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甜蜜蜜--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甜蜜蜜/Comrades:AlmostaLoveStory

8.1 / 7,403人    Canada:118分鐘 | Taiwan:116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岸西
演員: 黎明 張曼玉 曾志偉 張同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6-11-04 21:24:41

時間給了我們答案


《甜蜜蜜》並不像中國觀眾在現實中能寬容、喜歡甚至愛不釋手的那種愛情片。

然而,它就是做到了。


黎明在有戀人的情況下,劈了腿。張曼玉根本也就是兩個男人都愛,還玩真的。看上去,他們在網路論壇上被公佈於眾後會被今天的人們撕成碎片,他們更不是冰晶玉潔千古風流的才子佳人翻版,但《甜蜜蜜》還是努力做到了無限接近於愛情故事。

很多電影樂衷於製造愛情的天使與魔鬼。為愛情犧牲,粉身碎骨的女神;被愛情擊垮,玩弄一切的惡棍。不然就是從天使墮落為魔鬼,又或者告訴你,浪子也有一腔真愛。來來回回,都在試圖告訴大家,爾虞我詐要玩就得玩個你死我活。

《甜蜜蜜》的人物,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不完美,或者說是缺點。這種缺憾與不足,變成了這個愛情電影的天然註腳,它好像一直缺少點什麼,沒有大家喜聞樂見的過程與結局。

黎明的木訥,張曼玉的精明,曾志偉的江湖萬金油。但正是這樣不怕拆台,又順利完成故事接龍的電影,反而製造了最為生活鮮活的,與時勢聯動掛鉤的男女愛情。

黎明騎自行車帶張曼玉的畫面,似乎成了變動的最佳詮釋。這樣的故事,放在今天會變成被質疑、恥笑和瘋狂解構的真人秀版本。作為打工青年的黎明,作為麥當勞服務生的張曼玉,他們看起來都不應該是黎明和張曼玉。但《甜蜜蜜》就是不斷讓觀眾去相信,他們是真的。

這個電影很通俗。

通俗的東西好看,但不一定耐看。

但《甜蜜蜜》硬生生地靠那些台詞,靠張曼玉的巔峰演技,還有根植於回歸前香港的化學反應,帶出了欲語淚先流的情感境界。

他們的諸多努力,懦弱、衝動和勇敢,為人生為命運為愛情的出走與逃離,都是為了過上一種更好的生活——即便他們並不清楚,距離這種生活還有多長的距離,多久的時間,多厚實的金錢準備,又或者遭遇到什麼樣的時代大變動。

他們的糾葛,也不是單純的年紀輕還允許犯錯。愛情的發生,從來不是以萬全的準備為前提,更不是雙方數據的完美搭配,而是不經意的,像鄧麗君歌聲一樣酥軟撩人亂麻麻的觸動。

20年前,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


2015年情人節前夕,我在三里屯美嘉重看了修復版,依然感動。我有點擔心,陳可辛過早拍出了「他再也拍不出更好電影」的那部電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可能是麥當勞砸幾千萬都拍不出來的形象大片,也是黎明和曾志偉這兩款天然不同男人出現在同一個電影還都讓人喜歡的一次。

我感動的,不止於愛情本身,而是註定要相遇的兩個人,始終會在時間和鄧麗君歌聲的見證下,再次重逢。

《甜蜜蜜》有個不能移除的背景是九七。或者說,當黎明從北方南下,當張曼玉從廣州跑來,哪怕是曾志偉跑路,這些並不顯赫的人物背後,寫的都是中國人在上個世紀的遷徙流動。今年被我提了好多次的《春光乍泄》,逃去阿根廷,也絕不是為了營造南美的異域風情,而是不知道怎麼面對。

已經瀕臨回歸關卡的《甜蜜蜜》,靠不上《省港旗兵》系列那一路的槍火同行不回頭。但是,它依然希望藉助主人公的漂泊遷徙,表現他們的個人努力和嚮往自由,去告訴觀眾,他們並沒有因為愛情傷痕纍纍,而是越挫越勇,遠走他鄉。這是上個世紀最後幾個年頭,澆鑄了九十年代的愛與夢想。

那是一個可以發獃放空還能凝望對方的時代,那是一個彼此還希望對方過得更好的時代。在娛樂消解了更多的剩餘情感時,在碎片的時間組成了更加支離破碎的時間記憶本身。電影人因為不相信愛情,而去製造一個個浮在半空的愛情故事。

它很好平衡了商業與藝術,確立並充當了文藝愛情片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片在華語電影歷史中的標誌里程碑。

《花樣年華》,它講的不止於愛情故事,而是男女的較量和比試的婚姻。《臥虎藏龍》,它裹了好幾層的麵粉,愛情恐怕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婁燁的愛情故事,動人得溺水,綿長得自縊,卻好像還是不夠通俗不夠一擊即中。至於侯孝賢的愛情故事,他總是不言不語,叫你看風景。


或者,這就是為什麼過去二十年,跟《甜蜜蜜》一樣好的愛情電影。真的沒有。【MOViE木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