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 If Cats Disappeared from the World

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当这地球没有猫(港)/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台)

6.8 / 2,950人    Japan:103分鐘

導演: 永井聰
原著: 川村元氣
編劇: 岡田惠和
演員: 宮崎葵 佐藤健 濱田岳 原田美枝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ss.Marquez

2016-11-30 21:26:00

定義而非假設


如果只剩下一天的生命該做些什麼?這種假設已經爛俗。
如果明天即將死亡,用世界上消失一件物品作為交換,該選什麼?這依然是個慣常的假設。
編劇的巧妙之處在於將上述選擇性題目轉換為,即將消失的物品只剩下一天的存在,你會用它來做些什麼?

人對物的選擇歸根結底還是回歸到人的行動上來,而且物也會指向人這個對象。
本片的故事結構分為以下幾個部份:

1、電話——文藝前女友
由電話引出的兩位男女青年的戀愛。編劇在相識契機上動了心思,電影《大都會》的經典段落通過座機電話被打錯電話的女孩聽到,女孩將電影結尾劇透給了男孩。兩人由此相識。
兩個大學生拿著DVD在大學的階梯教室相認,還是很清新浪漫的過程。

標準的文藝大學生的相識相戀,裹挾著電影、音樂元素。二十歲的愛情就是能把毫無意義的小說和音樂說得好像世界都天翻地覆了一般。

男孩由即將消失的電話想到了女孩,女孩因此得知男孩即將死去,寄出了最後一封信。

物品消失後連同相關人物的記憶也發生了改變,電話消失了,男女主人公變成了陌生人。

編劇由此開始轉向另一重要命題:與消失的物品相關的人物的消失,對中心人物的生活產生的影響,與死亡相比,哪個更大?

2、電影——影痴朋友
朋友捧著日本最著名的《電影旬報》雜誌,兩人偶然在教室相識了。(當朋友提及1996年《地下》的時候,作為觀影者的我內心撥動了一下,這部電影是本世紀初一家盜版碟店老闆推薦的,如今這一產業慘遭屠戮。)

朋友因盲腸炎沒能去看膠片版《地下》,悔恨自己錯過了導演。這個橋段讓很多人產生共鳴吧。

此後朋友經常推薦優秀電影給男孩子,「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卓別林
每次推薦電影的場景都充滿儀式感的喜劇色彩。

死前最後一部電影會看什麼?朋友告訴他,根本不存在最後一部電影。

當電影消失,變為陌生人的朋友變成了書店的小老闆。男孩的藝術生活全然崩塌。

3、過渡部份:時鐘——父親
男孩在阿根廷旅行結識了湯姆先生,而後者的死沒有給世界帶來一絲改變。湯姆先生生前對於時間的看法呼應了本部份,「人為什麼要讓時間掛在牆上、纏繞在手腕上。」

在生活上與男孩有著很強疏離感的父親是個鐘錶匠,一生生活在時間裡。

女孩、男孩相繼提出疑問,如果自己死了,有誰會因此悲傷嗎?

鐘錶消失了,那麼男孩與家庭之間的羈絆會因此消失嗎?

4、貓——媽媽、家庭
媽媽愛貓,為了照顧兒子的感情,不顧自己過敏收留了小貓,取名「生菜」,媽媽告知家人自己生病後,沒想到生菜卻先走一步。父子為了撫慰母親,找來一隻出讓的小貓,父親取名「包心菜」。媽媽生前將貓咪託付給兒子照看。

媽媽在一家人外住旅館時想給兒子最後的信,但被拒絕。現在收到了經前女友轉交的這封遲到的遺書。
信中媽媽又講述了如果自己即將消失,會做哪些事情。最後指出所有事情都是為兒子所做。

最後,男孩意識到世界是由不可替代的事物組成,並準備好迎接死亡。



本人愚見:
整部電影強調的不是人們去定義周圍的事物,而是事物定義了我們。
本質上人也是事物的一部份,缺少了某個人,世界的確會有些許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變化是人存在的證據。
我們懼怕死亡,是因為不曾見過有人從死亡中歸來。當我們意識到死亡是事物發展的一個階段後,死亡反過來定義了人。

這是一部向電影致敬的影片,是一部新時代拍攝的向相對的以電影院、膠片電影為代表的舊時代致敬的電影。

如果昨天我死掉,今天就無法看到本片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