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的兼差媽咪--The Second Mother

第二个妈妈/不做二等媽(港)/我的兼差妈咪(台)

7.7 / 16,938人    112分鐘

導演: 安娜慕依拉緹
編劇: 安娜慕依拉緹
演員: Regina Case Michel Joelsas Camila Mardila Karine Teles Lourenco Mutarell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碧心

2016-12-02 01:08:29

缺席的母親,遺失的愛




     《第二個媽媽》是一部巴西影片,講述了平民母親瓦爾遠離家鄉遠離女兒,來到聖保羅州的富人家裡做保姆後的故事。故事很平實,表面上無非呈現了貧富差異、階層差異、親子矛盾的問題,但人物的心裡活動,表現得特別好,能將故事更深層次的內涵慢慢呈現。所以這部影片的表達是有層次的,含有各種明暗對比、各種高低對比。我喜歡這種明暗交織的綺麗,喜歡這種高低錯落的差異。喜歡這種看完影片後,還能有餘味的感覺。

        影片開端將各種明亮鋪陳開來:巴西特別明媚耀眼的陽光、輕快的音樂、保姆瓦爾忙碌卻充實的生活、主人芭芭拉一家富足而優越的現狀。聖保羅州提供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該有的財富、地位、聲望,先為這個故事注入了明亮的生機。隨著瓦爾十年未見的女兒傑西卡的到來,在這個家庭光影下的暗斑才慢慢浮現。


        保姆瓦爾是傑西卡的生母,卻沒有陪伴傑西卡的成長。因為婚姻破裂,也因為謀生,她與傑西卡分別了十年,錯過了她成長的重要時期。傑西卡是在親戚家長大的,對傑西卡而言,瓦爾只是名義上的一個媽媽,也即「第二個媽媽」。親情的疏離,造成相處的尷尬,彼此在觀念上不可調和的差異,又造成了矛盾的爆發。這十年來,瓦爾在保姆的崗位上游刃有餘,她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幾乎可以成為芭芭拉一家的密不可分的一份子,遵循傳統的主尊仆卑的規條,盡心工作,以此獲得主家的善待。而在母親的角色上,她卻感到了生疏笨拙。儘管在心裡,她對女兒的愛很深沉,但聯結兩個人的愛的通道已經不再暢通,所以同處一室時,常常表現出掩蓋不住的落寞和手足無措。對於這種複雜矛盾的情感的描述,有一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瓦爾與女兒分別十年後,在機場的第一次見面的情景。久別重逢時,瓦爾表露出的激動、驚喜與傑西卡表露出的不適、尷尬是那麼的不相稱。

        芭芭拉是法比諾的生母,儘管經濟條件寬裕,但為了追求事業的成功及精彩的生活,從小把法比諾交給保姆瓦爾照顧,所以真正陪伴兒子長大的是保姆。對於法比諾而言,芭芭拉也只是名義上的一個媽媽,保姆才是關心愛護他的「第一個媽媽」。他的所有心事都可以對保姆袒露,所有軟弱都可以在保姆的懷抱里安放,與自己的媽媽相處卻充滿防禦與抵抗,儼然,母親只是「第二個媽媽」。芭芭拉逐漸意識到這一點,尤其是在她意外受傷時兒子表現出的滿不在乎時,她心底的無奈傷感,在影片低沉下來的配樂里,表露無遺。但錯過的時光不會回來,疏離的感情也難以再修復。另外,表面上風光穩定的婚姻,內裡其實搖搖欲墜,她的鐵娘子作風,與學者型丈夫難以達到深度的契合,所以丈夫在遇到傑西卡這種願意傾聽與仰視他的學生時,情感上開始游移。其中有一個情節是芭芭拉接受媒體的採訪,內容是關於個人風格的定義,她篤定地回答:「風格無法定義,我相信風格就是做自己。」事業的成功,令她得到自信與肯定,她被雜誌社譽為引領大眾的女性,時尚潮人。顯然,作為一位職業女性,芭芭拉是成功的。但作為一位母親和妻子,在強硬的表象下只剩下虛弱的空殼。

        影片在尾聲還帶出另外一位母親:傑西卡。這位來聖保羅州投奔媽媽的女孩,只是一位高中生,是來準備參加高考的。她聰明倔強又善良率性,對母親固守的階級觀念表達了不滿,作為一個新生代女性,她身上有突破常規的勇氣和信念。然而,從母親瓦爾發現一張小男孩的照片開始,引出她是一位未婚媽媽的事實。故事點到為止,對此沒有做更多的解釋,導演在這一段的留白,讓我們無從知曉她經歷過什麼,也無從知曉,在那段寄人籬下的十年時間裡,是如何度過童年和少年期的。只知道,在她最需要母親的時候,母親一直是缺席的。幸好,她沒有因此放棄自己,反而力求進取,為進入一流大學積極努力備考。她應該很清楚,她必須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即使日後,為此,她也要與兒子分離。

        其實,劇中每個人的生活面貌,都有其浮於面上的明亮,也有其沉於心底的暗影。


        通過將這幾位母親彼此對照,彼此對比,會發現影片試圖從女性的角度,去提出一個問題:一部份女性在實現個人價值的路上,如果要以失去親子陪伴的時間作為代價,那麼,這種實現還剩下多少價值?而更多的女性,僅僅是為了謀生,不得不與下一代分離,那份遺失了的愛,又該如何彌補?

        不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這種令人遺憾的代價,即使意識到,也未必有信心去彌補。芭芭拉雖然意識到兒子與保姆的關係比與她的關係更親密,但她沒有選擇去修復,而是憑藉固有的自信,送兒子出國學習。她自信的是,金錢能創造一切機會去成功,似乎也包括母子的親密關係。

   還好,在影片的最後幾分鐘,在巴西陽光明媚的午後,瓦爾終於辭掉了住家保姆的工作,搬來與女兒同住,還向女兒提出要把外孫接過來照顧,除了要彌補女兒缺失的母愛,也努力讓這種母子分離的創傷不再重演,由此,兩人之間的堅冰開始融化。當她們重新回歸到自己的位置:一位願意(可以)陪伴的母親,一位受到愛護、理解的孩子,愛的能量重新美妙地流動。一切都那麼自然寧靜,生機勃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