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是滋拉是咔滋

2016-12-13 10:40:54

觀後感和簡單評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就電影本身而言精彩到無以復加!導演的電影語言成熟得不像話。

巴黎和會背景下,主角家庭里被宗教意識、陳腐觀念、父(男)權壓迫等因素直接影響,而所在階級對自身的自負認識和對戰敗國以及對立國家的蔑視與敵視則使主角耳濡目染。

影片以一戰結束的記錄片段+形式感十足的現代派音樂開始,後畫面轉成陰暗色調的鐵軌、列車沿途景像,以及對準一教堂窗戶窺視主角的緩慢的變焦鏡頭,音樂繼續那現代派的詭異和急促節奏。這些構成了片頭,也奠定了電影的基調——形式主義,情感扭曲,燈光缺失。電影在其後講述了一個「世界公民」男孩兒從美國遠渡法國在異鄉生活的數個月的經歷和他的變化。

母親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電影重在塑造她的矛盾性,而她自己的矛盾性則比較直接地影響了主角的人格發展。母親與父親的婚姻並非明明白白。(按母親的講述)母親本是一個自小週遊世界、強勢並且不願結婚的知識分子,在父親的不懈努力爭取下與父親結婚,誕下主角。而第一章開頭出現的作家和影片最後主角的現身則告訴觀眾,主角或許並不是其「父親」的兒子。母親同時又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天主(分不清)教徒,但虔誠教徒+自負的知識分子姿態也決定了她的教條主義思想。在第一章節前段主角就在向人群丟石塊兒,而母親之後帶主角去道歉時主角也表示出不理解和拒絕。這些行為我覺得並不代表主角的異化思想,而只是家庭教育因素以及不能適應新環境的結果。在主角試圖在餐桌上揭發父親的欺騙行為時,母親的自負與對男權的屈從讓她同父親一起對主角撒謊,而主角心裡對事實一清二楚。從這裡開始母親與主角開始分裂,這也是主角的意識形態真正開始向極端轉化、思想開始被慾望不能達成的心理產物異化的起點。

電影中插入的女傭和女老師的角色很特別:女傭與母親的不同立場與不同做法導致了女傭在四個月時間裡逐漸代替了母親,而母親則遠離了孩子。將女傭逐出家門無疑是一個對於主角來說精神上的打擊以及思想扭曲的契機,也是主角將家庭視為敵對、異己力量的源頭之一。而老師的存在既給予了主角性意識的萌發,也同時因為被發現與父親調情而激發、建立了主角崇拜父權並反抗家庭的思想基礎。有趣的是,母親辭退老師的時候,向老師講述了自己的生平及理想,並把薪酬交付給老師。這時候,影片罕見地出現了在鏡頭前的強光,將整個視野照亮。這也許是在表達母親身上的崇高本性和老師角色的天真與無辜。

影片對父權的刻畫可以說用了相當重的筆墨。當父親對母親突出性要求以及父親面對母親的婉言拒絕表示出不快並離開時,鏡頭經過了:越過二人軸線最後切成近乎大遠景拍攝只靜躺著母親的空房間,這樣一個過程,這段給我印像極其深刻。主角所在的環境不只是一個「父親忙於工作、母親略有古板」的壓抑家庭,而是一個男權至上、即使是母親這樣自負的貴族+知識分子也只能屈從於其下的扭曲的菁英社會。

給分缺了一星,是因為我自己不太信任精神分析一派的電影,而這部電影在最後從童年(1918、1919年)直接轉到二戰初期(影片提到5.14荷蘭投降,即1940年),此時攝影機對準的是四個政治家的商議場景和一個獨裁者的面目特寫。不難想像,主角蛻變成了法西斯惡魔。跳躍之大使我有些不太適應,但整部電影的出色和說服力使我感到深深的敬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