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幻影--Grand Illusion

大幻影/幻灭/超级幻想

8.1 / 39,004人    113分鐘 | 94分鐘 (1937 release) | Germany:107分鐘

導演: 尚雷諾瓦
編劇: 察爾斯‧史帕克 尚雷諾瓦
演員: 尚‧蓋賓 Dita Parlo Pierre Fresnay 埃立克馮史特魯漢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龍靈寧

2016-11-02 10:23:16

大幻影,小確幸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戰俘營越獄的故事,不算緊張也不算幽默,形容的奇怪一點,看下來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大幻影,小確幸。

三個戰俘,一個監獄長。

兩個平民,兩個貴族。

四個人不同的陣營與階級在戰爭背景下交織出不一樣的友誼與結局,也成就了一部優秀的反戰電影。



看慣了抓了戰俘就殘暴的虐到不行的各種片子,乍一看到德法軍隊士兵和戰俘的相處模式還真有點不適應,習慣以後,開始有點羨慕,那是一種相對客觀、理智,不帶有狂熱情感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從羅芬斯坦初見波迪奧的一餐開始。



說到這一場,貴族式的待人之道全在一言一行中,絲毫不刻意的表露。印象深刻的除了羅芬斯坦禮貌的讓位子,交談中途敵方犧牲飛行員花圈出現時士兵們集體表露出的短暫的敬禮與沉默外,還有羅芬斯坦讓人難忘的標誌性的用力仰脖式喝酒動作,當然,後面解釋,那是戰場上脊椎受過傷的緣故。



第一個戰俘營的生活其實有些荒誕,來自法國的戰俘們接收著家裡寄來的包裹,吃著肉喝著酒,在房間裡打打鬧鬧,時而圍在窗前向下觀望那些德軍年輕的看守士兵們在外面苦哈哈的訓練。

很奇怪的局面,該苦的不苦,該樂的不樂。

而吃著肉喝著酒的卻還偏偏在一門心思的挖洞想要逃跑,用波迪奧的話說——監獄就是用來逃的。聽來與「士兵就是要衝鋒打仗的」沒什麼兩樣,似乎有一種完全不考慮生死的超然榮譽感,高尚卻又並不做作。



底層士兵歡歌笑語的女裝聯歡秀,溫馨不俗,最後由於一則消息的出現變成了集體高唱國歌的振奮時刻。可在戰爭年代,一則消息的出現轉瞬間就被另一則消息覆蓋,振奮也不過一首歌的時間。



被關小黑屋的邁克忍不住狂躁,語言不通的獄警默默留下了幾根煙和一把口琴,趴在門縫聽著口琴聲表露出陣陣欣慰。「他剛剛在吵什麼?」「戰爭太長了。」這樣的鏡頭,這樣的台詞,配著口琴聲,太過溫馨而難忘。



挖好的洞馬上就準備使用了,所有人都在緊張徘徊,突然接到通知集體轉移到新的戰俘營。辛苦這麼久的計劃泡湯了,讓人驚訝的是居然沒人罵娘,反而還在離開前心心念著告訴看守——嗨哥們兒,我們在那兒挖了個隧道~ 這群法國佬還真夠有意思。



到了新的監獄,波迪奧與羅芬斯坦再次相遇,從查房到私人會談,同一個階級之間的坦誠與惺惺相惜令人感嘆。另一方面,波迪奧與邁克之間雖然相處了十八個月卻仍舊無法跨越的階級差距也同樣坦誠。



最終,波迪奧以一種典型貴族式的自我犧牲的騎士精神,掩護著手下的兩個非貴族的軍官成功從城堡一樣的集中營越獄。羅芬斯坦在波迪奧病床前的告別場景,對話簡短而有力,精神上的追求似乎超越了事件本身。最後的鏡頭定格在兩人曾經敞開心扉交談的窗台,唯一的花被剪下,隨波迪奧一同消亡,沉重而充滿光輝。

「普通人死於戰爭是悲劇,但對於你和我,這是條好路子。」

「我錯失了機會。」



波迪奧死後的部份是兩個互相埋怨又相互扶持著逃亡的底層軍官,有那麼些瞬間,真的懷疑他們兩個分分鐘就要被抓回去,也質疑波迪奧的犧牲為他們爭取的生存是否有價值,好在善良的種子依舊在,甚至有些過於幸運,逃亡的途中還摩擦出愛情的火光。看到那個需要依靠的女人訴說自己渴望著有男人的腳步,腦海中閃過了上官戒慈的影子和聲音,「過路行人,誰能幫我葬了我公公。」戰火中的女性早已失去了挑選的權利,剩下對於一點點幫助的奢求,以及不敢奢求。



底層有底層的情感,上流有上流的友誼。

戰俘有戰俘的執著,獄長有獄長的原則。



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節也是蠻理想主義的,所謂幻影,更幸福的是,讓雷諾瓦還給了這個幻影一個美好的結局——



「別開槍,他們在瑞典境內了。」

「算他們幸運。」



願世界和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