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導火新聞線 The Menu

导火新闻线/TheMenu

6.2 / 132人    90分鐘

導演: 方俊華
編劇: 潘漫紅
演員: 吳孟達 周家怡 楊淇 何佩瑜 姜文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明月

2016-12-15 21:04:21

用飢渴者的渴望求知去擁抱未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導火新聞線》電影在豆瓣的評價並不高,甚至可以說剛剛及格,比起《導火新聞線》電視劇來說,它差強人意的地方在於起承轉合得過於直白,不如電視劇那樣豐滿。但還是應該給這部電影一個不錯的評分。

吳孟達飾演的智叔,是片中片的靈魂人物。七年前,17歲的女兒在平安夜遭富二代高建仁姦殺,證人在法庭臨時改變證詞,疑犯被當庭無罪釋放。老兩口四處奔波,意圖還女兒一個公道。一年後,良心不安的證人找到智叔,告訴他實情,並願意出庭作證。重新燃起希望的智叔夫婦卻被香港一罪兩審擋在尋求法律途徑的門外,絕望地說:「同一條罪時不可以告同一個人兩次,律師說就算那個殺人兇手親口認罪,法庭都不可以判他有罪,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愚蠢的法例。」

智叔仍舊不依不撓,絕食抗議,請求立法會修改條例。7年來,因為他夫婦不放棄尋找懲治疑犯的途徑,屢遭來自疑犯的恐嚇與威脅。最終,智叔走向了劫持人質要求對話立法會主席盧靖的道路。

儘管到了此刻,智叔仍舊希望通過法律途徑懲治罪犯。告訴被脅持的同事,只要盧靖肯和他對話,就會放了大家,不會傷害他們。

這是為小人物立傳,法律始終是他們解決問題的首選,其次才是犯罪。楊改蘭案也好,聶樹斌案也好,通過時間的拉鋸與當事人的堅持,最終獲得公義,但生活已變,生命已逝,遲來的正義對他們徒有心靈安慰。

當然,這中間少不了法律人士的援助與媒體的推動。然而事實是,現在的媒體還有多少是在真正關注這個社會的痛疾?心靈雞湯與八卦炒作才是這個時代博人眼球的手段。

為什麼說智叔是這部電影的片中片靈魂人物,是因為這部電影主線雖多,但真正落腳的地方卻是新聞媒體的操守。

囧報和閃報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

當智叔發訊息給妻子,告知行動時,妻子精神失控緊接著身體失控,開著的小巴車失控導致車禍,媒體記者紛紛拿起可以拍照的工具一路跟著小巴車跑,直到小巴車撞上一輛貨車停下,所有人的臉上都是挖掘到大新聞的表情,恨不得將攝影機和手機穿過小巴車的玻璃緊貼著出事的人拍攝。

當圍觀人群過於關注車禍,忽略自己的孩子跑道道路上撿拾車禍現場的小玩具並玩耍的情景,在孩子的頭上正懸著即將倒下的腳手架。閃報的記者阿峰捕捉到這一幕,端好相機,對準孩子,默默等待腳手架的倒下吞噬孩子的生命。幸而囧報的記者樂嘉輝發現,及時在腳手架倒下之際救出孩子。憤怒的樂嘉輝大吼閃報的記者:「你還拍。」

這時,在電視台工作的智叔劫持了正在電視台接受採訪、剛拿得十大青年實業家獎的高建仁與工作人員,聲稱在大樓里埋下了炸藥,要求對話盧靖。

炸藥一開始僅僅是智叔作為手段,並非目的。樂嘉輝在車禍現場撿到智叔妻子的手機,明白所發生的事,翻牆進入被封鎖的電視台大樓,與智叔取得聯繫,直播採訪,挾持的前因後果便一一道出來。幾年前,政府是想要修例的,但幾番周折整理出來的報告交到立法會後卻音信全無。

這時的囧報記者開始查一罪兩審的資料,查為什麼「音信全無」。被警察逮著的樂嘉輝,中斷了採訪智叔的直播,然而閃報立馬接過了這項現場採訪。

阿峰在採訪中,並沒有接著梳理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而是從八卦的角度出發,告訴智叔,有稱是他女兒的同學說他女兒曾經的名聲有多差,這與高建仁「自願發生關係」的說法一拍即合,這大大激怒了智叔。儘管談判專員一直在強調讓智叔不理會,「可以關掉對講機」,但閃報的記者顯然不放過,繼續刺激智叔,導致智叔將高建仁的頭一遍一遍磕在地上。

為了點擊率,囧報當然不會坐視不理,開始以「挖掘高建仁的醜事」作為策略反擊。樂嘉輝問:「現在為了點擊率是不是什麼都可以做?」最終,高建仁父親承認威脅恐嚇智叔夫婦的視訊並未從囧報流出,而是帶到了立法會去,期望立法會能出面與智叔對話化解事件。

最終,在立法會的出面下,談判員的從中協調下,樂嘉輝從脅持現場救出4名人質。因為這時,智叔還有一件事情始終不想放棄,他想讓法庭重審高建仁。但閃報卻在這時,將智叔妻子車禍身亡的照片上傳網路,看到妻子身亡的照片,智叔再次失控,加上有人想從現場逃跑,智叔引爆了一顆炸藥。

看到這裡,我心裡恨呀,恨不守操守的閃報,一再刺激智叔,使得事情剛剛出現的轉機沒了。

但智叔正是因為對法律還報有一線希望,儘管中斷了與談判員的對話,仍沒有引爆大樓的炸藥,而是限定午夜十二點前見到盧靖,還要問一問他為什麼沒通過修例。

囧報在這時查證到因為高建仁舅舅在立法會的關係,修列未通過的新聞,製作上傳網路。最終激起網友前往電視台聲援智叔。

當談判員與智叔再次取得聯繫,告訴他電視台門口來了幾千人,他們都是他的同路人時,智叔那顆在絕境中奮鬥的心才終於放下來。

當年他絕食抗議希望修例時,僅僅只有自己一個人。問樂嘉輝,能不能幫他寫篇稿子,樂嘉輝告訴他:「我肯寫也沒人看啊。」看著別人抱團抗議時獲得新聞媒體的關注,他羨慕,說:「如果我可以像他們一樣很多人在一起,互相支持一下,你說多好。」

互相支持,正是這一點讓智叔這個小人物找到自己的希望。影片的最後,立法會雖然通過了修例,卻表示,這並不是因為單個案列。

承認我們的失誤帶給別人的傷害,永遠是困難的,誰也不願意低下他高昂的頭顱。

囧報最終並沒有在點擊量上贏過閃報,接下來面臨的會不會是結束?

不得而知了。

但閃報代總編方凝在事情結束又再提到的那句「保持飢餓,保持愚蠢」與《禿鷹和非洲兒童》那張著名的照片,值得我們再次審視。

想起今天看到@LifeTime針對中美關係寫下的評論:媒體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無論中美哪一方的。川普與蔡英文通話之後,美國、中國的主流媒體都是火上澆油,誇大事實,攻擊川普。川普也是個「一點就著」的個性,越鬧越大。事實上,川蔡通話之後,川普最貼心的競選經理有一個正式聲明,竟然被全世界媒體屏蔽了:這是一個錯誤,但我們不會公開說它是個錯誤。中美媒體不約而同的選擇激怒中國官方和川普,都等著看大戲。

保持飢餓,不是毫無節操地方大新聞,它的後面還跟著「保持愚蠢」,正如這句話的作者斯圖爾特•布蘭德所闡釋的那樣: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渺小,用初學者的謙虛自覺,飢渴者的渴望求知去擁抱未來。

有希望人心才會軟。

評論