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6-11-14 19:38:17

地獄的惡焰噴湧時,萬物之靈的尊嚴如紙般脆弱


就像科幻電影分為硬科幻和軟科幻,災難電影,也有硬災難和軟災難的區別。

硬災難和軟災難,表現的側重點完全不同,幾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電影。

軟災難重在寫人,展現人物群像,謳歌勇氣與智慧,讚美親情友情愛情的偉大,或是批判人性和社會的暗面,災難只是這一切的陪襯。

例如前兩年引進國內的《龐貝末日》,以911事件為背景的《93航班》。
 
硬災難重在敘事,講述天人的兩極對抗,今年上映的《深海浩劫》是其中的代表。

它改編自真實事件,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灣的一個鑽井平台發生了一次舉世震驚的災難。

由於設備的老化失修,管理高層的敷衍逐利,以及質檢工作的不到位,引爆了平台的安全隱患,最終整個平台被熊熊烈火吞噬。
 
毫無疑問,硬災難是與之最合適的樣式。

在這個故事中,歌頌被甩到了邊緣,煽情被拋到了腦後,只有人和自然赤裸裸血淋淋的廝殺。

《深海浩劫》少有戲劇式的渲染,節奏平穩而堅韌,沒有任何預判立場和道德批判,帶有一種紀錄片式的客觀冷靜。

無論是對管理高層的愚蠢和貪婪,男主與妻女的感情,還是石油工人的同袍之情,都是輕描淡寫。

前半段,影片的矛盾圍繞安全質檢問題,後半段,則是災難營救和逃生。
 
不難看出影片背後的考據工作紮實,畫面中滿是儀錶盤、顯示屏、結構圖、壓力指針,台詞中也充斥著各種技術名詞。

一方面,這是出於對真實事件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是以此強化觀眾的入戲心理:看到了吧,這群傢伙是來真格的,絕不是裝裝樣子。
 
而淡化感情色彩的表現,非但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反而因為早就知道災難將臨,一步步將我們拉入了緩緩逼近的恐慌中,就像那管道縫中緩緩滲出的泥漿。

我們的情緒就像那漸漸增壓的管道,在井噴的一刻瞬間爆發。

硬災難從來不標榜英雄主義和主角光環,所以能承載更強的現實意義。
 
人類總是以為,科技昌明可以戰勝大自然,實現人定勝天的宏願。但現實一次次事與願違。

因為人類總是忘記,科技本來就是大自然恩賜給我們的一點小禮物,任何科技成就都是建立在自然規律之上的。

拿科技跟自然對抗,就像一個學了一招半式的入門漢,跟精通功夫的高手單挑一樣,不被揍得鼻青臉腫才怪呢。
 
影片開頭展示了鑽井平台的巍峨,它矗立在海洋之上,猶如一座堡壘。

藉著當事人之口,電影讚頌了一番它蘊含的高科技含量,背後的工業實力強大。

但這只是欲抑先揚的手法。
 
很快我們就看到,在災難面前,這座人類文明的結晶,脆弱到不堪一擊,短短幾小時內崩塌成一堆廢鐵,成了埋葬許多無辜者的墓塚。

當原油從海洋深處噴薄而出,看似堅不可摧的鋼板螺帽,被像瓦楞紙一樣撕開扯爛,驚恐效應也隨之達到了頂點。
 
之後的轟天爆炸,猶如地獄的烈焰湧人人間,毫不費力地將人類叫板自然的堡壘,變成了一座煉獄。

最後,倖存者們丟下一群同伴的屍體,狼狽逃生,跪倒在甲板上卑微地祈禱著。
 
人類的自尊,被來自地獄的惡焰,踐踏到體無完膚。

這是人類在學會與自然這頭巨獸和平相處、各取所需的過程中,又一次慘痛的教訓。
 
影片旨在緬懷那起真實的慘案,還原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原油災難(國內大概是怕影響觀眾情緒,用了個「原油泄漏事故」的弱化詞組)的全過程。

這次災難中,共有11人犧牲,片尾依次打出了他們的名字和照片,是懷念,也是警示。

我們衷心祈求同樣的慘劇不要再上演,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樣的災難電影可以更多一些。
 
它們不斷提醒著我們,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遠遠不夠完美,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性,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我們沾沾自喜的科技成就、文明成果、對世界的認知,在自然的偉力面前,渺小到幾近塵埃。

而這樣可怕的災難,距離我們只有幾個認知錯誤、幾次無心疏忽、幾分僥倖心理的距離。

只有不斷被這樣提醒著,人類才會更多地正視自己,更重要的是,懂得正視自己的必要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