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少女 Night's Tightrope

少女/Shôjo/TheGirls

6.4 / 160人    n/A

導演: 三島有紀子
編劇: 湊佳苗
原著: 湊佳苗
演員: 本田翼 山本美月 真劍佑 稻垣吾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柏祥

2016-10-17 00:08:41

《少女》香港亞洲電影節上映電影觀後感


        死亡, 是離少年人很遠, 不可觸及的人生終站。
        
        可是, 一個高二女學生在家面對不住拍打尺子聲嘶力竭儼如教師附身祖母自說自話教訓過去時空犯規學生, 節拍均衡的擊破聲響, 無了期的謾罵, 是祖母記憶存在以往學生敬畏的教鞭生涯, 現在是把一生最值得稱頌的往績加諸在不是學生的家人, 長輩當親屬是時刻不聽話的學生, 不時厲聲責罵, 尺打體罰, 父母還能夠以當家主的忍讓成熟心態對待; 把尺劃破手腕留下終生傷痕的獨生女兒, 腕力消失殆盡, 她放棄了劍道, 專注閱讀寫作, 刻痕記下的不止是傷殘, 祖母雙目直視學生(孫女)的大聲說教, 揮動尺子的霍霍生風, 穿透粉嫩疤痕框架, 摧毀由紀的心靈。
        
        為人師表退休祖母要是神智清靈, 尊師說的教學方針、經歷是珍珠智言; 老人癡呆症日以繼夜的風光執言是家人飯桌吃飯, 不言不語, 心懷怨懟, 耳鼓聆聽的咒語。
        
        由紀羨慕轉校生紫織說她看見了死亡, 新同學神情陰沉悲傷, 由紀兒時幾近目擊了她親自製造的死亡, 小孩當時受到懲罰, 她在家看見施刑者就是折騰, 現在下手是不可能, 既使是他人偽造意外死亡父母因為女兒曾是殺人不遂他們懷疑目光會掃視女兒全身, 定她的罪行。紫織那超然脫俗看見死亡瞬間, 她彷彿讀出屍體留在世界留下[人若有罪, 必下地獄]警世語是她踏入禮堂邊緣雙手打開, 呈十字架姿勢跌落罪孽汪洋沈淪的認罪, 她的經驗較小時候曾接近目睹死亡的由紀為豐, 由紀因此定下到安老院當義工, 見證死亡的志向。
        
       電影改篇不錯, 該說的說了, 數個運鏡頗得我心, 好像祖母把尺敲打地板接著垂直傷疤的特寫玉手, 寓意體罰學生刑具是鎖住愐懷過去師嚴甚篤執教歲月, 祖母以前最好時光輔助威權工具是返不回現實搗毀後代前途的染紅殺器; 數個少女跌落海水掙扎求生是暗喻罪孽深重的因果報應; 盜用學生小說原稿小倉老師投軌自殺手特寫打開飄散空中碎紙片, 這是犯人課堂向學生提及派發文藝期刊發表獲刊作品《夜行鋼索》首頁複印, 老師要門生努力, 別要放棄夢想的假仁假義虛無(kyomu)終果; 由紀在天台打開筆記電腦, 螢幕白光照出了一張秘密揭曉得臉, 她上方的十字架似是上帝要女兒藉剖開別人內心的禁果, 看見自己不徵求好友同意, 擅自以朋友不幸為寫作材料以完作家夢的自私怨怒。
        
       小說提及由紀受傷的手腕力甚小, 握力是3, 她在學校飯堂點的菜是輕便咖哩飯, 辛辣菜是她能端的極限, 較重的菜如漢堡焗飯她因爲未能握緊盤子無力跌落一地作罷。 電影沒有著力描寫原作的數次傷患描述, 導演只是用了十分隱晦手法例如中學2年B班於櫻花校祭表演舞蹈由紀乏力的手鬆開絲帶帶出其傷殘, 沒有讀過原文觀眾會不明所以。 然而, 絲帶輕如無物, 由紀要是用腕力無礙的手輔助腕力若無的手舞動嬌軀是可以的, 她不得不放下握劍把好動的手轉而把傷痕的手輕壓稿紙, 穩定行雲流水寫作, 由紀由動至靜的歷練是小女子另開大門的應變, 晨光灑落的成稿笑臉是她打通了的作家脈絡, 可是她帶回課室的稿不見了, 誰偷了她的心血? 有人圖謀原稿, 這不是毀了作家結晶? 她受傷的手張開, 絲帶滑落, 纏擾交錯的各色帶子盤旋成疊, 不堪負荷累架墜地, 由紀不用隱瞞殘疾, 既然你們當中有人偷了原稿, 毀了她的夢, 她不必再和大家演生龍活虎的戲, 大家看清她的本相好了, 假若導演對觀眾藏了由紀無力的手, 以上述手法引導觀眾, 這就是三島由紀子的費神編撰。
        
       稻垣五郎演技過呆過滯, 多年演出練不出一張會演戲的臉, 請君看同門(Johnny事務所)師弟二宮和也, 不說近的, 就數年前電影「殺戮都市」好了, 二宮失去愛人的咆哮; 自願成為Gantz 承繼人的釋懷, 發揮比師兄的木然好太多了!
        
      祖母一口氣尚在, 尺音依舊炸響, 孫女內心的痛永遠不會消失; 好友假裝腿傷, 一拐一拐的行, 自己弄的傷早已康復, 他的演出是得到方便好處, 同學看見了她的傷忍心提及你是日本第一劍道手, 為何如此窩囊? 即使她健康回復舊觀, 劍道團體賽參賽者不小心弄傷足踝累及全隊失去資格的陰影是她寧願慢人數步的不招惹話柄。少女一有救人如火的心, 拯救駕馭虛假, 救了好友由紀恨不得死之後快的恨惡本體。由紀為敦子寫的文稿, 隱喻朋友傷痛, 文筆真情傾瀉, 圖名之物最終救了朋友, 朋友諒解, 相擁痛哭歡笑, 從悲至喜的轉折, 文字解放了由紀的恨。

Patrick Chan寫於2016年10月16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