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

对话尼克松/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惊世真言

7.7 / 112,657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法蘭克藍吉拉 麥可辛 山姆洛克威爾 凱文貝肯 馬修麥費狄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飛鶴

2016-12-04 08:37:50

生而為人,再多的光環,我們也只是一個平凡的悲喜的人


「水門事件」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電影裡都自帶聚光燈,在電影方面有許多的講述,直接或者間接,優秀者不在少數。《驚天大陰謀》、《尼克森》、《迪克》等等影片都是該事件的真實反映,《對話尼克森》也不例外。

本片是真實事件改編,聚焦當時的戴維和尼克森的談話,在這次談話中尼克森首次承認了自己的非法犯罪行為並道歉,在當時轟動一時。雖然本片並沒有直接談到水門事件,但是顯然它依然是重中之重。

影片力薦!因為生而為人,我們都有錯。

郎霍華德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出色導演,其對劇本的選擇、演員的挑選和調教、影片節奏的掌握、類型的結合、劇情思想的走向、等等的關鍵看點編製的堪稱完美!

太多的因素讓我們流連忘返啦,我就舉一些淺顯的有目共睹的例子。算是觀影感受。

首先是劇本的選擇就很抓觀眾的心理和眼球。對話呢就代表著平等的坦誠的交流,沒有虛偽做作。而對話的對象呢?恰恰又是前任總統,一位把玩權術的政治家。那麼究竟能不能平等的坦誠的順利進行對話呢?看影片就知道啦。這就是本片的了解水門事件、了解尼克森的一個切入點——一場對話。不得不說這個切入點相當高明!後面的我就不多說啦,涉及影片內容,關鍵還是大家去欣賞。

其次是導演對影片節奏的掌控力,我簡單將其概括為「快、穩、准」。每個影片都有其節奏,不分悶悶的文藝還是刺激的商業片,然而節奏不是真的能夠形成節奏的,大多數情況下它總是成為了觀眾的「安眠藥」。《對話尼克森》的開頭是一連串的報導和人物採訪,來將觀眾快速帶入尼克森和戴維的對話的未知事件的情景,讓觀眾產生好奇心,並且鋪墊人物性格和故事發展。這裡是快速的未知的節奏。(十幾分鐘左右)

兩人的對話的開始(30分鐘以後)影片從快變慢,開始第一場對話。第一場對話為什麼慢呢?因為要營造尼克森強勢,戴維弱勢的情景,其次是要改變觀眾快節奏的視覺疲勞。接下來又回來戴維一方的快節奏的失敗討論和第二、三次談話。再下來就是重頭戲啦,幾乎全是慢節奏的——那通深夜電話和第四次對話。 其中的精彩大家趕快去看吧。

再次是對尼克森這個人物的再次解讀。作為一個在任全是負面政績又深陷政治醜聞成為首個在任被迫辭職的總統。尼克森神秘又可憎。不過影片從尼克森的角度解析將其的行為解讀為一個底層人物為自尊而奮鬥從而犯了錯誤,進而在影片延伸討論作為人的情感和命運。

尼克森醉酒打給戴維電話,從而輸掉對話尼克森在電話中流露的情感,然而這裡他卻不記得啦,命運弄人,一切都過眼雲煙。

這裡我覺得導演有些避重就輕,他沒有將尼克森進行水門事件這一行為對美國人們和政治、世界人們的危害做出評價,只是簡單的陳述事實,然後又將這一行為的原因引導觀眾,將影片的一切都歸結在人的命運和人生情感上。這一做法實在是錯誤引導觀眾,在感情上討好觀眾。

但是鑒於導演將人的命運和情感表達的完美,甚至於讓觀眾深深了解尼克森作為一個人的內心的無奈、悲哀、悲傷、屈服命運。

無奈,悲哀平凡

總之,《對話尼克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精彩的不同的尼克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