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雕禪師

2016-11-14 00:44:55

《深海浩劫》:災難大片裡要有如此觸動人心的真實


好萊塢大片中,災難片是全世界通吃的一種重要電影類型,以連環的緊張刺激的求生逃生情節、震撼的視覺衝擊力與娛樂效應贏得極高的票房價值與觀眾群,具有極高的商業與藝術價值。但近兩年極為震撼的災難電影並不多,而由墨西哥灣漏油的真實事件改編的《深海浩劫》,特效及劇情都棒極了,倒敘揭開序幕,到恰到好處的鋪墊,理論知識交代足夠,貪婪僥倖帶來隱患……一個又一個情感紐帶上有聯繫的極具說服力的角色,執導過《超級戰艦》的彼得·博格,《變形金剛4》、《偷天換日》男主角馬克·沃爾伯格擔綱主演,讓《深海浩劫》透出濃濃的災難大片味道。

《深海浩劫》可以說是一部看完以後可以大致了解海上石油開採平台的教科書,之前原本以為這是一部美國英雄拯救世界的大片,看完才知道這是一場沒有辦法挽救的浩劫,著名的墨西哥灣漏油的真實事件: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租用的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導致大量石油泄漏,釀成一場經濟和環境慘劇。不管是污染情況、經濟損失、環境破壞、政治詬病、賠償方案等,任何一個角度來說,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在創作上,《深海浩劫》走了避重就輕的路子,將現實中整個集團規模的逐利和輕視風險轉為了個人濫用職權,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是藝術再現。值得讚賞的是本片中構建出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角色,比如說開篇用了差不多半小時鋪陳男主角與妻子的深厚感情,多處借喻和補充告訴觀眾這次勘探油井的危險,這些前戲看似冗長實則讓觀眾與石油工人共同感受暴風雨前的平靜。這是好萊塢災難大片的慣用套路,不乏情感路線,災難中的溫情和愛更能打動觀眾,這種情感線索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本片由變形金剛團隊打造,特效肯定過硬,但這部電影並非藉著災難的外衣去展示狂轟濫炸的特效,真實壯觀、震撼人心的災難特效與宏大場景,突如其來的泥漿噴發、衝天而起的熊熊烈焰,讓人手心出汗;驚心動魄的海上求生路讓人揪心。馬克·沃爾伯格在災難中利用專業知識和同事攜手逃生,與家庭難以割捨的情感,讓整部電影極具感染力,災難之中這樣溫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化解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諧共生,正是人類希望看到的結果。

導演彼得·博格在本片中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攝影、大特寫以及充滿儀式感的高潮戲,讓本片並不是簡單的高科技特效堆砌的視聽大餐,也不是譁眾取寵的一味迎合觀眾口味,而是融入了深厚的生態意蘊,並以溫情化的情感線索表達「愛」的思想。近幾年,我國洪水、地震、乾旱、火災、泥石流、礦難、空難、人禍等此伏彼起,「多難興邦」雖說是國人常說的一句老話,但更需要從災難中嘴嚼痛苦,品嚐教訓災難過後,人們不由得把目光投向螢幕,希望看到由中國電影工作者創作的災難片,能給觀眾帶來一些啟示、一些深層思考,一些戰勝災難、繼續生活的精神力量。就這個方面來說,《深海浩劫》是很好的模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