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民目擊--Silent Witness

全民目击/SilentWitness

6.9 / 881人    119分鐘

導演: 非行
編劇: 非行
演員: 孫紅雷 郭富城 余男 鄧家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rry2012

2016-11-10 05:53:00

真相真的有那麼重要嘛


懸疑是什麼?什麼是最經典的影視懸疑載體題材?對於像貞子這麼一代從小受《名偵探柯南》薰陶,並至今不時遭受一下「到底有沒有個完結」這樣話題折磨的童鞋來說,罪案就是展現懸疑最常見也是最好的影視題材。誰是兇手?他/她為何殺人?到底是怎麼作案的?一切都是罪案懸疑迷們最想玩的頭腦風暴。主觀與客觀是相互對立的。很多時候,人們要求客觀面對,然而真正支配「客觀」的恰恰是「主觀」。正像法律裁決,人人都希望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要達到這三點,自然需要拋開主觀因素,客觀的去看待案件、證據、當事人。然而,法律的審判和辯護都離不開人的主觀判斷。所以,當主觀先行於客觀,當感性先行於理性,當人情先行於法理,自然導致真相被掩埋。在部落格盛行的這些年,我們發起了太多盲目的道德審判,有時追逐捕風捉影,有時被煽忽利用,易怒而躁動,當事態慢慢平息,我們才發現真相併非如此。一如一度被「軍二代」、「官二代」冠戴的藥家鑫,在他被槍絕後我們才悲情地得知並願意相信,其父並沒有任何神通,不過是個普通轉業軍人而已。對全民審判的熱病,陳凱歌通過電影《搜索》嘗試過輿論殺人病候群的會診,《全民目擊》更大膽,導演非行用他步步驚心的邏輯陷阱,讓我們好好見識了:所聽、所聞、甚至所見都未必是真相。
《全民目擊》以緊張的庭審作為主體,期間有各大媒體的曝光,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真相」卻依然一波三折。劇情採用分角色的敘述方式,從三個主人公的不同身份和視角下縱觀整個事件。然而,每個人的視角都有一定的私人性和壁壘性,故而真相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最終,三個故事相互彌補,聚焦於一點,從而還原整個故事。但其實這三者在講述和經歷的過程中都有一定的主觀性。他們每個人都帶著個人的感情色彩,去揣測、去分析、去影響著他們對整個事件的判斷。而這樣的以先決判斷為主導的法律調查手段終究造成了一葉障目的弊端。劇中,林泰有一句話,「什麼是真相?所有人相信的,就是真相。」所以說,真相其實無所謂真,無所謂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大眾承認的,就是真相,眾望所歸的,就是真相。當檢察官童濤從開始便鎖定了林泰,發誓要將其投入監獄的時候,他已經被主觀情感控制了。他的第一反應和神經觸動源頭都是林泰,所以在尋找證據的時候儼然會向林泰靠攏。周莉雖說是具有傳奇色彩的No.1私人律師,然而,當她看到了新的證據時,卻轉換成母親的身份,武斷的做出了決定。這時的她眼含熱淚,帶有深切的鄙夷和心痛。當一個需要冷靜分析、理智解決的時候,她卻感情用事。所以才導致了「陰謀」的得逞。在這次殺人事件中,大眾首先是同情一個二十歲的花樣少女,誰都不希望她有事。其次,人們對一個有手段的成功人士一定有仇富心理。所以,當最終人們看到了自己力挺的善良小白兔轉危為安,一直忌憚的大灰狼才是幕後黑手時,不禁拍手稱快。然而事件滑稽的地方就在於,真相恰恰是相反的!單純女孩其實就是本次事件的兇手,而速來涼麵狡猾的富豪商人,卻是替愛女背黑鍋的良民。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當人們自信滿滿的認定了自己所知的「人」和「面」必然會導致一定的「心」時,主觀情感儼然佔據了上風,而這也是阻礙整個真相的尋找過程,從而導致了法律的失效。所以,我們看到的整個劇情是一個由主觀世界操控的法律程序的進行,在感慨林泰偉大的父愛的同時,也要看到他利用了每一個人先行的心理需求從而促成了自己的目的,將法理玩弄於股掌之上。在電影結尾,童濤意識到自己失誤,申請重審。在理智上,真相就是真相,無論殘酷與否,都應曝光於天下。然而,在情感上,目前的狀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所有人都滿意的結局,如果推翻了這個結果,又會有多少人受傷、受牽連?如果將真相赤裸裸的揭示出來,又有幾個人能夠接受?結尾到此戛然而止,卻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空間——情感和理智如何區別?主管和客觀如何權衡?人情和法理如何博弈?在媒體發達的今天,所有的事件似乎都被過度曝光。然而,如果人們被輿論所影響,被自己的慣常倫理道德所支配,那麼,有些事情會喪失真正的評價,有些真相會永遠被埋沒。而我們所謂的「透明」,不過被一葉障目,始終無法看到「泰山」真面。
全民目擊,目擊就是指親眼看見,而冠之以全民則上升到一個社會熱點的高度,據導演的靈感來自我爸是李剛,在影片裡也用「我爸是林泰」帶出了這層淵源。說回故事,一則富豪女兒撞車殺死歌星後媽的社會事件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裡面的元素,仇富、富二代、明星富豪說不得地欲說還休,藕斷絲連,二代犯罪種種極具爆炸性的元素一起將一出本來法院裡審理的案件成為一出社會全民關注的事件,就像郭富城飾演的檢察官說的「此時此刻,有一億人通過部落格關注著庭審」,樹欲靜而風不止,沸沸揚揚,細枝末節被放大,於是輿論的參與,媒體的導向,當事人的一舉一動牽一髮而動全身,都成為左右最後判決的因素。就像余男飾演的不敗律師周莉在閃回戲裡的原先的準備,大打同情牌,主打20歲還是個孩子結合父親的財力鋪天蓋地塑造弱勢印象,到後來司機因為妻子與林凱有染於是出於私憤殺人頂包,然後又是神秘錄影帶將禍水東引指向林凱,也許就像林凱說的他的服罪最大程度滿足了大眾意義上的想像,誰都滿意。從頭到尾,大眾作為看不見的看客,其實一直左右著這場判決,是為看不見的手。就像《搜索》里姚晨飾演的陳若兮操控輿論走向活生生將高圓圓飾演的葉藍秋塑造成千夫所指。社會輿論排山倒海地來,足以媲美亞當斯密經濟理論里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的論調般功能強大,影響甚巨。談到真相,隨著影片不斷的閃回,真相的構建在被不斷地推倒重來地構建,於是成了一出羅生門,組合排列,循著蛛絲馬跡,真相就在若隱若現間。而最後呈現給大眾的真相就是看不見的手同這場羅生門達成的完美妥協的結果,引述皮革馬利翁的期望效應,大眾對於這個案件一開始就有某種隱含的期待,因此在案件審判過程中會有向天平一方傾斜的傾向。
影片從一開始,就在著重強調故事發生的整個內容,金融界富豪林泰之女被指控殺害其父親的女友大明星楊丹,而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林泰之女林萌萌。正是這一事件集結了兩大律師團由郭富城扮演的董濤檢察官與余男飾演的國內頂級律師周莉,這兩方在影片中並未呈現出特別爭鋒相對的局面,甚至在影片快要接近結尾之處,兩方還在為著同一個「真相」努力。這時,法律公正這一和諧的主旋律因素被堂而皇之地表現出來。隨著故事發展,我們終於了解到,真相全都隱藏在父親林泰的扮演者孫紅雷精心設計的一場表演秀之中,而兩方律師全部被套住,雖然最後他們都了解了事實的真相,但是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不可否認,影片的懸念設計、故事脈絡、邏輯關係,導演都很別出心裁,甚至可以說是帶著觀眾走進了發掘事實真相的一條道上,層層深入,讓觀眾數次都猜錯了結局,最終恍然大悟。與此同時,影片可以說中國大陸導演第一次將故事展開的場所搬到了法庭之上,有點香港TVB慣用的律政題材影片的套路,與前段時間上映的楊采妮的《聖誕玫瑰》類似,故事在結尾發生反轉。故事進行的角度也依據故事發展的進度與導演想要揭露的真相而改變——從董濤率領的檢查一方,過渡到周莉率領的辯護一方,再最終聚焦到林泰一方的精心設計。故事說到這裡,確實可以說影片已然達到了一個高度,讓原本被拍爛的律政劇有了一絲新意。可是,故事到了後半段出現了嚴重的偏差,甚至是命中要害的愚蠢設置。孫紅雷扮演的富豪林泰為了掩蓋自己女兒確實殺害楊丹的真相,拍攝下兩段視訊以偽造事實的真相而挽救自己女兒的未來,用自己的剩下的人生換回林萌萌的重生。這也是導演最後在設計想要突出的重點——父愛的偉大。於是,在林泰的精心設計之下,卻留下了一個毀掉整個故事的伏筆。影片中兩場重要的法庭戲,一場周莉對孫偉的盤問,一場童濤對林泰的盤問,均通過相似的手法展現,孫偉與林泰分別被辯方律師和檢察官咄咄逼問,最後均被擊破心理防線,在極度慌亂與緊張中破口而出所謂的案情真相,而在法庭這樣一個特定環境中,真正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所謂陳堂證供卻是寥寥無幾,這樣兩個作為影片重要劇情轉折的場景如此安排,的確鮮有其可信度。而在林泰的那一場審問戲中,最後林泰居然大喊「我會死在龍背牆」,如此重要的案情線索居然脫口於一個全程都想逆轉案情的人物並還將之大聲地公諸於眾,其劇情邏輯性著實讓人大跌眼鏡。而這卻是故事發生驚天逆轉的重要線索,導演試圖通過這一線索突出其後林萌萌幡然醒悟、痛徹心扉、重新做人的轉變,然而,太過牽強。林泰在法庭之上說出與本案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這句話,鬼都可以知道,這絕對有問題,那麼故事肯定是要再繼續下去。而所有的人還真的跟沒事人似的,雖然兩方律師都已然知道了真相,但是在父愛面前,他們選擇的是隱藏,這時,法與情發生了重大的偏差,親情戰勝了事實的真相,法律面前親情至上,即法可容情。綜上,「龍背牆」的故事一出現,《全民目擊》 立馬變了性質。在撲朔迷離的真相背後,暗藏著一個父愛對自己女兒的救贖。在臨近尾聲案情揭底的時候,影片從懸疑劇直接轉為情感大劇,一個父親為了掩蓋女兒犯下的罪行而憑藉自身謀略佈置下種種「障眼法」,幾乎把「全民」都玩弄在了股掌之中,最後,他為了終止這場「貓鼠遊戲」,以身替代女兒承擔犯罪後果,將自己送上了被告席並伏法。當然,這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女兒懂得「失去的意義」,能讓女兒完成一次心靈的救贖,能讓女兒從此事之後成長為一個成熟、寬容,敢於承擔的人,當然,這還不夠,不知是導演自己想更加可信強加給電影的這樣的一個情感基底亦或者想讓觀眾更加被這樣的偉大情感渲染,直接引用了一整段流傳於民間的所謂龍父殞身教育龍子的稱為「龍背牆」的神話,更出現了一封寫滿格言式文字的書信——大意為父親的犧牲只為換來女兒的重生,真可謂大費周章。在最後的將近十五分鐘的時長中,幾乎所有的主角都眼眶濕潤了,影片似乎要將所有的眼淚都集中在這最後的一段,所有知道了真相的人都在為這樣一位父親所感動,律師哭了,檢察官哭了,女兒悔恨得淚眼婆娑,父親自己也是老淚縱橫,以排山倒海的架勢以情動人。這確實強調了影片的性質也發生了逆轉.
《全民目擊》影片的題目讓人難以理解。雖然說影片從開場就是新聞記者在法庭門外進行新聞播報,陳思成客串的電視導演進行現場法庭的鏡頭拍攝與轉播,似乎從一開始導演就試圖打造一部用民眾輿論來施壓保護一個花季女孩的故事,而故事從一開始確定名字就出現了偏差——「全民」目擊還不如說是兩律師進過推理邏輯還原事實的真相,而且整個故事的發生髮展都掌握在林泰之手,所有的人都被耍得團團轉,哪來的全民參與?還不如直接刪掉這些片段,比如新聞記者現場報導等。導演想要涵蓋所有的關鍵要素,添加豐富的話題,卻顧此失彼,使得影片陷入到一種「四不像」的境地。鑒於不少看過這篇文章的影迷們都發出了自己的問題和看法,我下面補充說明一些大家共同質疑的問題:
1.關於林泰在法庭上說的「我會死在龍背牆後」一段話,一些認為其不合理的解釋:電影中林泰被設置成一個思維縝密且行事幹練的人,他步步為營,幾乎所有的其他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在被檢察官童濤審問的那場戲中,看似童濤氣勢十足,自認為抓住了林泰「驕傲」的弱點,對林泰連環炮般攻擊,其實只是被林泰提拉著線的一個木偶。表面上看,林泰被逼問得幾近瘋狂,失去理智地說出了所謂案情真相,一個人在被擊潰心理防線時所說的話更有可信度,於是全世界都相信了他的「招供」, 而影片中也有片段顯示,林泰對助手說,何謂真兇,大家也希望他是兇手。可見他早已拿準了眾人的心理。至此,林泰的目的達到了。這只是林泰在法庭上的一場自導自演的戲。與此同時,認為林泰對女兒關心則亂的說法也十分牽強,林泰對女兒的關心始終都在,就是因為父愛精心布下了這麼多的局,怎麼會在最關鍵的時候因為關心而亂了方寸。相關聯的,有讀者認為林泰是為了阻止女兒林萌萌說出案情真相,意為女兒一旦說出真相其便自殺,並且,這是對於接下來劇情發展所埋下的重要伏筆。的確,劇情是這樣設計的,但這正是影片的不合理之處。首先,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全世界都認為林泰是真兇的情況下,不管女兒當時說了什麼都已經無濟於事,就算她大喊「我才是真兇」,其他人也只會認為這只是女兒對父親的愛,女兒是因愛而為父替罪,那麼,林泰此時喊龍背牆真的是多此一舉,不僅徒勞,還為本想隱藏的真相提供了線索,一個流傳在民間的神話並不是什麼難以追查的線索(而後的劇情也顯示童濤對這條線索進行了追查)。
2.還有林泰不怕說出這條線索,先不說思維縝密的林泰不會不懂線索毀滅得再乾淨也會留下蛛絲馬跡的常理,單對於一個偽造事實者來講,線索在沒必要的情況下是絕不會暴露的,更何況還是一個多此一舉的行為。綜合上面所提及的,劇情前後設置互相矛盾。
一部電影需要伏筆來展開劇情,然而,伏筆的設置應該顧及到整部電影的劇情發展,不能說片段與片段的互相照應就是一個伏筆的合理之處。
再來稍微說一下演員們的表演,我一點不想掩飾我對於男的愛。余男骨子裡帶著與生俱來的神秘。劇中的她面無表情的時候,恰恰是讓人最緊張的時候;而當她驀然回首,目光飄忽迷離,又會瞬間沉醉;她不經意間低頭,向上挑起的眼神,讓人那麼不安;而當她淚光閃爍,你的心又會立刻變得柔軟,卸下防備。她的好,她的壞,你都會心甘情願照單全收。她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因此《全民目擊》裡的她可以遊刃有餘地在最深的心機與最單純的善良之間徘徊,在最唯利是圖的理性與最大無畏的感性間流轉,毫不突兀。如果讓我用最簡短的話解釋性感,我會回答兩個字——余男。她是赫赫有名的大律師,更是一個水做的女人。沒有裸露,沒有挑逗,但就是讓人無法抵禦。《殺生》之後,她再次讓我驚艷。
如果說對余男是重燃舊愛,那麼對孫紅雷則是「一如當初,自始至終,直到永遠」的味道。這一次,他的演技更加飽滿,內在的情緒也更加激烈,動靜撞擊,張力十足。他飾演的角色讓人猜不透,看不清。微笑的時候,不代表開心;面無表情的時候,不見得坦蕩;懇求的時候,已想好了被拒的對策;放棄的時候,卻釋然平靜得讓人憐惜。我分不清是孫紅雷飾演林泰,還是孫紅雷就是林泰,他是間諜,他是毒販,他是警察,他有很多種可能,但對我來說,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完美。雖然我不是演員,但我能深深感受到與孫紅雷演對手戲的糾結,一方面他的光芒會把對方的眼刺痛,另一方面他的感染力又會激發對手新的潛能。
《全民目擊》里精彩的表演使得人物更立體,情節更緊張,懸念更誘人,但乍一看來,這點很多優秀電影都可以做到。但是,我這裡想說的是表演本身——比如一個表情。電影一開始,幾個人物的中近景切換,主角們的面目表情明顯帶著不同的感覺,伴隨著解說,結合觀眾對電影人物形象的固有認知,幾個人的身份、角色關係瞬間清晰鮮明起來,也就是常說的——人物「立」了起來:於公,誓要維護正義;與私,要報仇雪恨剛正不阿的法律代表——郭富城飾演的檢察官童濤。老謀深算,回答問題超級政客,逼得記者使出「殺招問題」的由孫紅雷飾演的被告父親林泰。
看過電影的觀眾,一定會記得那句口頭禪般的「不反對」,余男說這話的表情太有味道了;還有鄧家佳飾演的林泰(孫紅雷)的女兒林萌萌出場時,孫紅雷的滲人的笑…這些都是關於表情很好的例證。表情不是目的,經過表情的一系列鋪墊,就到了眼神。見過用眼神表達愛恨情仇的,但恕本人孤陋,但還沒見過用眼神架構人物關係,並直接領銜式推進劇情的。人物關係,上面提到的表層人物關係確立後,深層人物關係就是由眼神完成的。律師周莉對林泰的印像是由眼神引發的,這也是兩人雇用關係的基礎。檢察官童濤的堅定決心與林泰初見時的一抹驚慌,敵對關係,那些年的「纏綿悱惻」暗含其中。
這是一場靈魂的救贖,而不是身體。當女兒走在上街頭,任憑暴雨將自己淋濕,這是重生的洗禮,這是上帝的眼淚,更是父親的鮮血與祝福。真正的教育,是內心,而非浮華的表象。
愛,是包庇。
愛,是犧牲。
愛,是救贖。
真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真相併不一定是真的,而事實也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那麼我們為何還要苦苦追求真相,它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