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 Silence

沉默/ 沈默(台) / 沈黙

7.2 / 123,473人    161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傑考克斯 馬丁史柯西斯
原著: Shusaku Endo
演員: 連恩尼遜 安德魯加菲 亞當崔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所有人問摩西

2016-12-12 05:27:36

馬丁·斯科塞斯的宗教史詩 | 北美速評


本文首發公眾號:摩西文藝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籌備27年之久的新片《沉默》於昨天在紐約舉行放映活動,首批評論新鮮出爐。與導演上一部宗教題材的電影,1988年《基督最後的誘惑》收到的負面評價和抵制不同,本片反響不錯,目前爛番茄100%新鮮度,均分8.9;Metacritic 84分。


本影評翻譯自《Variety》(綜藝雜誌)
原文作者:Peter Debruge
以下為翻譯全文(有刪節)


只有現實世界中的人才擁有自由意志,任何探討信仰本質的電影都需要導演扮演上帝的角色,迫使影片中的人物回答那些被提及最多的問題。儘管存在著這個有趣的矛盾,電影史上還是有很多關於基督信仰的偉大電影:從卡爾·西奧多的《詞語》,到羅伯特·布列松的《鄉村牧師日記》,再到讓·皮埃爾的《萊昂莫漢神父》,現在必須加上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這部籌備近30年的傑作,改編自日本小說家遠藤周作同名小說,講述一個17世紀傳教士陷入背叛與信仰的兩難境地。


儘管導演是當代最偉大的電影大師之一(同時也是非常正確的時間點,用力過猛的《華爾街之狼》後大家對本片異常期待),但從大眾的電影角度看,《沉默》並不是偉大的作品,無法否認的華麗之下是折磨人的冗長乏味,以及在一些關鍵點上令人不安的割裂感,對導演的擁躉來說不夠激烈,對虔誠的教徒又太過暴力,對於製片方耗費巨資去吸引的廣大普通觀眾來說又顯得晦澀深奧。
這也解釋了導演為何會找來如此超能力的陣容:超凡蜘蛛人和兩位星球大戰的主演。

然而,透過關於信仰的電影的狹窄稜鏡,《沉默》仍然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回答了一些在這個商業化媒體時代大家都經常逃避的關於基督本質的一些問題。考慮到宗教信仰在大眾生活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能夠真正思考這一命題的作品如此稀少還是讓人倍感驚訝的。這是繼特倫斯·馬利克的《生命之樹》以後最嚴肅的思考。




《沉默》的核心是關於精神上的兩難境地:放棄自己的信仰到底意味著什麼?雖然劇本打算從更深層次探討這個命題,但是在字面上電影已經完成的足夠好。本片中,【棄教】是17世紀日本政府的精神武器,受到歐洲殖民威脅的日本試圖打擊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

在導演之前的一部宗教題材作品中,佛教的真理認為驕傲是造成痛苦的根源,這是一個無價的洞察,也是本片中加菲爾德飾演的狂妄的年輕牧師 羅德里格斯必須克服的,儘管他自認為最大的障礙來自上帝的沉默,(人們一直祈禱,但上帝從未回應)。

如果說《現代啟示錄》是對《黑暗之心》的現代演繹的話,那麼《沉默》就是導演對此的個人見解。羅德里格斯和另一位年輕神父 加爾佩一起請求基督上層派他們去往日本調查他們的導師 費雷拉(連姆·尼森飾) ,唯一的線索是一封延期的信,信里向教會說明了當地阻止宗教的傳播,以及無法言語的酷刑。傳言稱 加爾佩已經棄教。




等待他們的是如同地獄一般的場景,導演用一系列酷刑將其呈現出來:滾燙的開水澆向血肉之軀,女人被包裹在稻草中燃燒....在這種情況下,羅德里格斯冒著生命危險繼續為那些因為害怕懲罰而轉入地下的潛在基督徒服務,同時尋找導師的下落。

羅德里格斯為殉道做好了準備,但是並不想死在日本審判者惡毒的計劃之中,更別提他們為了讓教徒棄教而準備的酷刑。在這個過程中,他一直向上帝祈禱,然而收到的卻只有沉默。




影片後的一個小時是最具挑戰性的,馬丁·斯科塞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達到了《基督最後的誘惑》編劇保羅·施拉德曾經描述的「超級電影」,無助的主角與無法控制的力量做鬥爭。而遠藤的小說讓我們得以近距離的直面感受加菲爾德內心難以想像的衝突和掙扎。

對於非教徒來說,當費雷拉再次出現時,他那殘酷的充滿誘惑的論據聽起來非常合乎邏輯的, 從十字軍到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曾經牧師因信仰而受到懲罰,當一個人考慮宗教對世界所做的殘酷時,關注這些腳註似乎是不公平的。

首發微信公眾號:摩西文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