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6-12-13 23:57:28

《深海浩劫》:這部影片和《鐵達尼號》有著很深的淵源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災難片幾乎長久不衰,雖然已經過了它最繁榮的時期,但依然具有著持久的生命力和賣座力。這或許是因為生活在城市中、缺乏災難的我們,需要藉此完成自我對災難的想像,藉此在幻想中靠近那些曾經真實發生的絕境。

《深海浩劫》的故事取材於2010年發生在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事件。影片的英文片名「Deepwater Horizon」就是取自於該鑽井平台的名字。《泰迪熊》裡賣萌耍賤的馬克·沃爾伯格和《移動迷宮》中的小鮮肉迪倫·歐布萊恩在片中均有出演,但卻以一種更為嚴肅的狀態演繹了這場災難。「深水地平線」是一個由韓國團隊建造的半潛式的鑽井平台,可以在海面上移動,原本在出事之前已經好好地工作了9年,但在2010年4月20日的井噴事件中,井噴導致甲烷大量泄漏並引發多次爆炸,平台被完全炸毀,燃燒的大火根本無法撲滅,救援隊只得讓平台持續燃燒36個小時之後沉入海底。這造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事故的責任方英國石油公司為此負擔了208億美元的和解罰款。

《深水地平線》的取材在災難片的序列中可以說是非常不討巧的,為什麼呢?因為石油井噴這樣的災難事故有著複雜且枯燥的原理和背景,非常不適合被影像化。對於這一點,導演彼得·博格很巧妙的用了一個生活場景來解釋這個原理。片頭溫馨的家庭場景,既是對海上工作人員與家庭之間聚少離多的真實寫照,為後文主角強烈的求生慾望做了鋪墊;同時也巧妙而借力地用可樂噴發解釋了井噴原理,還成為了影片核心災難的不詳預兆。這一段在影片很靠前的部份,遲到的觀眾們千萬不要錯過了。類似用心的細節在片中也隨處可見,攝製組在水庫里搭建了一個實景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甚至連螢幕、按鈕等都與真的鑽井平台中的控制台一致。

導演彼得·博格說,導致他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是因為大家都在討論這場災難的可怕和嚴重性,卻沒有太多人關心那11個遇難者。因此他想要拍攝這11個曾經奮力阻止災難發生的人。在整體人物的表現上,彼得·博格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影片基本上規避掉了常規災難片會出現的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問題,轉而採用一種群像化的方式來刻畫這批工人。多個人物同樣也帶來了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敘事線,讓影片整體觀感更為緊湊。

現實中,發生井噴的時間是晚上9點45分,影片則把這個時間放大到了12個小時中,從主人白天上船拍到半夜獲救為止。這個在12個小時中發生的,基本符合三一律的故事對於「災難」的題材來說恰到好處,既保證了敘事的緊湊,又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來鋪墊和稱述災難的發生,同時也讓災難的來臨時刻顯得更加震撼人心——井噴發生的段落簡直是比爆炸時的火光更為好看的場景,誰能想到灰撲撲黏糊糊的泥漿居然比爆炸更好看呢?這是一種純粹的、工業的、力量的災難。

說到災難片,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小李子出演的《鐵達尼號》。有人可能會說,《鐵達尼號》明明就是一部愛情片啊,哪裡是災難片了?

當然,片子中的確有災難的場景,比如船撞上了冰山,裂成兩瓣兒沉沒了。但是我要說的其實是,撞冰沉船並不是《鐵達尼號》的災難,就好像井噴爆炸的炫目時刻並不是《深海浩劫》的災難一樣。

在齊澤克的分析中,《鐵達尼號》的真正災難,並不在於遊輪沉沒,乘客大量死亡的時刻。它真正的災難時刻,在於貧民傑克為富家女孩露絲獻上了生命,在於傑克帶給了在影片開始對自身身份厭惡的露絲一種身份和階級的自我認同,在於上層階級的露絲從與下層階級的傑克的短暫愛情中獲取了力量和活力。假如傑克沒有死亡,而是活下來和露絲一起到了紐約,他們的此後的婚姻生活才會是真正的災難。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根本的、階級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有在封閉的、暫時離開社會價值體系的、發生了打破階級界限的災難的鐵達尼號上,他們的愛情才有暫時存在的可能。
所以,與《鐵達尼號》相似的,《深海浩劫》同樣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種模式。影片用了44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鋪墊災難發生的原因。在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檢查、核實行動中,英國石油公司為了節省經費而偷工減料、疏於作業的形象漸漸浮出了水面,指向了這場災難其實是一場完全的人為事故。

與影片後半段中的爆炸營救場面相比,這40多分鐘的,略顯枯燥的鋪陳段落才是真實的災難。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災難是如何被造就的,並以一種既興奮又恐慌的矛盾心態,期待災難發生的那一刻。

這就是災難片之所以能成功地成為一種類型片的心理機制。我們恐懼災難,但我們也期待災難。在當今,災難片其實已經不流行了,我們既不在世紀之交的毀滅想像中,也早已邁過了2012的末世預言,我們已經失去了對物理破壞性災難的想像能力。因為各式各樣的災難片,幾乎已經把所有可能的災難都在螢幕譜寫了,甚至還幻想了超出預期的未來災難。在資訊和影像的狂轟濫炸之下,我們正對災難發生著審美疲勞。

 但實際上,真實的災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比如最近各國總統上演的堪比美劇的情節。在這個層面上,《深海浩劫》所描述的災難就具備了更大的現實意義,它取材於真實事件,並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對現實的還原,以視覺上的奇觀為引,帶出了這場災難身後的真正意義——人為的災難,這場英國石油團隊為了經濟效益而造就的災難,這場在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反噬下的現實災難。

帶有災難元素的影片的興盛在總是出現在變革年代,與時代的特徵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30年代末到40年代,經濟蕭條和戰爭威脅導致美國出現了大量從漫畫改編過來的超級英雄電影。《超人》的動畫和電影便是誕生在這一時期。50年代時,由於在人類開始探索太空,蘇聯和美國進入冷戰狀態,便出現了大量表現太空威脅、太空殖民、影射冷戰心態的影片,例如1953年派拉蒙的《星際戰爭》,後來也被史匹柏的《世界大戰》用作藍本,純粹的災難片並不佔優勢。60年代則出現了大量表現核危機和核恐慌的影片,庫布里克的《奇愛博士》就是很好的代表。

《深海浩劫》則可以被看做70年代新好萊塢科幻片興盛中,作為分支之一的災難片的現代演繹。當時,科技水平的發展導致了科幻片空前繁榮,出現了以《星球大戰》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此外,另一類影片則代表了資本主義經濟衰退下的恐慌心態。最有代表性的便是1974年約翰·吉勒明執導的《火燒摩天樓》,該片簡直是群星雲集,史蒂夫·麥奎因、保羅·紐曼、費·唐納薇都在裡面有出演。影片講述了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了電力設備標準,從而引發了摩天樓火災的故事。摩天樓在落成儀式的當天被火海吞噬乃至倒塌,帶有對現代文明的強烈諷刺意味,也影射了「人禍」的荒謬。

如此看來,《深海浩劫》有著與後者相當大的重合性,它就是後者在新世紀的重新挖掘。人為的、帶有現代意味的和現代背景的災難成為了自然災難和末日毀滅的現代鏡像。這也是《深海浩劫》做的最好的一點,它足夠寫實,足夠貼近現實,尤其是片頭片尾的紀錄片影像部份,它們和影片一起,不停的提醒著我們,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並不缺乏災難。

文:閔思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