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陀地驅魔人--Keeper of Darkness

陀地驱魔人/鬼泣

5.9 / 886人    105分鐘

導演: 張家輝
編劇: 張家輝 Sin Ling Yeung
演員: 張家輝 郭采潔 吳啟華 張繼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秋秋

2016-10-15 05:21:58

與你殊途不同歸,卻懷念到哭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單獨拿張家輝來說事,三言兩語講不完,所以就說說影片的故事好了。剛開始看到這個電影名字和主角的那一身紋身海報的時候,以為會是另一部類似麥浚龍的《殭屍》。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兩部電影不可同日而語,《殭屍》的出彩在於氛圍和畫面感的營造,這部電影重在愛情故事的感染。看到開頭之處,很快就被略顯驚悚的鏡頭帶入恐怖的氛圍。但是,當電影情節走到16分左右,發仔(張家輝)家裡的電視正播著韓國愛情片,他一邊拖地一邊對著空椅子拉家常時,我在心裡邊打了一個嘀咕:分明就是一部人鬼戀的片子嘛。

一般對於這種題材的影片,我是欲罷不能,再加上文藝式的渲染,我定能深陷其中,久久未能平復。果然,我真的「淪陷了」,張家輝真是實至名歸的香港電影主力,不但演的好,故事還寫的好,拍的好,玩起文藝風,一樣拿捏得當。

影片有兩條故事線:一條是發仔作為一名驅魔師,經常做好事,幫人驅鬼,最後阻止厲鬼復仇。另一條故事線就是他與女鬼江雪的文藝感情線了。那麼,既然是一部鬼片,自然就會有屬於它的規則,正如歌德所言:世界在秩序中呈現出美。不是鬼就可以隨便殺人,不是驅魔師就可以無所不能,而普通人只能聽天由命的。在這部電影裡面,張家輝用因果輪迴,積德報恩來詮釋了它的世界規則:

人和鬼都要尊重,鬼以前也是人,你將來也會做鬼;

多做點好事,你排號就可以快一點,早點去投胎;

本來我的陽壽應該是還沒到的,或許是因為你幫我所以提前了。

還有為故事的邏輯設定的遊戲規則:

自殺或枉死的人只能做鬼,直到他們生前的陽壽結束,才有機會再投胎;

鬼的行動是受限制的,一些陽氣重,殺氣大的地方他都不能去;

只有鬼才能吃到鬼;

在陽間四處遊蕩的鬼,都是受了很大的冤屈而死的,嚇人也是因為我們怕人,其實做鬼很慘的。

如果沒有留意到這些台詞和電影的細節畫面,在觀看時就容易走入敘事邏輯交代不清的誤區,比如:為什麼惡鬼幾十年之後才來復仇?為什麼發仔全身紋滿了紋身?其實,這是電影的留白之處,無須花多餘的時間來解釋這些細枝末節,只用一個閃回的畫面或者先前埋下的伏筆來解疑。

真正濃墨重彩的則是發仔與阿雪的感情線。雖然只有在最後的十幾分鐘裡,影片才把兩人過去溫馨的朝夕相處,相互嬉鬧的畫面用閃回的方式渲染兩人的人鬼情深。但是,在前半部份的許多細微之處,早已顯示了這對幾十年來相依度日情似知己更似情侶的心心相許之情,而結尾處的回憶再度讓人為之動容。

當六歲的發仔第一次見到飄在半空中的濕漉漉女鬼阿雪時,不但不害怕,還像個大人一樣說:「你要把地板擦乾淨,不然媽媽會打你了。」眼神堅定,阿雪在他眼裡就是一個朋友。

阿雪(郭采潔)是一隻溫柔可愛又楚楚可憐的女鬼,是發仔讓她在陽間孤獨的飄蕩中找到了安慰,因為善良,所以在發仔媽媽抱著他跳樓自殺的時候救下了他,並說:「你不顧大的,也要顧小的」,這句話在影片裡面出現兩次,第二次是成年的發仔對復仇的厲鬼說的。

兩人在老屋子裡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早已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當少年的發仔燒死被野鬼上身的狗,不再讓它咬死人的時候,江雪指責他為什麼這麼殘忍,「你這樣做,對那些被鬼上身的人和狗都不公平,你可以試下驅趕感化他們嘛」,然後下一秒又變成瑪麗蘇少女催促發仔趕快回家看電視,因為「今晚播《親情》大結局,彤彤就要死了,不知道木伹輝怎麼辦......」

兩個善良的陰陽靈魂相遇碰撞,註定是一場溫馨又虐心的人鬼情未了。一個用下一世的陽壽為原本應該死去的角色續命,一個用被續了的命活在世上堅持驅鬼為她積德,希望她能早點投胎,這樣美麗的故事每每可以撩動人心,放在張家輝的手裡,被演繹的悽美動人,誰說硬漢柔情不足?一蹙一眉,一笑一哭盡顯痴漢本色,將韓式浪漫駕馭就輕,那特有的張氏喜劇依然隨處可見,郭采潔依然美的就像一隻鬼,把江雪演「活」了。

世間皆有因果輪迴,江雪用下一世的壽命為他續命,意味著投胎之後的壽命更短,也許發仔永遠遇不到她,從此曾經的擁有只能成為回憶。知道真相之後的他突然惶恐,緊緊抱著被阿雪上了身的女二身體,這一次,不再陰陽相隔,他終於可以觸碰到那個相濡以沫的她了,那個每晚看著他入睡的「內鬼」,一幕幕的閃回畫面就像黑白膠捲的記錄,為兩人作最後的告別儀式。

越是美好的回憶越是殘忍的傷感。江雪終於可以提前投胎,這不正是自己作為人生存為之努力的意義嗎?今後殊途又不同歸,自己最終還是一個人了,雖然這是早已明了的結局,但是這一刻的來臨,換來的是一場痛哭。

誠然,正應驗了那段話:世界上的感情只有兩種,一種是相濡以沫,厭倦到終老,一種是相忘於江湖,卻懷念到哭泣。也許只有體會到再次失去的痛苦,才更懂得孤獨的可怕吧。人真是個矛盾的動物,卸下了肩上的負擔之後,本應歡笑收場,卻又同時像被抽空了一樣,一切突然沒了意義。

......

故事情節不拖泥帶水,搞笑之餘又唯美感人。

在鬼域中,發仔哭著向阿雪告白的那場戲,著實把我虐哭了,張影帝,請收下我的眼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