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神奇动物在哪里/怪兽与它们的产地(港)/神奇生物在哪里

7.2 / 508,692人    133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J.K.羅琳
演員: 艾迪瑞德曼 伊薩米勒 柯林法洛 柔伊克拉維茲 朗帕爾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

2016-12-04 06:07:31

潛伏的恐怖主義、政治正確與紐約的再生 —— 兒童劇下隱藏的政治


首先說結論,本片三分。作為娛樂電影而言,問題不大,可以帶家人孩子一起來看,當然也可以用以自己一個人消磨時間,但也基本到此為止了。正片內容我就不劇透了,多少有點兒是那種看完之後記不起來劇情的電影。本文將把電影裡的幾個元素單獨拎出來,討論一下:

(1)黑人女總統、政治正確和 「愛國(魔法)主義精神」

管理紐約魔法事務,甚至整個美國魔法事務的,是一個黑人女總統。在她的管理下,沒有魔法的人被叫做「No-magi」,而不是略帶歧視性意味的「Muggle"。這跟美國現代社會不能管黑人使用N-word,只能使用African American一樣,充滿了政治正確性。男主人公紐特從英國來,說我們那裡管沒有魔法的人叫Muggle,然後女主蒂娜很震驚,教育了紐特一番…… 無奈中國官方在翻譯的時候把"Muggle"翻譯成麻瓜,"No-magi"翻譯成麻雞…… 根本看不出來後者比前者能夠禮貌多少。

雖然本電影的時代設定在大概上個世紀初的紐約(那時中國的魔法師是幾個留著鞭子著裝華麗的清朝人……),但仍能反應出一些當代美國才能出現的政治面貌。首先,所有魔法師被教育要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然後一旦造成了危害安全的舉動就會被定罪為「叛國」然後立即執行死刑。

在美國的統治文化里,愛國確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帶來了美國多種族文化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又帶來了集權和高壓統治。多少有些令人髮指……

(2)恐怖主義的隱喻和紐約的重生

本片裡最大的反派的理想是挑起戰爭示威,讓整天光鮮亮麗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的No-magi吃吃癟,然後統治天下。而他所操縱的最大棋子則是老是被寄養母親欺負的十幾歲的孩子,通過不斷地凌虐,孩子身體裡的惡意累積,成為破壞動力的源泉。這裡與美國2001年的911事件的大背景是可以勉強扯上關係的,拉登策劃911一方面是為了復仇,一方面也是想挫挫美國世界警察的銳氣。現實世界裡,世貿大廈雙子塔被飛機炸毀,電影裡,紐約的地鐵被炸毀。

本片最大的亮點,從這個角度看,就在於片尾紐約的重生。傾盆而下的大雨里蘊含著遺忘的咒語,讓擔驚受怕的美國人逐漸從創傷中恢復精神,傲羅們也一個個站上了大樓的鋼筋之上,用魔法將碎掉的一磚一瓦復原。非紐約地區的觀眾看到這一幕會覺得神奇,原來魔法這麼方便,還負責災後重建。而對紐約當時經歷過這一浩劫的人們來說,十六年後,看到在電影虛幻的魔法世界裡的一場遺忘的雨和用魔法重鑄的摩天大樓,內心一定會燃起一絲希望吧。

(3)環保主義

這一點沒啥好說的,愛護自然環境,保護小動物啥的。概念溫和,老少皆宜。

不說故事本身,只說這幾個設定,還是能看出JKRowling的那點心思:一方面表達她對美國文化的崇拜,一方面又送去一些聖母式的人文關懷。與近期同時間出版的「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一樣,都是用來服務讀者和觀眾,順便賺錢的。比一般商業片高明一點點的是,她能軟植入這麼多「正確」的東西,而不輕易被發覺,用兒童片的形式去順便表現一些更赤裸的東西。

名利雙收,作為大眾藝術家也算是及格了吧。

————————————————
補誇一下:
露娜的鏡頭給的很多,很美。
麗塔跟紐特的歷史很有趣。
作為哈利波特世界的支線故事,世界觀設定上還算有誠意,細節就不扣了。
And.... It was Johnny Depp all alo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