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北迴歸線

2016-10-16 12:24:39

Things to Come 觀影速記


《未來的事》是一部明快的法式小品,影片聚焦在伊莎貝爾·於佩爾扮演的一名中學哲學教師身上,講述了這名已過中年的知識女性所面臨的一系列危機:丈夫外遇,母親辭世,子女日漸獨立,而自己的精神追求也不斷受到新思潮的衝擊。生活的起伏一浪接一浪地湧過來,納塔莉(女主片中名字)韌如蘆葦一般地承受著,面對著,努力著,並進步著。這或許就是學習哲學,實踐哲學給我們帶來的?導演在片中把這個問題娓娓地拋給了我們。

影片節奏很快,每個鏡頭停留的時間很短,生活這本書一頁一頁不停地翻,像極了步履不停的女主本人。而她的情緒,心情,和波瀾,在我們觀眾眼裡也是稍縱即逝的。導演沒有給我們太多靜下來沉澱一會的時間,電影的配樂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段,想必也是一樣的用意。音樂基本都在承上啟下處,明顯章節收尾的意味也很有儀式感,以致於每當樂聲響起,我們都知道導演要強調些什麼了,而納塔莉的生活也將要翻開新的一頁。

這部不過百餘分鐘的電影其實資訊量不小,怕也是因為上述結構上的原因。此外,哲學老師在課堂上的討論,大量對哲學素材的引用,草坪上的師生對話,母親葬禮上的悼詞,甚至夫妻間餐桌上的對談里,我們都可以找到不少似懂非懂的艱澀句子。它們好像是一個第三人稱的上帝在另一個平行空間對納塔莉的現實世界做出的註解,其中有多少是導演刻意為之借人物之口發自己的聲,或許也不那麼重要了。然而也正因為這樣的隨意性,影片內容的豐滿程度也被稀釋了。

導演米婭·漢森-洛芙是法國名導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的現任妻子,曾是演員出身,在阿薩亞斯千禧年的作品《情感的宿命》中還和當時就已如日中天的伊莎貝爾·於佩爾同台出演過,但不久便轉做《電影手冊》的撰稿人,後來成了導演,如今仍年紀輕輕的她已執導了五部長篇作品。我自己對她不是很了解,但《未來的事》里濃郁的書卷氣息,流暢的情節和運鏡,以及恰到好處的情感流露,無不透著女性導演的細膩以及法國人獨具的對知識,文藝和情懷的浪漫定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