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意外心房客--The Lady in the Van

住货车的女士/货车里的女人/意外心房客(台)

6.7 / 21,067人    104分鐘

導演: 尼可拉斯海納
編劇: Alan Bennett
演員: 瑪姬史密斯 吉姆布洛班特 Clare Hammond 喬治芬頓 Alex Jenning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棉裡

2016-11-05 00:11:46

神與傳教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淚點太低,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又很難理解英式幽默,外加上這是一種「在喜劇的類別之外還貼了劇情標籤」的電影,導致我在哭的時間遠高於笑的時候。
我當初可是看見「喜劇」才打算看的。真是被騙了。

特別難過的就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性因宗教的束縛和一場不應歸罪於她的車禍變成蝸居於貨車裡的髒兮兮的老女人。她說,神父對她說,彈琴是一種會釋放內心惡魔的途徑,於是身為修女的她放棄了音樂,代之以禱告。
可是她在臨死的那天晚上說,我怎能忘記音樂呢?它已深入骨髓。
所以當電影最後她升天,被上帝擁入懷中,我當時特別不能理解。你信仰了一生的宗教害了你一生,你怎麼能將自己的歸宿也一併交給它呢?你該趁早放開才是。更何況,直到升天的這一幕發生之前,我都以為這部電影是在諷刺宗教的。
後來我想起一個片段:男主和修女談完話後,心虛的後者氣呼呼地出了門,男主的視線移向掛在門邊的一幅關於宗教的畫上,停留。
我完全不了解宗教文化,僅就第一印象和後來回憶影片的記憶說說我對這一場景的理解:顯然,這一幕是頗諷刺的。好像在說:神救人民於水火(指那幅畫),而你們這些信神者(指修女等一切讓老太太終止了對音樂的追求的人們)把人丟入水火!
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樣,在那場耶穌究竟是人是神的爭論中,影片所想要向觀眾傳達的可能是一個問題:「你的信仰的方向是否正確?」
神告訴人們從善積德,然而傳教者卻一步步將之變成了「你不能彈鋼琴」。神既然出自於善,那麼它本身是沒有錯的。在我看來,如果信仰可以成為一道光,成為你人生的指向標,成為你身處泥濘時拉你上來的一隻手,那麼你儘管做一個虔誠的信徒便是;但如果信仰要你放棄你所熱愛、又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愛好,那麼,至少,那些自詡為為神傳話的所謂傳教者,是個不折不扣的shit。

所以,這個堅持幾十年,即使身體不好也要去做彌撒的女人,這個雙手拄著枴杖顫巍巍地彎下雙腿的女人(看到這一幕我就想哭了),這個儘自己一生去贖罪,幾十年來困於車禍噩夢的女人,是絕對值得在最後擁入上帝的懷抱的。

————————————
以上是和題目有一丟丟關係的影評(我真的取標題廢),接下來是沒關係的亂扯。

因為閱讀面甚窄,這部片子應該算我第一次看一個人的傳記。歷史偉人的傳記,至少我看過的,由於題材所限,無法從細節入手,所見幾乎只有記入靠譜史記的大事。
可是如果沒有那些完全不重要的瑣碎細節的話,是構不成一個人的。

怎麼說呢,看完覺得,這種角度的傳記,真好啊。
它的目的不是為了塑造一個「外冷內熱」的俗套「老農場主」(我已經無數次看過無數個翻版的這種類型的文章了,從一開始的「啊真好啊」變成現在的「又來?!」)——這種文章塑造出來的人根還是好的,其實就是沒有壞的一面——它將紀實主人公的缺點和優點原原本本地呈現出來,我以為老太太到後來會一臉傲嬌地對給她東西的鄰居說聲「謝謝」,但直到最後她還是會說「我很忙的」「把門帶上」,直到最後你也沒看見她對鄰居的感謝之情。
看到最後我還是討厭這個老女人,現實中要是有這個人,我忍不了幾天就得暴走。
但還是從看到她的手覆上琴鍵的時候開始蓄眼淚,一直到她死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
因為感覺真的有一個活生生的人死去了——即使沒有影片簡介裡的「取材自真人真事」,我還是覺得,有個尖酸刻薄不討人喜歡,熱愛音樂虔誠於宗教的老女人死掉了。

我猜是我看的東西太少,或許類似的塑造人物的作品數不勝數,但鑒於它是我的第一部,就我個人來說,它還是值得四星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