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少爺的劍3D--Sword Master

三少爷的剑/三少爷的剑3D/SwordMaster

6.1 / 1,584人    108分鐘

導演: 爾冬升
原著: 古龍
編劇: 爾冬升 秦天南
演員: 林更新 何潤東 江一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山水煙花

2016-12-03 23:19:53

劍未出鞘,氣便散了,哪兒還有酣暢淋漓?


荒遠小鎮,入夜無聲,唯有快到極致的劍光凜凜。 鏡頭甫一亮相,那股子江湖味兒破屏而出,凌厲到足以劃破長空的片名逼近眼前,《三少爺的劍》開了個太好的頭,端坐其間,屏氣凝神,你以為這一次可以看個酣暢淋漓,體驗一場快意風流。 然而,事與願違。

(一)老式的江湖與新派的武俠 武俠式微,是不爭的事實。 想當年金古溫梁的巔峰盛世,是何等的瀟灑寫意,如今留下的,不過是滿螢幕的宮斗瑪麗蘇。可總有一些人,還扯著一點有悖於市場的情懷,懷念已經老去的江湖。 江湖是隔絕於現實之外的,用刀和劍說話奉行力量為主的平行時空;武俠是仁義禮智信作為恪守規矩的內在風骨,主導著基本的精神世界。金庸和古龍作為世人最為熟知的兩位作者,在此原則上並無二致。 金庸長於描繪更為落地的人物,從出生地點,家世背景,成長環境,甚至學武用招,事無鉅細,面面道來。古龍則顯得隨性很多,大俠是橫空出世的,不問出身不涉來路,唯有一把劍縱貫江湖,贏者為王。 金庸描摹的是一個名為「江湖」的社會,而古龍講述的則是「江湖」裡的一段軼聞。 時間拉回到更晚一點,新派武俠逐漸便變得不一樣起來。一脈是以鳳歌,小椴為主的承接老式精魂的武俠,但融入了更多廟堂元素;另一脈則是以滄月,步非煙為主的打著武俠旗號寫著玄幻題材的偶像作品——「背著把劍談戀愛」,誠不我欺。 後者相對前者無疑更受到市場的青睞,相比傳統的家國大義,兄弟情懷,少年成長,「愛情」越來越在一部武俠作品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起到主導作用。 這大概是為什麼你看到的《三少爺的劍》,淪落至此。 (二)徐克爾冬陞之於古龍三少爺 徐克+爾冬陞+《三少爺的劍》=精品之作。在我未真正觀影之前大抵都抱著這樣的期待。 最會拍武俠的大導演徐克,曾經飾演三少爺的爾冬陞,技術和感情一一俱全,成就如今的三少爺也令人黯然。 當然,風景依然是極致的美。開闊處,有石板古橋處的清光寒颯;風月處,也有冷浸溶溶月下的紙醉金迷;小村里,不乏煙火巷陌間的平凡溫情;荒野外,一樹桃花開到濃艷,總是讓人心馳神往。最後一場大戰的斷壁殘垣,也頗生的出幾分「高手對決」的寂寞荒涼。 以及,徐克手筆的動作設計同樣讓人看到爽。無論是神劍山莊的多人劍陣,還是燕十三和影子對打的單人舞劍,連慕容秋荻懷中的小白蛇其實都有精巧的設計,看得出來還是費了不少的心思。 古龍的劍招向來寫的模糊,人影一掠,幾道白光閃過,戰鬥就結束了。招不在多,在靈動迅捷,速則取勝。影片中雖不夠「快」,也不夠「簡」,但將招數具象化也同樣顯示出了徐克的功力所在,配合上極佳的3D效果,還是保留還原了相當的古龍風韻。

(三)殘破的劇情,稚拙的演技 整體的陣勢和表子有了,最不能忍的就是狗血中二的劇情和麵無表情的演員。 古龍的情節或許不完整,但向來勝在層層翻轉和波瀾詭譎。 三少爺一生圍困住自己的是對「劍道」的質疑:劍是用來殺人的還是救人的?用劍的大俠是不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他放逐自己,意圖歸隱,從來都是因為解不開心裡的結,逃避遁世下更願意當一個「無用的阿吉」。 因他覺得,這無用比有用,來的更腳踏實地。 燕十三在此層面上算得上他的老師,他懂劍術,更曉劍道。劍是為了在江湖上為自己搏一個好名聲,但卻不能用來殺不該殺的人。何潤東算是完成度還不錯,黥了面的外形有不與世俗同的獨特性,也避免了演員本身常見的浮誇表情。 可電影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長里始終是與兩個女人纏雜不清的。自三少爺出現,影片中用了大片的篇幅來敘說他和萍水相逢的「小麗」之間的愛情,這愛來的毫無道理又過於冗長,乃至莫容秋荻帶著無邊的恨意來找回三少爺的時候,我一度認為她不是為了自己「一統江湖」的夙願,而單純只是個捉姦的妒婦。 未免太小家子氣了。 作為絕對主角的三少爺,林更新的表演簡直是車禍級別的。波瀾不驚下的掙扎無奈只能通過不停的反覆拍攝內心情境加以表述,實在是讓人一言難盡。一張毫無表情的臉貫穿始終,從頭到尾我也沒見到大悟通透或是意氣風發的三少爺,倒是把「無用的阿吉」深人人心。 講成長的故事裡,沒有變化,何來成長? 天尊的梗設置的太雞肋了,尤其當天尊化身為尷尬爆棚的竹葉青,簡直荒唐的像個兒童遊戲。作為大BOSS的揭曉出場太過草率,愛而不得所以惱羞成怒的BOSS人設怎麼看也無法理解這樣的自控力和能耐如何成為威霸一方的天尊。 神劍山莊的謝莊主也有些莫名其妙。 人物如果講不通透,就砍掉吧。 愛武俠的人愛做夢,追逐的是力所不逮,世所不及的劍與風流。

如果只想講一個家長里短都看得到的狗血故事,那又何必置身在江湖呢? 你說,是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