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影君子和說書人

2016-11-15 01:08:31

《深海浩劫》到底死多少才能算作災難片?


一點說明:每個人的視角是不一樣的。從理工科或者職業角度,來看本片,的確是保真度較高的影像,像紀錄片,卻比紀錄片更加刺激;像劇情片,卻又多了很多過癮的細節;但我想說的是,從本身這起災難事件來說,美國人的視角僅僅停留在災難的開端,無疑是離偉大還有十萬八千里

2010年4月20日,一個甲烷氣泡從海底冒出,隨後演變的蝴蝶效應,導致「深水地平線」石油鑽井平台起火爆炸,36小時之後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和熾烈的火焰,沉沒在墨西哥灣。事後統計7人重傷、11人失蹤。 電影《深海浩劫》在六年後以逼真的影像還原了這一事件的始末。 對數字敏感的人跳起來說,才死了11個人就能拍災難片。言下之意,每年我們的高速公路上和煤礦井下比之慘烈的不可勝數,都可以立刻封道改成片場,串起來拍成連續劇。 有這種世界觀的人,他的數學老師功不可沒。 韓國電影《隧道》,今年影響力僅次於《釜山行》,全片只死了兩個人。依照以上思路,按死亡人數來歸類電影,大概這應該是部喜劇。 當然我們都知道不是。 災難片中「災難」二字雖須突出,但比慘這種事情,交給在華府門口賣身葬父的代號9527做就可以了。生命被掩埋,卻讓平日裡不顯的人性於暗處發光,才是災難片一貫為之的主流價值觀。 《深海浩劫》很想做到這一點,可惜未能成功。 同樣遺憾的是馬克·沃爾伯格等人領銜主演的幾個主人公,他們很想阻止這一切災難的發生,雖然按照《星際穿越》中提到的「墨菲定律」來看,這一切都是遲早的事。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電影除了如烈焰地獄般的災難現場外,剩下就是圍繞這個該死的定律,講了兩撥人去做鑽探石油這件事,然後其中一方的選擇導致了這場人禍。 這一次,美國人毫不猶豫地將這盆髒水潑給了BP為首的英國人。 電影中,美方形象代表馬克·沃克伯格,術業有專攻、愛崗敬業、一絲不苟,除了喜歡上班的時候蹭公家的網路和老婆激情視訊聊天之外,簡直可以稱之為勞動模範。 而英國人的形象發言人——BP公司,則被描述成了既官僚又貪婪的災禍之根。電影中BP公司負責人的形象,完全是按照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對於資本家的定義來量身定做的。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石油行業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高的利潤,那不是電影和我們所關心的。《深海浩劫》唯一想做的就是把屎盆子扣在英國人的頭上,將其中的代表人物塑造成利益薰心的模樣,而美國人自己則團結友愛地背靠著星條旗唱著《我愛北京天安門》勇敢地活下來。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場只造成11人殞命的事故,只是災難的開始。且不說那些失去頂樑柱的家庭如何捱過傷痛,單論這場新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原油泄漏,讓整個墨西哥灣承受了不可磨滅的傷痛,用當時媒體的話說——墨西哥灣沿岸生態環境正在遭遇「滅頂之災」。 斷章取義的粉飾,讓《深海浩劫》的格調陡然間降至水平線之下。更可怕的是,以馬克·沃克伯格為首,幾位主人公全程打醬油,頗為生硬的同事之情以及有驚無險的絕地逢生,切不要說和海洋災難史詩《鐵達尼號》相比,哪怕一部《完美風暴》,人和環境之間命運抗爭下令觀眾飆出的淚,也要比《深海浩劫》多出十加侖。 更重要的是,對後續的環境毀滅置之不顧,單單選取災難源頭中的小人物來歌頌其英勇,這種不能說它錯但又總覺得哪裡不對的套路,真是讓中國人民見識到了主旋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廣泛性。 不同的是,美國人在災難過後選擇在好萊塢開機。 而我們比較省錢,我們一般會挑個良辰吉日開會……

災難發生後,相關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部署救災工作,並第一時間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