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碟中谍/不可能的任务(台)/职业特工队(港)

7.2 / 478,502人    110分鐘

導演: 布萊恩狄帕瑪
編劇: 布魯斯蓋勒 大衛柯普
演員: 湯姆克魯斯 強沃特 艾曼紐琵雅 亨利茲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rry2012

2016-11-17 20:08:55

原來阿湯哥這麼年輕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不可能的任務》系列是一個每次看完都酣暢淋漓的電影。而作為開篇,阿湯哥沒打一槍一炮,照樣把票房口碑賺了。現在看來這是部很老的電影,導演老,節奏老,風格老,演員也有點老,可是這些老東西在現在看來依舊魅力十足,而且比「新事物」們的生命力更加旺盛、久遠。這部電影在鏡頭組合上與《神鬼認證3》可以說是佔據動作片兩個極端,一個是用一個鏡頭講一個動作,一個是用五、六個鏡頭講一個動作,風格和效果當然完全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兩部電影的各種處理手法與其故事本身的表達極為搭調,都可算是教科書級別的電影。
作為開篇,故事誰這樣的。中情局向以吉姆為首的特工小組發來指令,一名特工人員已經叛國,將在布拉格的領事館竊取中情局在東歐潛伏的特工名單,一旦落入壞人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們奉命獲取該特工竊取情報的證據,並將其與買家逮捕。很快,在吉姆的策劃下,一線主力伊森•亨特和其他幾名成員全部到位,不過當計劃進行到一半時,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包括吉姆在內的小組成員相繼殞命,情報失蹤,只有伊森一人生還。精神幾乎崩潰的伊森與上司見面,卻因倖免遇難和帳戶上突然多出的12萬美元被指認為叛徒,原來失竊的是假情報,行動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查出內奸。突出重圍的伊森決定查出叛徒,而此時,同樣僥倖生還的吉姆的妻子克萊爾與伊森重逢。同買家麥克斯取得聯繫後,伊森承諾自己能夠弄到特工名單,條件除了1000萬美元外,還要其交出內奸。伊森找到中情局的兩名停職特工,一行四人潛入蘭利總部,成功竊取情報。趕到倫敦的伊森突然邂逅吉姆,在吉姆的謊言下,伊森逐漸釐清脈絡,吉姆和克萊爾應該是幕後真兇。不久,伊森、麥克斯、吉姆和中情局齊聚交易情報的火車,展開殊死搏鬥。一番驚心動魄的交鋒過後,伊森終於剷除內奸,但他並不想再返回特工行列。
節奏老,這種紮實的敘述節奏在近年的娛樂片裡已經很難見到了,印象中只有波蘭斯基的《第九道門》。《不可能的任務》的敘述節奏比起近年來的電影已算很慢的,可是依舊十分抓人、劇力十足,這是鏡頭資訊量的問題。雖然本片只是一部普通的娛樂片,但是在總體的設置上,本片極為複雜,所以在慢節奏的鏡頭切換和組合中資訊量的出現並不慢。本片的劇作和人物設置中有個很有趣的東西,就是「雙重間諜視角」。首先本片講的就是一個特工在做忠心間諜不成而被迫轉為雙重間諜而平衡各方利益以求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故事,有趣的是,在這條主線周圍的各種人物線,都有很明顯的「雙重間諜」形式,吉姆這個人物是主人公的上司和消息來源也是主人公苦苦追尋的叛徒「J約伯」;克萊爾打著為吉姆報仇的幌子,又是IMF小組成員,但在伊森的回憶段落後也被打上雙重間諜的標籤,影片後段伊森的行動也是為了查出她到底是不是「雙重間諜」而被推動;而IMF官員這個角色雖然名為正面,卻從未對主人公有好臉色,並一直阻攔伊森的行動,在後段還被吉姆誣陷,這個角色在真相大白前也有明顯的「雙重間諜」性質;還有讓•雷諾飾演的克雷格和那位黑人電腦高手,都帶有目的模糊的「雙重間諜」性質。一部動作片中的如此多的人物都屬性模糊,就為故事提供了更多種可能,使觀眾有了更多盲點。而如何利用這些觀眾盲區裡的「雙重間諜」屬性,就成為了德•帕爾瑪能否使本片成功的關鍵。德•帕爾瑪的視聽處理在人物和劇作設置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了「雙重間諜」的特性,在對每個人物設置的符合邏輯的敘述上,利用大量的關鍵道具和細節(比如負責IMF小組聯繫的眼鏡、手錶)連接各個時空,在這些道具為主的場景中,導演儘量保持一種客觀視角,因為這些道具連接的時空本身已經有了道具的侷限性(IMF小組成員都是通過這些道具與其他人聯繫,所以,對道具聯繫的時空的客觀視角在資訊量上其實就是個成員的主觀視角,因為這些觀眾能看到的資訊正是劇中人看到的),這種侷限性本身就有了「雙重間諜」的曖昧性和目的模糊性,而在適當的時候,利用道具在伊森身上的設置直接轉換為伊森的主觀視角,伊森本人的行動就是有「雙重間諜」的曖昧性,卻同時擁有「把真相揭開」的目的性,所以,這裡的主觀視角就成了帶領觀眾去揭密的視角。本片正是利用了這兩種視角中的「雙重間諜」屬性,用客觀視角中的曖昧性設置難題,再用伊森主觀視角去解決難題。正是因為這樣的視角選取,使得本片中的分鏡的資訊量複雜而模糊,大大地增強了懸念。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來說明德•帕爾瑪如何用這些觀眾不知道的盲點去鋪陳故事和懸念的,就是影片開頭IMF小組行動失敗,除伊森外「全部」陣亡的段落。首先在整個的設置上,我們發現只有吉姆和克萊爾沒有直接參與行動,吉姆作為總指揮,與其他人的聯繫僅僅通過手錶、眼鏡的螢幕和無線電,克萊爾被安排開車等其他成員,這樣的設置便是開始利用他們兩人後來逐漸明晰的雙重間諜性質來鋪設懸念。然後看看鏡頭的組合,在行動之前,有幾個表現準備的鏡頭,在這幾個鏡頭裡面,吉姆或克萊爾總會出現在鏡頭中或下達命令或監督工作,這裡表明幾乎準備的所有細節都被他倆掌控,但是有一個鏡頭卻是他們不在的,那就是傑克把口香糖炸彈給伊森時,畫面是只有傑克和伊森的中景,這裡就已經突出了起初吉姆對眾人的監視以及伊森拿口香糖炸彈的一環被忽略,也預示著這種雙重間諜之間的監視與反監視將從伊森一面打破。在處理行動時,導演連接時空的方式正是上文提到的利用客觀視角中的道具連接和主觀視角的切換,比如吉姆一人在指揮所有人,通過電腦的螢幕連接伊森的主觀視角,通過無線電聯繫。導演狡猾地設置出這種吉姆處於最高層監視者的狀態,所以在視覺上給他的鏡頭基本上是沒有明顯行動的特寫或近景,但他連接其他空間的方式卻極多,使這個人物本身的懸念感加重;而傑克處於次級監視者,主要向觀眾交代他們行動的過程,但他與最高級監視者的聯繫只能通過無線電,所以他所處的時空的資訊量其實只和觀眾一樣多,被最高級監視者幹掉;同樣,處於最低級的被監視者伊森等人所知道的資訊量甚至比觀眾還少,在視聽的處理中,他們只能伴隨著吉姆的畫外音行動,連接其他空間的只有吉姆的畫外音和手錶的螢幕。這樣的三級層次的設置和視聽處理為敘述者增加了更廣闊的敘述空間,德•帕爾瑪就通過三層關係中的準確切換讓這些人物及所處空間的資訊模糊加劇,使得情況複雜化。同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有準確的平穩的敘述才可以準確傳達資訊。上面談到的是一些導演、劇作和剪輯上的獨特之處,實際上,本片的常規之處也做的比較傑出,比如在美工方面,本片的人物衣著以及各場景色彩的設置都很到位,詳細的例子看看偷磁那段就清楚了,可以注意伊森和丹羅兩人的衣著以及CIA中各房間的色彩,這些在本片的節奏形成中,都有很大的作用;攝影方面,本片的景別選取以及取景方式都有很強的目的性,保證了本片鏡頭的「實用度」,也是的本片中幾乎沒有零資訊量的廢鏡頭,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十分難得;聲音設計方面,還是可參照偷磁一段看看,看看各個時空的聲音對比如何製造緊張的氛圍;至於主題音樂,我就不用提了。這些不常規和常規處理的準確資訊傳遞讓本片的每個鏡頭都充滿資訊,並在鏡頭間有了層次感。這樣精準的娛樂片幾十年來都很罕見,所以,無論你對阿湯有多大的意見、對德•帕爾瑪有多麼不感冒或是有多麼愛那些場面的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生命力依舊旺盛,值得一看再看。
再說說湯姆克魯斯,像所有想要成為一線明星的人一樣,湯姆•克魯斯沒有錯過扮演動作英雄的機會。要知道,彼時的阿湯哥,知名度和影響力還不是很大,接拍《不可能的任務》不僅讓他事業得以晉級,也讓他初嘗了當製片的滋味:找來了驚險片大師布萊恩•德•帕爾瑪,共同為《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來了一個不錯的開端。作為一部諜戰片,本片不乏精彩刺激的場面,但與其他諜戰片不同的是,主角伊森•亨特在本片中居然沒開過一槍,沒放過一炮!這對於習慣了動作電影必須在槍火中橫衝直撞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方式顯然是冒險的。要知道,阿湯哥唯一使用過的所謂武器,基本就只有那個口香糖炸彈了,其他基本都靠高科技來搞定。這種智斗多於武鬥的電影,若沒有那些看起來無比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帶給彼時的觀眾不少震撼,估計很多人是不會買帳的。好在影片劇集環環相扣,有著精巧佈局和連環懸念,亦有不少電腦包裝的視覺效果,讓觀眾過了一把癮。那個阿湯哥吊在空中竊取情報的鏡頭,已成為影史經典畫面。不過,現如今再看,也會發現,這部二十年的經典在劇本層面,實際上是也有一些問題。無論是劇情上的故作「高深」導致的「繞」,還是台詞上過於一板一眼的欠缺幽默感,都是影片的瑕疵所在。只是,現在回看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注意力有可能會被那時的阿湯哥的年輕容顏所吸引。那時候的阿湯哥真是年輕帥氣啊,甚至有一絲的青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