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神奇动物在哪里/怪兽与它们的产地(港)/神奇生物在哪里

7.2 / 507,411人    133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J.K.羅琳
演員: 艾迪瑞德曼 伊薩米勒 柯林法洛 柔伊克拉維茲 朗帕爾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樊汐

2016-11-29 23:02:32

這部片子成功get了很多國產電影的毛病


《神奇動物在哪裡》,雖然這個片名會讓曾經在中學加入過合唱隊的我,想到那首《阿拉木汗在哪裡》,並且真的套進旋律在心裡反覆默唱了好多遍,但它確實讓我在看片之前充滿期待——

神奇動物!
會是如何的神奇!怎樣的動物!

在哪裡!
到底在哪裡呢!向未知進發吧!

於是,我左手拉著女友,右手捧著爆米花,滿懷期待地坐進電影院,準備享受一場聲色犬馬的觀影體驗。
星星眼。星星眼。

然而,當我看完它,只能給到6.5分,真的不能再高了。

這部片子犯了國產電影經常犯的毛病:基本題沒有答好,卻自戀於在加分題上的賣弄。

所謂電影的基本題是什麼呢?就是那幾件老生常談,越來越沒人有耐心去談的事:故事,人物,表演。

真的,無論哪個領域,電影也好,寫作也好,歌唱也好,都有那麼萬變不離其宗的幾個基本面。只有把那幾個基本面做好,整個東西才成之為一個東西,才有可談論的必要。

電影裡的故事、人物和表演,就像寫作裡的結構、邏輯和立意,歌唱裡的音準、節奏和咬字,你在這些層面如果失手,是沒辦法靠其它地方的靈光一現挽回敗局的。

當然,我指的是作品本身的成敗,而非商業上的。

事實上,很多內容為了能保證商業上的成功,都會更多地談論那些人們更加喜聞樂見的加分題。於電影來說,就是畫面,IP和主創名單。

神奇動物也是如此:超一流的畫面,塑造出的動物形象逼真而富有想像力;脫胎於哈利波特的藍本,讓哈迷們有一個新的系列可以追;J.K.羅琳親自操刀編劇,兩部《哈利波特》電影的導演執導,奧斯卡加身的小雀斑領銜,以及德普的亂入……

然而所有這些加在一起,並沒能創造出一部真正的好電影。

說到這裡,必需要肯定一點:並非所有玩轉這些加分題的商業片都是失敗的作品。隨便一想,就能數出很多把商業噱頭和作品品質完美統一的片子。

比如,當年衝著大場面,大導演去看《鐵達尼號》的人們,最後卻被一個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震撼到,銘記住兩個活靈活現的人物。

比如,漫威的眾多復聯繫列電影,其中至少有6、7成,能讓人不僅看到乒桌球乓的打鬥,還能看到人性,看到愛與光明。

比如,《變形金剛》的第一部,既有帥氣逼人、情懷滿滿的機甲畫面,又足夠風趣幽默,真實自然。真的比後來伊利舒化奶那部強太多了。

比如,張國榮之於《霸王別姬》,諾蘭之於《蝙蝠俠前傳123》,久石讓之於各種電影,那都不止是一個名字的加盟,而是,真的,一門手藝的傾注。

再比如,最近被貼滿「4K120幀」標籤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看完以後,最大的感觸依然來自於其中的故事、人物和表演啊。

不知別人如何,反正我帶著一以貫之的對電影這幾個基本面的關注,去看《神奇動物在哪裡》,認為它的表現相當糟糕。


第一、故事。

整個故事的主線,就是年輕巫師小雀斑帶著一個魔法箱子,來紐約尋找從箱子裡逃走的三隻奇奇怪怪動物,並且與人類社會以及魔法界,開始了一場從對立到統一的冒險之旅。

其實這種「少年+動物+成年人社會」的組合,在商業電影中是非常經典的套路,曾經衍生出很多不錯的作品。它的魔力,在於叩問人們的內心:一個天真的少年,只不過想保護自己心愛的呆萌動物,為什麼冷漠的成年人社會就容不下這一點點柔軟的存在?

但是到了神奇動物這部片子裡,這個組合卻變成了「癲癇少年+討人嫌動物+無辜躺槍的成年人社會」。

主人公小雀斑,除了寵溺、袒護他那一箱子動物,便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了。而他那些動物,不是到處偷東西,就是動不動便把城市建築撞壞,反正沒幹一件好事。

於是,我不得不問:為什麼要支持這樣的主人公去守護這樣的動物?長得萌,就可以偷人錢財?珍貴稀有,就可以隨便撞壞大樓?萬一下面有小朋友呢?

我們在什麼樣況下會支持動物和動物主人那一方?比如,孤獨的小男孩尋找他忠實可愛善良的狗狗,卻遭遇鬍子拉碴,視一切狗為眼中釘的捕狗大叔。這種情況下,我們恨不得衝進螢幕,幫忙打倒那個抓狗的傢伙。

而在神奇動物所講的這個故事裡,我實在沒辦法站在他們一邊。這種違背三觀的正反設定,導致在觀影全程中都無法入戲,無法真正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

此外,孤兒院的暗線故事,男巫師leader的野心企圖,也都講得沒頭沒尾,甚至讓人看不懂。而整個片子的高潮以及結局,也都毫無驚喜可言。

我查了下,這次J.K.羅琳是獨立編劇,不像《哈利波特》時期,每一部都會有一位專業電影編劇和她搭班。
而且,《哈利波特》電影裡的故事,基本上都來自於原著小說。而這部《神奇動物在哪裡》呢?原著實際上就是一本想像出了70多種動物的百科讀物…… 我們看到的故事,都是這次為做電影而攢的。

從小說到劇本,從小說家到電影編劇,寫過東西的人都明白,換筆路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人物。

網上有人說,整部神奇動物里,唯一能讓人喜歡的角色,就是男二那個胖子糕點師了。
好吧,如果非要再加一個,女二金髮魔法甜妞也算一個。真的不能再加了。

在看這部電影中,我心裡問了很多句「為什麼?!」,其中有一半都獻給了女主。
對女主人設的吐槽,目前已有的那些影評已經說得很透徹了,我不重複了。最喜歡的是那句「翻遍哈利波特全集,都找不到一個如此討厭的女人」。

小雀斑出演的男主,人設同樣讓人肺疼。

前面說了,他所在乎的,只有箱子裡的動物們,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綠黨!

有人會說,他不是也很關心被默默然附體的那個男孩嗎?其實吧,你不覺得那個男孩在男主心裡,也只是另一隻神奇動物嗎?反正只要是奇怪不常見的生物,就是他的菜。

還有人說,他不是還把男二胖子當做好朋友嗎?那是因為男二被那些神奇動物撩起來之後,跟他站在了保護動物的統一戰線上好嗎!你看他一開始哪裡care這位蠢胖的同伴呢?

更可怕的是,他對於正常的人際倫理關係,不僅沒有愛,也沒有恨。無論被女主捅多少刀子,只要女主和他一起保護動物,瞬間就可以成為好夥伴!這很好理解,因為周圍的那些人只是幫助他保護動物的工具而已。工具不好用的時候,你就修理它,你也不會恨它吧?

再提兩個人物。

一個是剛才說的那個被妖怪默默然附體的男孩,表情是真苦啊!髮型是真醜啊!看得我是真胸悶啊!我知道這個人物設立的意義,但你們這麼搞,我真的有生理不適!

還有一個,就是,德普……
呵呵呵呵呵,我覺得我還是給沒看電影的同學們留著這個彩蛋吧,大家自行去感受。微笑。


第三、表演。

就說一個人——小雀斑本尊。

看完片子查影評,看到有人說「小雀斑自從演完霍金,演誰都像霍金」,我才想起來:哦對,是啊,他演的霍金還可以呢。然而問題就在於這位網友所說的,對於飾演霍金的那些表演技巧,怎麼能帶入到其它角色中呢?

這個問題其實在他去年奧斯卡再獲提名的《丹麥女孩》里就很明顯了。本來我對那部片子也是非常期待,而小雀斑的表演,我說得直接一點,真的把我看噁心了,導致我嘗試了兩次也沒法把那個片子完整看下來。

那不知所謂圓圓瞪起的眼睛,那詭異而含羞的笑容,那忽然就僵滯的神情和動作……
所有這一切都在提醒我一件事:這是個演員呢,你看,你看,他在演戲呢,他在表演呢。

這太糟糕了。

神奇動物里最讓人難受的一場表演,就是小雀斑通過誇張的肢體、表情和聲音,逗引那個獨角獸進箱子。
那個場景過於病態了。我不是說病態本身有什麼不好,只是那一刻,我被這場髒髒的表演襲擊得毫無防備。


我真的想知道這部電影在非哈迷的群體裡,到底評價幾何。

還在電影院裡的時候,我就查了它在豆瓣上的評分,居然是8.2。
毒舌電影捧它也就罷了,公眾號嘛,怕得罪人,可能也有商業考量。但是豆瓣的眼光,我一貫還是很信賴的。是哈迷的力量如此強大嗎?還是我瞎?

而這麼一個片子,居然打算拍五部……
我的心裡,露出迷之微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