助倒也不是溫馨,身為黑幫的兄長對姐弟有求必應,反過來當他落難時,鮑比也會請最好的律師辯護。全片的黑色幽默都集中在本身上,這更像是個從昆丁或科恩兄弟作品中走出的人物,「一言不合」就埋水泥,臨了還要揶揄一下猶太教的教義,估計也是艾倫憋了幾十年的吐槽。至少,振作起來的鮑比擁有了美滿的家庭 ,從來新人勝舊人,沃妮激起的情感波瀾,或許不會持續幾個月。新年夜的祝福,更像是伍迪•艾倫的自我總結,翻開新的一頁後,「咖啡公社」又能存在多久,誰也不知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