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神奇动物在哪里/怪兽与它们的产地(港)/神奇生物在哪里

7.2 / 508,099人    133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J.K.羅琳
演員: 艾迪瑞德曼 伊薩米勒 柯林法洛 柔伊克拉維茲 朗帕爾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6-12-07 08:30:37

這一次的麻瓜很有愛


十幾年前,我在一次電影網站的筆試卷子上,答不上來《哈利·波特》系列的導演分別是誰、誰、誰。所以,哪怕到了整個系列終結之際,看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我依然沒有喜歡上魔法世界,認定了自己是個麻瓜。

有這樣的人生故事,當我看到《神奇動物在哪裡》,全程有個麻瓜跟班在場,而且還不是插科打諢純惡搞,頓時覺得相當親切。

《神奇動物在哪裡》之於《哈利·波特》,大概有如《霍比特人》與《魔戒》。它是一個去而復返,能讓書迷與影迷得以舊夢重溫,尋找散落其中的霍格沃茨彩蛋,主打情懷和記憶的美洲大陸新世界。

《霍比特人》是冒險加奪寶,《神奇動物在哪裡》就是冒險加逛箱子裡的動物園。少年成長,不斷戰鬥,不斷變得堅毅勇敢的沉穩主線不在了,而是多出了幽默,奇趣,手到擒來和揮灑自如,還有貫穿存在的時代背景,有人解讀出了禁酒令,有人說是宗教迫害種族隔閡,反正,怎麼用都合適。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用一種羞澀、內向、眼神躲閃和不善交際言談的肢體語言,演繹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魔法學校畢業生。

不少影迷可能會覺得,這種表演方法,太搶戲。它帶有過於強烈的演員個人色彩,但聯繫到這個人物更多時間是與動物們打交道,或許,這套社會不適應症的深情方法,反而是最合適的。

與小雀斑相比,其他人物情節,無論是太像傲羅的凱薩琳·沃特斯頓,充當喜劇調劑的魔法師與麻雞(「麻瓜」在美國的叫法)的眉目傳情,包括降服默默然的前因後果,有孤兒院少年,有黑魔法野心家,有刻板的魔法國會。黑化是因為被虐待和歧視,野心是因為不滿魔法世界要自我隱藏,類似橋段,看起來就正常到不行。

儘管看不明白手提箱是如何做到裝人之餘還把手提箱自己給裝進去的,但這種無傷大雅的編劇神器,觀眾也無須在意。電影如其名,更多看點還是集中在了神奇動物身上,尤其是它們生氣的時候。

有個鴨嘴獸般的,喜歡偷一切閃閃發亮的東西。

有個會隱形的,長得像《動物方城市》的樹懶,但行動飛快。

有個迷你版《星際異攻隊》小樹人的,會開鎖,還很粘人。

放大版的犀牛,隨意放大縮小的飛蛇,還有能擋魔法的飛行獸,會下吉祥雨的大鳥……

它們或是充當無關緊要的逗趣元素,咬咬人,偷偷東西,再比如小強配茶壺的梗,堪稱極端無聊惡趣味。不然就是左右了關鍵情節,捨身救主。再不然,還有像結尾的放大招,狂抒情,重建飛來橫禍之後的紐約城。

表面上,它與《奇異博士》的時光倒流沒有差別。但是,在上世紀 20 年代的時空中,在一戰和二戰之間,我生生看出來了新世紀伊始的 911 傷痛,不斷在人類與魔法世界反覆上演的坍塌與重建,悲沉與遺忘。

感謝恢弘大氣的配樂!同樣的視覺奇觀招數,放置於魔法世界與漫威宇宙的最大區別,就是我個人會更認同這個魔法世界。

一定要回答《神奇動物在哪裡》到底神奇在哪裡,我也說不上來。有人會喜歡原著作者 J·K·羅琳把她的魔法世界展開得更大,有人會覺得導演大衛·葉茨找到了新天地。

它最神奇的,可能還是擁有魔法的天賦與本領。它不僅是賦予學齡人群的美夢童話,也肯定著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不一樣的存在,暗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挫敗,旅行路線和一番大不同的人生天地。

至於魔法本身,當然也會讓電影世界變得更加有趣。

儘管在神奇動物身上,你會覺得,它們完全更像是孩子們會想像出來的奇怪組合:蛇可以長翅膀,有很大很大的大鳥……諸如此類,不可具舉。

麻瓜的世界,也未必是像魔法國會眼中那樣不屑,充斥著麻煩、無知和庸俗,那應該更像是麻瓜自己眼中的罐頭加工廠,工作機械,重複無聊,以致於食之無味。

於是,電影有了魔法,世界有了神奇動物,麻瓜有了觸發食慾的烘焙麵包店。

被調換的手提箱(幾乎肯定會出現熱賣的電影同款),並不會出現人生交換這種麻雞喜劇。它們裝滿的,是兩個迥異的世界裡頭,相同的希望與夢想。所以,麻雞麵包店拷出來的麵包形狀,都是來源於神奇動物的形態。

畢竟,生活就是如此美好。或許,這才是即便《神奇動物在哪裡》看起來和這個片子有點像,和那個片子也有點像,但大家仍然選擇不在乎的最終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