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鐵英雄 Hacksaw Ridge

血战钢锯岭/钢锯岭/钢铁英雄(台)

8.1 / 595,051人    139分鐘

導演: 梅爾吉勃遜
編劇: 安德魯奈特 羅伯特申坎
演員: 泰瑞莎帕瑪 安德魯加菲 山姆沃辛頓 路克布萊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恣意的仙人掌

2016-12-13 19:23:26

《血戰鋼鋸嶺》中的核心其實與戰爭無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周的中國院線簡直是2016年以來最直男的一週。


兩個年齡加起來超過150歲的美國傳奇導演為我們奉獻了兩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薩利機長》的導演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人稱「東木」,是當今美國活躍的少數右翼導演+演員之一。除他之外,今天要講的《血戰鋼鋸嶺》的導演梅爾·吉勃遜也是右翼。不過與伊斯特伍德注重個人責任的現代保守價值觀不同,梅爾·吉勃遜更熱衷於史詩和宗教,並且在影片中毫不保留地釋放滿腔熱忱。


《血戰鋼鋸嶺》以驚人的寫實再現了戰爭的殘酷,故事講的是二戰期間死傷最為慘重的沖繩島戰役中,美軍一位因為信仰而拒絕開槍的醫療兵救出75名戰友的動人故事。


這位醫療兵就是唯一獲得了美國最高軍事榮譽勳章(二戰時,有1600萬美國兵上了戰場,其中只有431人拿到了榮譽勳章)的戴斯蒙德·多斯,他已於2006年去世。


因為各種醜聞和得罪了好萊塢的金主猶太人,一度被好萊塢打入冷宮,這是梅爾·吉勃遜最近10年來的第一部電影,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那久違的上個世紀的平鋪直敘並激燃煽情的老派風格。


這種old school風格是非常鮮明的,全片直愣愣一根線敘事,幾乎沒有任何倒敘插敘,敘事的目的極其明確,完成了就進入下一段落。


影片非常明了地分為三個部份:家鄉(戰前)、營地(受訓)、沖繩(戰時)。


第一部份,多斯參戰前的成長歲月,從孩童到青年,交代了家庭背景、性格與信仰的形成,與多蘿西的戀愛,直到決定三軍。


這些戰前的文戲拍得乾淨俐落,一段勾著一段,該講的講清楚,其他一句廢話沒有。觀影經驗豐富的都能立馬從中看出導演想達到怎樣的目的。


第二部份,多斯在軍營受訓,被上級排斥,被戰友毆打,讓人聯想到庫神的《全金屬外殼》。


這一部份也成了了全片笑點最多的部份。由喜劇演員Vince Vaughn飾演的教官每一句都是金句,吐槽能力max。


第三部份,沖繩島上的鋼鋸嶺,阿修羅般的地獄。


梅爾·吉勃遜選中澳洲雪梨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不惜將其炸毀偽裝成鋼鋸嶺,成功等比還原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壕。


在一切都是CG綠幕合稱的今天,梅爾·吉勃遜並不排斥特效,但仍堅持大部份鏡頭都以實景拍攝。連「火燒鬼子」的戲份,都是採用特殊火直接噴燒真人。上一次看到這麼紮實與大規模的實景拍攝還是《瘋狂的麥克斯4》——恰巧該系列的前三部男主角也正是梅爾·吉勃遜。


這一部份有我看過最長、最血腥、最真實的戰爭場面。吉布森大爺毫不拖泥帶水,沒有任何美化和過濾,極少給整個戰鬥場面完整的遠景鏡頭,沒有航拍鏡頭,都是跟隨主體的極富臨場感的中近景,重點描繪戰鬥的局部,輔以高速剪輯,表現一個士兵被擊斃也只是0.3秒的時間。


殘酷的畫面帶給觀眾的不可能是對戰爭的快感,幾乎沒人會在這個段落之後對地獄般的戰爭場景抱有任何好感。


說到以救人為主題的二戰電影,我們會首先想到《拯救大兵瑞恩》。有趣的是,兩部影片的「救人」體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內涵。


《拯救大兵瑞恩》的「救人」出自普世的人道主義精神,而《血戰鋼鋸嶺》的「get one more」,則是源於超凡脫俗的精神力量,是高於一切的無條件信仰。


現在很多人面對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先看反戰程度幾何,甚至出現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夠反戰」這樣驢頭不對馬嘴的評論。


《血戰鋼鋸嶺》不算反戰片,當然它也不是鼓勵戰爭,這部片的核心就和戰不戰沒什麼關係。


它的真正核心是關於一個人堅持自己信仰的。


戴斯蒙德·多斯信奉的小教派叫Seventh-Day Aaventists,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這個教派即使在美國也非常「另類」(被傳統意義上的基督教視為異端)。


在《血戰鋼鋸嶺》中,主人公對信仰的堅持,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威脅,一方面來自戰友的不理解,另一方面則是兇險的戰場本身,分別對應電影第二部份、第三部份的內容。


故此,戰爭在影片中僅僅是背景設定,是為了烘托出煉獄般的氛圍,方才能顯示出主人公信仰之珍貴。


這是一個只可能在基督教文化下才會發生的故事。


主人公童年時差點失手殺死自己的弟弟,此時他走到家中掛著「十誡」的畫框前,看到的正是《聖經》中該隱殺死亞伯的畫(該隱與亞伯也是兄弟),旁邊寫著:


第四誡,不可殺人。


所謂「十誡」即——


第一誡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誡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象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三誡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第四誡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第五誡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第六誡 不可殺人。


第七誡 不可姦淫。


第八誡 不可偷盜。


第九誡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誡 不可貪鄰居的房屋;也不可貪鄰居的妻子、僕婢、牛驢,和他一切所有的。


(引自新教和合本版本《聖經:出埃及記》20章2-17節)



第一次撤退時,主人公在繩索邊詢問上帝「你要讓我怎麼做?」,接著他聽到了傷員的呼救,於是決定孤身一人回去救治傷員,衝向戰場的背影充滿了儀式感,像一幅油畫。


救人期間,鏡頭數次給了多斯顫抖而流血著的雙手,這簡直是耶穌被釘雙掌的變體。


主人公從鋼鋸嶺下來時,士兵們——其中有許多曾經不理解他、質疑他的人——在他面前分成兩邊,為他讓出一條路來。他伸出雙手,戰友們爭相去觸摸他的身體。


這種畫面和構圖,在大量宗教題材的油畫裡,簡直不要太多。


多斯從戰場上回歸沖洗身體時,逆光仰拍,水和陽光為他的身體勾勒出金邊,彷彿是受洗和重生。


當次日需要再次登上鋼鋸嶺時,部隊要先等多斯祈禱結束再發動進攻,此時他就是被祝福的「miracle」本身。


結尾,戰鬥結束,他負傷躺在擔架上從高空緩慢滑落,他的胸口,是失而復得的聖經,他的身下,是人間煉獄,鏡頭從俯視到平視再到仰視逼近天空,使原本下降的動態呈現向上的趨勢,這一刻他與上帝同在。


毫無疑問,梅爾·吉勃遜和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之間存在許多共鳴,並不是說二人的宗教信仰一致,而是在信仰的更深層次中發生共鳴。


梅爾·吉勃遜的宗教情結由來久矣,他悲慘的童年生活和前些年痛苦的私生活讓他在基督教中尋求慰藉。他的所有電影其實就一個母題——信仰,不過在他的電影世界裡,信仰是泛化的概念,未必是具體某一教派的宗教信仰。


很多人說《血戰鋼鋸嶺》是美式主旋律戰爭大片,這是對這部電影的誤解,也是對吉布森本人的誤解。吉布森作為導演是遊走於主流邊緣的,尤其在被左翼「Liberal」佔領的好萊塢,這種表現宗教熱忱的電影反而少見。其實這部電影本質上是一部帶有強烈私人精神印記及濃厚宗教拯救情緒的戰爭片。


影片同樣也表現了日本兵的信仰,以帶著尊重的慢鏡頭的方式。70年前太平洋諸島上的人沒有一個是沒有信仰的,看到有人評價這部電影「假天空」、「不真實」,如果你肯去查查資料就會發現,真實歷史中的戴斯蒙德·多斯本人甚至比片中的角色還要更加傳奇——在初民看到神蹟的地方,末人只能看到虛無。


想到關於多斯的回憶錄《Desmond Doss in God's Care》中,受訪的日本兵說經常看到那個作死的衛生兵在前線救人,想打他時槍彈卻總是卡殼。


可能當真正的信仰者出現時,上帝真的會站在他這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