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_muse
2016-11-02 02:08:00
《時時刻刻》:女性如何走出人生困境?
這部電影是我重刷過最多遍的電影,第一次看完是心疼感動到痛哭,第二次看又發現了很多線索設置的驚喜,後來每一次看都是純粹的享受,享受每一幕的佈景、轉換、呼應,還有優美的背景音樂、時空交錯的敘事手法、妮可基德曼、朱麗安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三大影后互飆演技,每一次看完都感覺是一場視覺、聽覺、精神的盛宴。
1、敘事手法
1923年正在寫《達洛衛夫人》的維吉尼亞伍爾夫、1951年二戰後正在閱讀《達洛衛夫人》的美國家庭主婦羅拉、2001年紐約的職業女性類似於達洛衛夫人的克麗莎,影片利用蒙太奇的剪輯方法將這三位女性的生活連接起來,採用了三條線平行敘事的手法,表現了不同年代、不同社會背景下女性面臨的共同困境,堪稱意識流電影的傑作。我們生活在21世紀的當代女性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我們該如何走出這些困境呢?影片的最後給出了答案。
2、情節設置
這部劇將蒙太奇運用到了極致,但是導演不僅僅是炫技,而是很好的服務於劇情,這也是這部劇值得多次細細品味的原因所在,幾乎每一幕都有寓意,每一句台詞都有深意。
影片開頭維吉尼亞留下信走到河邊與影片結尾維吉尼亞投河相呼應,形成了一個首尾呼應,有頭有尾的封閉敘事線。
我最喜歡影片開始倒敘的第一段,不同時空中,三位女主的伴侶回家,進門發現臥室裡三位女主都還在睡覺。我注意到一個小細節,這時三位女主都是背對著門,背對著伴侶,背對著攝影機和觀眾的。表現了女主內心的不安全感和壓抑感,以及她們對待伴侶的態度都是疏離而抗拒的。
接下來她們起床對鏡梳洗,我認為這一幕中的鏡子也有隱喻,通過鏡子,讓她們認清自己的內心。
影片中三位女主最後都有脫鞋的鏡頭,則暗示了她們身體和精神的解放。
還有很多類似的呼應和細節都值得觀眾細細品味。
3、三位女性面臨的人生困境
維吉尼亞的困境:維吉尼亞伍爾夫是作家,現實中的維吉尼亞經歷了父母雙亡、被兄長性侵這樣悲慘的經歷後換上了精神病,寄情於她的親姐姐,在影片中維吉尼亞與姐姐告別時的強吻似乎也說明了她的同性戀傾向。對姐姐的感情和週遭人因為她的患病而對她的輕視,都一直壓抑著維吉尼亞,使她即使生活在寧靜的鄉村還是不得安寧。她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但是丈夫雷納德認為鄉村生活有利於她安心養病。所以被生活壓抑的維吉尼亞說出了這樣的話:「如果讓我在留在里奇蒙和死之間選擇,我選擇死亡。」她最大的困境就是不被身邊的人理解,姐姐不理解她,認為她更喜歡鄉村生活,不喜歡倫敦的宴會;丈夫愛她但是不理解她想去倫敦生活的心情;甚至連家裡的傭人都不理解她寫作時的敏感與神經質。最終,她看清了生活的本質,所以選擇了投河自盡,用死使自己解脫,使身邊的人解脫。
羅拉的困境:羅拉是標準的家庭主婦,有著愛她的老公和可愛的兒子,但是她內心是孤獨的,因為她真正愛的是女人。羅拉想過通過死亡來解脫,但是出於對家庭的責任她改變了注意,生完第二個小孩後才離家出走,到陌生的國度重新生活。她面臨的也是需要在死亡和生存之間做選擇,她和維吉尼亞不同,她給出的答案是活著,只是換一種方式,放棄世俗的生活,選擇即使殘忍,即使會受到千萬人的不解和唾棄也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後羅拉說,如果我說後悔會好過很多。她沒說出來,但是我們都知道她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克麗莎的困境:生活在紐約的現代職場女性克麗莎和維吉尼亞筆下的達洛衛夫人很相像,她們都喜歡舉辦宴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女主人,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克麗莎的生活一直圍繞著詩人理察,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忽略了自己的伴侶和女兒。直到理察跳樓自殺,克麗莎與理察的母親羅拉交談後,她才真正意識到應該過自己的生活。
4、如何走出人生困境?
正如影片最後,維吉尼亞的那段獨白所說的,要直面人生,永遠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諦,永遠的了解,愛它的本質,然後,從中得到解脫。
如果逃避生活本身,你將永遠得不到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