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奇大隊長 Captain Fantastic

神奇队长/ 神奇虎爸(港) / 神奇大队长(台)

7.8 / 235,289人    118分鐘

導演: 麥特羅斯
編劇: 麥特羅斯
演員: 維果莫天森 喬治麥凱 Samantha Isler 安娜麗絲巴索 Nicholas Hami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連城叄月

2016-10-15 05:11:31

自然主義與物質文明的對立統一



《神奇隊長》雖擁有一個極具美漫風格的片名,但其實質卻是一部小眾的文藝片。這部獨立電影參加了本年度的坎城電影節,並斬獲「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導演獎。新人導演馬特•羅斯藉由公路片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崇尚自然主義,「與世隔絕」的家庭逐步與大眾生活並軌的故事。從家庭視角而言,影片仍舊是重彈家庭成員情感、價值觀分裂與統一這首老調。從社會性而言,影片通過這一家人的生活理念、教育方式與當代社會生活進行橫向對比,以反思資本社會物慾文明、消費主義的過度膨脹。

盧梭在《論人類的不平等起源》中強調原始人因經受自然的磨練而具有健壯的身體、敏捷的反應、勇敢的精神,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所受到的文明的束縛開始增加,人的自然性、身體機能與勇氣亦隨之蛻化,從而變得懦弱、膽小、自私。因而盧梭的哲學觀中有倡導接近自然,返璞歸真的理論。

影片中的父親Ben顯然是一位盧梭理論的實踐者,電影開場即以一段叢林狩獵,展現這個家庭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的隱世生活。接著劇情開始交待父親Ben的獨特教育方式,他通過「叢林訓練」這種殘酷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擁有了強壯的體魄,堅強的性格。同時他又引導孩子們閱讀,並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兒子Rellian在攀岩時受傷可以憑藉勇氣和冷靜獨自擺脫困境,女兒Kielyr獨自發表對《洛麗塔》的見解,這些都是Ben的教育方式成功一面的表現,然而Ben過度曲解了盧梭的「回歸自然」,視文明社會的物質、宗教、政治為洪水猛獸,將孩子們與現實社會完全割裂。他們雖有遠超於同齡人的知識和能力,但也極度缺乏社會經驗和人際交往。對於此,影片中亦有詳細的交待,長子Bo和女孩子交往中所流露出的侷促與不適凸顯其社交經驗的不足,小女兒Zaja可以輕鬆解讀《人權法案》,卻不知adidas為何物,這亦表現出她對現實社會的無知。


教育本就有家庭、學校、社會之分,Ben可以憑一己之力代替家庭與學校,卻代替不了社會。書本知識與社會經驗的關係恰如舟與水,Ben的孩子們儘管都擁有一艘知識造就大船,但沒有社會這片汪洋大海,它們終究都是無水之舟,無法遠航。

Ben妻子的過世成為孩子們走出叢林的契機,影片至此衍化為一部標準意義的公路電影。導演對這段奔喪情節的處理很有60年代公路片的味道,畢竟「在路上」這個主題本就是那個時代「垮掉的年輕人」的寶典。影片中Ben對肥胖症、垃圾食品、傳統教育方式的鄙視,揭示出現代文明中物質消費膨脹,精神生活空虛的困境,這個家庭反主流價值觀的做派與60年代年輕人所崇尚的嬉皮士文化、反叛精神不謀而合,而公路旅程中採用的輕快迷幻的配樂,自然光線中唯美浪漫的攝影,鮮艷明亮的顏色搭配,都透出一股小清新文藝片的美感。


公路電影中的旅程往往就是影片情節中產生矛盾與解決矛盾的過程。Ben的兒女對父親價值觀的懷疑正源於旅程中的所見所感,母親葬禮上的鬧劇亦激化了孩子對Ben的叛逆,然而Ben依然固執己見,直到女兒的意外受傷才令他重新思考生活方式,並恍然大悟的發現自己為兒女們一手打造的「理想國」,實際上只是一個與現實脫節的「烏托邦」。

影片結尾,Ben與孩子們按照妻子的遺囑,在海邊將屍體火葬,並將骨灰衝入了下水道。這段荒誕不羈的情節與《莊子》中「鼓盆而歌」的典故極為相似,二者的實質都是表現對待生死問題時的豁達與樂觀。

整部影片都洋溢著這種輕鬆樂觀的氣氛,具體而言,影片前半段更為精彩,其所揭示的社會問題、表現出的人物困境都極具思考深度。自「教堂葬禮」之後,影片劇情開始趨向於家庭和諧的說教,而情節中 Ben思想轉變的理由也稍顯庸俗,後半程的故事相對乏力,失去了尖銳深刻的力度。

從整體而言,《神奇隊長》絕不是文藝青年的一次無病呻吟。影片適時的指出了當代社會存在的「消費過度」「文明病」等現象,亦揭示了社會人對物質性的依賴,對自然性的忽視。結局中,Ben的態度轉變,家庭矛盾的化解更是像徵了自然主義與物質文明由對立走向統一。只是,這種理想化的家庭在現實之中很難存在。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影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