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武士--Seven Samurai

七武士/七侠四义(港)/TheSevenSamurai

8.6 / 368,762人    207分鐘 | 160分鐘 (international version) | Argentina:163分鐘 | Sweden:202分鐘 (2002 re-release) | UK:150分

導演: 黑澤明
編劇: 黑澤明 橋本忍 小國英雄
演員: Keiko Tsushima Takashi Shimura 三船敏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項斯年

2016-10-19 06:17:00

七武士——階級的尊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討論電影《七武士》前寫點什麼。

標題提到了階級,現如今彷彿階級矛盾很明顯也很敏感。包括目前一直很火的王寶強離婚案,都在圍繞階級的話題有很多議論,很多的論調指出,寶寶的離婚案之所以全民關心,這背後其實反映了中國現如今各個階級的憂慮。

正如剛獲雨果獎的小說《北京摺疊》帶來的討論一樣。關於階級的討論,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指導書籍。我們無產階級的國家,信仰的是馬克思主張的消滅階級矛盾,實現共產社會。

但是,我對此願望的實現持有保留意見。

據我不成熟的經驗觀察,只要人類依然深入骨髓地崇尚公平,那麼階級就永遠存在。這是一個永恆的信仰,無論從物質上的區分,還是精神優劣的區分。公平就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物質上的財富積累、逐漸影響到權力升級,按照資本論的理論:「物質決定上層建築。」直至完成社會結構的金字塔劃分。

又或者從信仰的精神角度來劃分。即使當下沒有第三者當裁判,來做出高下評判,但是人人心中都會有個標竿。這個標竿每個民族不一樣,猶太人信奉的是:「貧窮,連上帝也會蒙羞。」而中國乃至日本等深受儒家影響的東亞國家,則按照精神的品格,對人進行分層。

我今天談的階級,就是從此精神角度出發,討論階級的尊嚴。


|正文

武士時代的落幕,有點像中國八旗的落幕,冷兵器被火藥打敗,一個舊時代無法挽回地走向衰敗。

七郎次有勇有謀,隻身一人深入敵軍取出兩具山賊首領的首級,彷彿閒庭信步。排兵佈局,不急不躁。奪得敵方的火藥也不邀功,是個真正的武士。可是他卻被不知哪個是敵人的火藥開槍射中,當場倒斃。就像《火燒圓明園》裡面的八旗騎兵里一個個神箭手一次次騎向圍攻的火槍八國聯軍射箭的途中就被亂槍射死一樣。沒有真正的對決,就死於非命,很荒謬,這種死亡對舊時代的武士而言沒有絲毫的尊嚴。

武士們寧可餓死也絕不接受農民的施捨。因為武士接受俸祿就一定要有終身契約,誓死保衛施與俸祿的恩主。這是武士的信條。既誓死保衛,就會做好死亡的準備。為了君王,城主而死,是光榮的。但是為了低下的農民階級而死,是恥辱的。

無產階級可能會覺得這是階級的鴻溝,是資本主義勢利的象徵。

可是,階級當然存在在每個人的血液里。

就如電影的最後一幕,七武士為了村莊,有四人戰死沙場。可是,戰爭剛一過去,農民就馬上忘記了悲痛,開始興高采烈地慶祝播種,路過曾經保衛過他們的武士亡靈前,沒有一個人看他們的墳冢一眼,也沒有人感到悲傷。只有剩下的武士處在悲痛中,懷悼亡友。

這就是階級的鴻溝。不是物質上的,是精神上的思維上的根深蒂固的無法融合。

農民是善忘的。用出身於農民階層的武士菊千代的話說,農民是這個世界上最卑劣、吝嗇、狡詐的一群人。他們什麼都有,只是不肯拿出來,遇到倒霉事就哭。

電影的開端就是,遇到山賊苦不堪言的農民決定進城找武士保衛自己,可是歷盡波折都沒有找到願意幫助自己的武士。人人都很同情他們的遭遇,對於武士的那種傲慢感到憤慨。站在農民的角度,族長為農民代言說出他們自認為的自己:農民是最膽小可憐的一群人,下雨他們怕雨,颳風他們怕風。遇到山賊,自己無能保護自己,請來了(更為強大的)你們(武士)。

但實際上是這樣嗎?把整部電影看完,就發現,農民一點也不膽小。整場戰爭,武士們負責把山賊撂下馬,山賊一旦下馬,一群農民就圍住了他,亂槍捅死。如果沒有農民,整場戰爭僅憑藉區區七個武士根本勝不了人數龐大、武器先進的山賊。

可是愚昧的農民就像是綿羊,沒有頭領,就唯唯諾諾,心甘情願地雙手獻出賴以活命的糧食。可是,一旦有了強大的依靠,就一個個都變得異常勇敢。如電影中那個見到山賊而瑟瑟發抖的利吉,那個被武士呵斥拒絕而絕望跪地痛哭的農民利吉,最後卻能夠單槍匹馬地在河水中伏擊殺死一個身披盔甲,手持利刃的敵軍,讓武士首領感到非常震驚意外。

而且,他們也一點都不善良和無私奉獻。他們自認為自己是無私的,是被無盡剝削的一群人。可是他們的無私是對強者,是對苛稅卻又不保護他們的政府和殘暴兇狠的山賊。面對保護他們的武士,卻陽奉陰違。菊千代曾憤怒地向其他武士揭露農民的陰暗面:他們什麼都有,糧食、酒、肉、饅頭……統統都有,你不信,掀開地板瞧瞧,不在地下就在儲藏室裡,只是不拿出來罷了。

果然,在大戰前夕,農民拿出了酒肉招待即將九死一生的武士們,這時候,武士才真的相信菊千代的話,「果然,如菊千代所說的,他們真的什麼都有。」

之前在網路上看過這樣一句段子,是拿蘋果來比喻社會的,:「我有一個蘋果,分你一半,這是友情。我只吃一口,剩下的全給你,這是愛情。我一口沒吃,直接給了你,那是你父母。我藏起來,對別人說,我也餓了,這是社會。」

電影中的農民就是這個社會,不誠信,階級的劣根性,就是喜歡扮成無辜和受難者,以贏得別人的無私或者小一點酬勞的幫助。

七武士就是代表著理想主義的高貴的精神人格。他們言出必行,注重契約誠信,善良有操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但是劣幣必將驅逐良幣。最後山賊雖然全部都被殺光,但是武士的戰役卻還是輸了——「我們輸了,贏的是那些農民。」

最後的一幕,和農民的女兒志乃兩情相悅的貴族武士勝四郎,看著忿忿走過他身邊的志乃,歡欣鼓舞的加入慶祝播種的人群中大聲地唱起歌,那個茫然的眼神,真讓人感慨唏噓。

志乃接受自己的出身,也深知武士和農民的女兒不可能結合,但是她沒有給勝四郎任何機會去作出決定,就預設了自己的宿命,將自己歸為受害者那一類角色中,對勝四郎怒目而視。也許,最終勝四郎還是會隻身一人離開,和志乃沒有任何交集。這就是戰爭的代價,在生死未知的戰前,人人都可能拋下階級的鴻溝,去追求內心,不管不顧,可是,外一沒有死,大家都活下來了呢?

那世界還是按照那一套規則運轉下去。

不能怪志乃,只能說,低層階級的人和上層階級的人交往,往往是輸不起的。除非像《傾城之戀》里一樣,為了范柳原和白流蘇他們倆的結合,一座城市都倒下了,要不是天災人禍,想必他們倆誰也不敢這麼勇敢,即使相愛,也絕不會越出那一道界限吧。

最後一幕看得人挺難受的,正好也可以用於理解當下,為什麼總是聽人說,我們真的很相愛,可是不能在一起,這種難以理解的話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