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歷史挺有趣

2016-11-05 03:26:35

英雄輓歌--《刺殺希特勒》影評


在世人眼中,希特勒是個戰爭惡魔,他將德國變成了戰爭策源地,悍然發動了人類歷史規模宏大,慘絕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德意志民族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誠然,一戰的結局和苦果,德意志受到極為苟刻的限制,將普魯士數十年工業發展和對外擴張的成果和文明幾乎毀於一旦。它不甘心,政府的失敗並不代表德國資產階級和人民的失敗,軍隊也並未受到摧毀,仍然保持著完整。



  在民族處於危難,國家面臨著分裂中,戰爭債的賠償猶如一根繩索將日耳曼民族勒得喘不過氣來,經濟無法得到休生養息,民生下滑,人民痛苦不堪。德國人民選擇了希特勒,他臨危受命,採取國家民族主義,將經濟上的吸血鬼猶太人排斥出去,在德國上下達成廣泛共識,在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上重新統一了德國。希特勒上台後,採取幾乎和美國羅斯福新政相似的政策和手段,將德國經濟重振旗鼓,從此德國在1929年開始席捲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危機中迅速恢復過來。並且得到美國資本的加持。(微信公眾號:歷史挺有趣)

  希特勒的一舉上位代表著德國資產階級的選擇,給予了充分的資金支持。這與美國大選總統有何兩樣?作為回報,他必須為德國的資本家服務,資本的天性是逐利。歐洲分裂的現實,關稅不統一,各種有形無形的壁壘,更有外在強敵英,法等國虎視眈眈,(微信公眾號:歷史挺有趣)嚴重妨礙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獲取高額利潤。

  在當時社會政治歷史條件下,德國重新選擇戰爭,第一是復仇和稱霸,第二是整合歐洲成為統一大市場,使德國成為全球食物鏈頂端國家,這兩大原因促使德國重新走上一戰的老路。與拿破崙戰爭如出一轍。(後來的法德鋼鐵聯盟,以致現在的歐盟,德國運用政治經濟手段達成了通過戰爭沒有實現的目的。)

  戰爭的勝敗和持續歸根到底是由國力來支撐的,在並未完成對被佔領地和國家的消化和吸收,沒有一舉解決強敵英國的情況下,加之為幫豬一樣隊友義大利完成統一南歐和北非的古羅馬帝國的夙願。德國分散了自己寶貴的力量。

  德軍揮師東進,意圖以閃電戰一舉擊敗蘇聯,速戰速決。但事與願違,大大低估了蘇聯抗擊侵略的力量和決心,蘇聯以空間換取時間,逐漸扭轉戰局,德軍戰線太長,後勤補給日益困難,東線陷入膠著狀態。戰略勢形相對不利。

  1941年末,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拉入戰爭,作為軸心國,德意對美宣戰。被迫陷入兩線作戰,一切預示著軸心國敗局已定,只是時間問題。(微信公眾號:歷史挺有趣)

  德意志帝國一部份資本集團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妙了,希望能早日結束戰爭,單獨與英美媾和,以便集中全力與蘇俄作戰,犧牲希特勒一人,用以挽救德國。於是就有了刺殺希特勒的動機。一批軍官進行了秘密籌劃,著手實施。(微信公眾號:歷史挺有趣)

  就是真實反映1944年最後一次暗殺行動,由美國著名影星湯姆克魯斯飾演納粹青年軍官施陶芬伯格,年輕有為,富有朝氣,極具革命鬥爭精神,勇往直前,毫不畏懼權威。

  1944年的希特勒其實已經深知戰爭失敗無法避免,仍冀希望於德國戰爭機器的絕地反擊。頻繁的軍事會議,戰爭部署。給了施陶芬伯格實施行動的時機。暗殺與政變是零和遊戲,一方的成功,就是另一方的血腥屠殺,清除一切障礙。施陶芬伯格知道行動失敗的後果,但他堅持認為自己的計劃完美無缺,根本沒考慮自己的退路。義無反顧的實施計劃(革命英雄類似的舉動,成功或失敗均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也許是天意,希特勒的生命不應結束於施陶芬伯格之手,暗殺行動功敗垂成。血腥報復可想而知。
  這是一部大片,全景式展現了二戰後期,戰局不利,德國一些有識之士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湯姆克魯斯精彩演繹了青年軍官施陶芬伯格,音樂配合心理的渲染,最後臨刑前的大聲高呼:德意志萬歲。無一不感動觀眾的心,(與之類似影片勇敢的心).

  這部電影情節緊湊,計劃部署周密,著重於心理刻畫,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一樣讓觀眾心跳高懸,緊張刺激。值得觀賞。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