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aoxinxu釋凡

2016-11-14 23:58:12

煉獄惡漿災難,平民英雄來救


     《深海浩劫》雖然叫「深海」,卻並非是講的是海洋,而是美國曆史上最大油井爆炸事件,好萊塢電影人則用傳統災難片模式,打造一部投資過億商業巨製。先是相對冗長鋪墊,從交代油井為何會出現人禍,再到極具衝擊力的災難誕生,原油衝破井蓋噴湧而出,引發爆炸搞成衝天大火,平台上126名員工深陷危機,那麼如何解救這些不幸的人?世界第七大電影公司獅門,對唯利是圖的資方毫不客氣地質疑時,也在謳歌那些井架上的平民英雄。

      本片顯然不是一部最簡單的爆米花電影,前面交代了漏油過程的真正緣由,唐納德·維德林飾等BP石油公司高層的貪婪和管理不利,馬克·沃爾伯格還用「可樂的噴發」簡單解釋了事故的過程,包括主人公邁克與妻女的親密關係,那種其樂融融的景像,也等於為後面災難做了鋪墊。等到安全系統突然全面失靈,同前面形成鮮明反差,這使得邁克妻子在焦慮等待,126名員工都在艱難展開自救,叫影片有一定的可看性。

       突如其來的泥漿噴發,衝天而起的熊熊烈焰,所有人深陷恐怖困境,那種逼真過硬的視聽影像,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拍出來的。這點,導演彼得·博格可是縱橫好萊塢高手,此君既能搞出《王國》《孤獨倖存者》那種軍事槍戰大片,還能把控《全民超人》《超級戰艦》那種科幻巨製,所以砸上億美金的電腦特技製作的災難特效,《深海浩劫》對真實毀滅的大場面,還原得嘆為觀止。馬克·沃爾伯格在災難中利用專業知識和同事攜手逃生,還與家庭與同事難以割捨的情感,如何患難與共,如何逃出生天,都讓災難氛圍充滿溫情感染力。

       大量的手持攝影,大特寫鏡頭,對資本家貪婪僥倖帶來隱患,融入深厚的生態意蘊,叫《深海浩劫》並不是成為迎合觀眾的商業大片。擁有《變形金剛4》、《偷天換日》等大片的硬漢馬克·沃爾伯格,《移動迷宮》「小鮮肉」迪倫·奧布萊恩,美國甜心凱特·哈德森,拉美裔女星吉娜·羅德里格茲,老戲骨庫爾特·拉塞爾和約翰·馬爾科維奇的傾情加盟,明星璀璨的陣容,保證了電影的票房號召力。相信馬克抱著性感黑妹,站得更高跳得更遠的橋段設計,還為影片增添了看點!

      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租用的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導致大量石油泄漏,釀成一場經濟和環境慘劇,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漏油事故。所以《深海浩劫》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北美口碑橫掃同期影片,爛番茄新鮮度達到83%,IMDb評分則達到7.7,相信11月15日熱映後,也能掀起新一輪的災難片熱潮。其實,我國的洪水、地震、乾旱、火災、泥石流、礦難、空難、人禍等此伏彼起,那麼影視工作者如何去拍一部像樣災難大片?更需要多從好萊塢大片中去吸取營養與借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