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皮囊之下/皮下之慌(港)/肌肤之侵(台)

6.3 / 159,326人    108分鐘

導演: 強納森葛雷瑟
編劇: 強納森葛雷瑟
演員: 史嘉蕾喬韓森 保羅布萊尼根 克里斯多夫海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姽嫿小術

2016-11-13 21:41:21

如何解脫我的靈魂,它被孤獨多困


我看了書也看了電影。

電影子乎都是被鏡頭佔滿了,語言寥寥無幾;而書里確是非常詳細的介紹。《皮囊之下》是一本帶著驚悚的科幻小說,拿了很多獎,也確實非常的吸引人。

小說主要圍繞一個外星人披上地球人的人皮,並在地球上獵殺人類。不管是書籍還是電影,我都問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外星人要變成女性而不是男性去吸引異性?但是當故事情節慢慢推進時,我想女性確實更能展現一些男性無法接觸到的柔軟的一面。

女主人公開著車,在公路上尋找一個個貪婪的人。她會問:你是一個人嗎?你要去哪裡?需要我載你一程嗎?問題反覆問了很多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女主人公尋找的對象都是獨自一人生活,沒有什麼朋友,可能是流浪漢,他們孤立且孤獨。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內心的慾望是壓抑的,所以當女主人公問:需要我載你一程嗎?他們是興奮的。更甚者有些無恥之徒直接在車裡色情且猥瑣的去評價女主人公的外貌並做出下流的動作。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漂亮的女人為什麼會無公害地提出讓你上車,在這樣黑暗的夜晚,在這樣荒蕪的公路。當他們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美麗的東西都帶著刺,比如嬌艷的玫瑰,比如漂亮的女人。我也意識到為什麼作者不用陽剛的男人去披上這層人皮。相比較於男人的手腕,女性在人性里多了一絲感性與細膩。她們善於發現身邊的一些細微的東西,也許那些東西是致命的。就如女主人公,她對著鏡子看自己的皮的時候,她觀察人類的生活的時候,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把自己置於一個危險的處境。她像一個新生兒,對人類世界充滿了好奇。然後她開始想變成一個真實的人,也開始審視自己和人類的差異,嘗試去做人類會做的事情,儘管最終還是無法和人類一樣。我看到這裡的時候,內心衍生出來悲涼。如果真有這樣的外星生物存在,人類應該會怎麼去處理兩者的關係呢?好比一個不想吃人的喪屍,它內心有了情感,它不想去咬人類了,儘管它還是對血液有著敏銳和慾望。我們是否還要秉承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呢?還是嘗試著去相處,卻帶著危險。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在這裡卻是行不通的。就如本書女主人公的結局。

當你披上一層皮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只能帶著這層皮偽善的活著。揭開了是死亡,不揭開也是死亡。當女主人公披上人類的皮的時候,她再也不是一個外星人了,但是內在的結構也無法讓她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類。她嘗試著去愛,嘗試著吃東西,又時時刻刻擔心著自己的皮被損壞,她是矛盾的,也是可悲的。她想要逃離,想要去嘗試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這樣的一個她,卻是茫然的。

我們試圖去解讀和拷問這樣的人性,問一問它到底值不值得存在。如果存在,意義為何?如果不存在,是不是就預示著滅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