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姑娘寶典

2016-12-07 05:19:53

小人國歷險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知道有電影,但我還是堅持把書看完之後再看電影,就怕電影的固定畫面禁錮了文本故事的想像空間。看完電影之後,只想說還好先看完了原著。《格列佛遊記》原是英國著名諷刺小說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創作。故事用反諷和荒誕的寫作手法講述了故事主人公幾次航海的奇異經歷,來諷刺當時英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小說中格列佛前後來到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駰國,這幾個國家的共同點都是國王領導能力強,學識淵博,有獨特的政治思想及管理國家的能力。每個國家的國王都是格列佛了解他的國家的政治制度,議會、黨派、法律、軍事、戰爭等。在小說中幾個國家的政治管理或正面或反面的映射出英國國家制度的不完善之處。但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沒有完全和諧,黨派、戰爭、選拔等都存在一些啼笑皆非之處。而格列佛最後到慧駰國是一個完整的理想國度,他們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統治體系,人人遵守,同樣有等級高低,可整個國家和諧融洽,沒有紛爭。但這個國度的缺憾是並不發達,對外界不了解,聽了格列佛的敘說也多有質疑和輕視,自己國家沒有文字,因此也就談不上文化。這個國度是可以看出是作者最終嚮往和回歸的社會,似乎在向人們闡釋社會的發展和和諧完美是矛盾的,不能同時存在。

電影《格列佛遊記》主要講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國的經歷,影片的改動較大,故事的發生時間、背景、事件完全不同。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703年,主人公是一個航海醫生。而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近代,主角在一家報社做著最底層的首發員工作,十年如一日事業並無成就,有一個暗戀了五年卻不敢表白的女同事。為了在暗戀對象面前展示自己,便答應去百慕達一個州考察寫稿。故事的情節也比較老套,睡著了船遇風浪被毀,人衝到陌生的國度,醒來之後就發現自己被小人國俘虜。到了小人國的故事基本與原著大相逕庭,除了尿尿救大火和幫國王打贏與敵國的戰爭,電影就提取了故事的引子,其餘部份全部重新編導。影片中國王的才能並未展現,也沒有討論政治,反而加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元素,如設置廣告牌,用來營銷宣傳的體恤,排練話劇的故事內容…這些都是影片的新穎部份,比較貼近現代社會,也讓觀眾容易接受。電影反映的主題也與原著不同,影片一點都沒有涉及政治,反而以人人熱衷的美滿愛情和小人的爭鬥獲勝來迎合大眾需求,這與原著作者的創作初衷是違背的。影片的結尾以歡樂的歌舞做圓滿結束,所用音樂也比較符合導演反映的主題即沒有戰爭,人人和睦而歡樂,似乎又與原著的主題不謀而合。在影片中加入了一小部份大人國的情景,個人認為沒有任何意義,既未能展開新的故事情節,又與小人國的故事無關聯,純屬多餘的拍攝。還不如讓影片應當起名叫《小人國歷險記》,然後將四個國家的故事拍成四部,每一部份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改編,突出原著的優點,又不失新編的創意,能這樣就最好不過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