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驚叫少女--The Final Girls

幸存的女孩/惊叫少女(台)/最后的女孩

6.6 / 28,119人    88分鐘

導演: Todd Strauss-Schulson
編劇: M.A. Fortin Joshua John Miller
演員: 泰莎法蜜嘉 瑪琳艾珂曼 亞歷山大路威 妮娜道伯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說什麼圖靈

2016-12-14 21:09:55

被玩壞的恐怖片套路


要說起恐怖片的套路來,大部份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日本的瑜伽輪滑女鬼和掉進麵缸的小孩系列,伽椰子和貞子幾乎是亞洲恐怖片的代表性角色。不過話說也是,不論是韓國恐怖片主打的心理驚悚,還是泰國恐怖片專注的多樣化類型,來來往往層出不窮的角色里,還真就屬日本的恐怖片裡這些不講因果不講輪迴的女鬼最是嚇人。而在注重寫實的歐美恐怖片界裡,比起亞洲恐怖片偏重於心理的驚悚,歐美恐怖片更喜歡視覺化的刺激,鮮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誕生了殺人狂這個重要的歐美恐怖片類型。《月光光心慌慌》、《十三號星期五》、電鋸殺人狂等題材的變態殺人狂電影相繼出現,尤其是德州電鋸殺人狂近幾年都還推出過新作。這些同樣是不知道來路背景,見人殺人見鬼殺鬼,同樣不講究因果報應的殺人狂大約是唯一可以跟日本女鬼一戰的歐美恐怖片角色了。
      《倖存的女孩》從海報就透著一股濃濃的向80年代的恐怖片致敬的意味。黑色的邊框和曝光過度的寡淡配色映襯下,正中間站著青春靚麗的美女,背景一團黑乎乎的男性殺人狂,手中高高舉起的大刀表明著危險的靠近。恐怖片大多都以女性為主角,男性為主的恐怖片比較少見,這是因為在刻板的印象里女性是柔弱的代表,將女性,尤其是美麗的女性放置於黑暗、骯髒、恐怖的環境之中,就如同將美麗的花朵放置在暴雨中任由其被無情的摧殘,從中產生一種毀滅的快感。這種殘暴的心理是殺人狂類型電影存在的心理基礎。
      女主角的媽媽就曾經是這樣一位靠著殺人狂恐怖片走紅的小演員,只是時過境遷,人到中年早已過氣的她現在連個龍套角色都搞不到手,那個被殺人狂追殺的角色成了她唯一被人記住的角色。事實上恐怖片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大火,迸發出許多像猛鬼街、驅魔、屠殺殭屍等類型,到最近的溫子仁獨挑大樑,恐怖片的衰落幾乎是全球性的現象。即使在2010年以前,歐美還有《電鋸驚魂》、《死神來了》這兩個系列撐場面,2010年後幾乎沒有正統的大熱恐怖片再出現。
       電影開篇有點像是家庭劇,灰濛濛的天氣,找工作受挫的母親心情很不好的和女兒在車裡交談,一番爭執下後又相互道歉,原本你以為接下去可能是母女齊心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畫面時,突然一出車禍猝不及防。接下來當地的一個電影院組織了一場女主的母親演的那部恐怖片的粉絲懷念會,重新放映那兩部恐怖片,女主和朋友們相約去看電影,結果電影剛開場,影院就發生了大火。情急之下,女主拎起一把斧子砍開幕布和朋友們逃了進去。
      如果說之前女主母親遭遇車禍只是這部電影不按套路出牌的預告的話,從女主走進螢幕開始,電影就開始完全甩開了胳膊開始玩弄觀眾了。女主的母親主演的那部恐怖片是個標準的殺人狂電影——清純的處女主角、放蕩的金髮大波妹、下流的精蟲上腦的蠢貨男,不論是什麼年代拍的恐怖電影,只要主角是一群年輕人集體去野外度假,你就肯定能找到這三類人。而且你也能輕易的能通過這種角色定位看透這些人的死亡順序——越淫蕩越蠢的角色死的越早,也就是說性開放程度和智商高低對角色的死亡早晚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於是,在女主母親的那部電影當中,金髮大波妹死的最早,女主母親在和蠢貨男苟合後也立馬歇菜,活到最後並解決了殺人狂的是一個滿臉寫著性冷淡的冷酷女。
      在提前知道劇情大綱的前提下,女主一行人原本準備按照電影的發展見機行事,也以為她們屬於電影之外的角色,不會被殺人狂殺死,結果最熟悉電影劇情的一個geek男上來就被殺人狂砍了。看到這裡時,隔著螢幕我似乎都能感受到編劇得意的壞笑——知道原本的劇情走向又怎麼樣?唯一知道劇情的人上來就死了!於是,劇情從這裡開始瞬間掉入讓人無法捉摸的場面。而之後就在眾人寄予唯一希望的那個酷女露面了,就在眾人歡呼雀躍的時候,這個女人一頓飆車就被炸死了,於是我就跟女主一行人一樣,集體懵逼。
      《倖存的女孩》在開場半小時內,就完成了告訴觀眾殺人狂電影套路,又親自將套路玩死的整個過程,一路順暢,讓人看得稀里糊塗。當然,如果僅僅是想拍攝一部揶揄恐怖片的電影,那到了這裡劇情已經很難進行的下去。然而本片高明之處在於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個與恐怖片無關的動因來繼續對劇情進行推進,那就是女主對母親的愛。正因為女主對與母親在電影中重逢的不捨,使得女主在整個過程中爆發出了強烈的戰鬥慾望,親自協調指揮所有人對殺人狂進行獵殺。而在獵殺過程中也是各種不走尋常路,譬如那個金髮大波妹,本來逃過一劫的她在眾人的調教下顯得還有一習用武之地,結果上了戰場臨門一腳她卻還是掉了鏈子。編劇在這個角色上來來回回耍了觀眾好幾次,使足了壞。
      在隊友們挨個倒下之後,女主和母親活到了最後,原本你以為他們只需要把殺人狂解決之後就皆大歡喜時,殺人狂卻怎麼也死不了。原來電影名叫final girl,也即最終只能有一個女孩可以活下來。於是女主的母親眼含熱淚,帶著對女兒的愛在曠野中起舞,主動選擇了自己被殺死的安排,讓女兒成為了那唯一一個活下來的final girl。在這一刻,原本緊張的反擊殺人狂的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劇情,瞬間轉變為了一位母親為了保全自己的女兒而做的犧牲,即使是在一部電影的電影之中,母愛的偉大都絲毫沒有減少。
       最終,成為唯一活著的女孩的女主滿血復活殺死了殺人狂後,在字幕裡孤伶伶的站著。也許你以為這場恐怖的電影中的電影冒險之旅終於要結束,女主就只能孤獨的一個人回去時,醒來的女主卻發現之前那些死去的朋友竟然又都活了。所以,到底他們在電影裡會死還是不會死?結果事實證明他們一會死一會活,編劇就是這樣賤兮兮的玩弄著觀眾——你以為你了解恐怖片的套路了?就是要這樣玩你們。
       就在女主一行人為死而復生樂開了花的時候,忽然一聲巨響,殺人狂居然又殺了過來!他們抬頭一看,字幕大剌剌的寫著 殺人狂2 !沒錯,如果你以為編劇要玩壞的套路就只是要殺死殺人狂皆大歡喜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因為殺人狂也要復活!因為這是續集!而且一開始電影就告訴了你這個殺人狂電影有2部,影院是兩部聯播!而編劇也料到你們一定早在各種不按尋常路出牌的劇情中把這個重要的資訊點給忘了!最終,畫面定格在第二部開場,至於後續劇情會如何發展,就只能期待下一部啦!
       《倖存的女孩》雖然是低成本製作,但看過之後卻發現了各種驚喜——它既是一部玩壞恐怖片套路的電影,也是一部感人的母女親情的電影,同時又是一部懷舊的青少年爛片電影。編劇並沒有試圖去費盡心思的創造新的恐怖片模式,而只是抽出恐怖片中常見的套路進行各種破壞和惡搞,但又在這個過程中加入親情的元素,避免了影片落入太過尷尬的境地。雖然本片一直在惡搞揶揄恐怖片套路橋段,但電影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出恐怖片的生存套路——活下來的女主依然是恐怖片裡標配的清心寡慾的戰鬥力爆棚的女性角色。所以套路真的能徹底跳脫嗎?確實不好說。要拍好恐怖片確實不容易,但像《倖存的女孩》這樣逆思維而上也還是能頓時鶴立雞群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